1.4 有理数的加减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3.在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得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大小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在经历有理数方法的得出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通过有理数加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感受数的意义,学会与人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讨论法、归纳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理数加法中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情境1】
情景投影,并呈现问题:小矮人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右运动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米。
师:同学们观察黑板。可以得出答案吗?
生: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列出什么数学式子表示呀?
学生思考,回答
+3+(+2)=+5
师:好棒!
【情境2】
情景投影,并呈现问题:小矮人先向左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米。
师:同学们观察黑板。可以得出答案吗?
生: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列出什么数学式子表示呀?
学生思考,回答
-3+(-2)=-5
【找规律】
(+3)+(+2)=+5
( -3)+( -2)=-5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式子能不能总结同号有理数加法法则呢
生: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练一练】
(1) 6 + 11 (2) (-3)+(-9) (3) (-13)+(-8)
【情境3】
情景投影,并呈现问题:小矮人先向左运动3米,又向右运动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米。
师:同学们观察黑板。可以得出答案吗?
生: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列出什么数学式子表示呀?
学生思考,回答
-3+(+2)=-1
【找规律】
( 3) + ( 2) = 1
( 3) + ( 2) = 1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式子能不能总结异号有理数加法法则呢
生: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练一练】
(1) (-3)+ 9 (2) 10 + (-6)
【情境4】
情景投影,并呈现问题:小矮人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3米,则两次运动后____________
师:同学们观察黑板。可以得出答案吗?
生: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列出什么数学式子表示呀?
学生思考,回答
+3+(-3)=0
【找规律】
(+3)+(-3)=0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式子能不能总结异号有理数加法法则呢
生: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练一练】
(1) -79+79
(2) 12+(-12)
(3) 5+(-5)
(4) (-3)+3
【情境5】
情景投影,并呈现问题:小矮人先运动0米,又向左运动3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米,
师:同学们观察黑板。可以得出答案吗?
生: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列出什么数学式子表示呀?
学生思考,回答
0+(-3)=-3
【找规律】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式子能不能总结一个数与零相加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呢
生: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练一练】
(1) 0+79
(2) 0+(-12)
(3) 5+0
(4) (-3)+0
【巩固练习】
一 、接力口答:
1、 (+4)+(-7)
2、 (-8)+(-3)
3、 (-9)+(+5)
4、 (-6)+(+6)
5、 (-7)+0
6、 8+(-1)
7、 (-7)+1
8、 0+(-10)
二、计算:
1、180+(-10)
2、(-10)+(-1)
3、45+(-45)
4、(-23)+0
【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有理数加法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布置作业】:
1.从教材第19页“练习”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的需要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一是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自己归纳法则;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法则特点,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从而使难点化解,并在化解难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最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和不一定大于加数,这是有理数的加法与算术运算的一个很大的区别.为了解决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使知识教学和智能培养结合起来,设计的练习题,选题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