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14: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向山崖前进,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时鸣苗,2s后驾驶员听到回声,则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________m,若听到回声时再一次鸣笛,驾驶员在________ s后听到回声(v声=340m/s)。
2.我们已经会用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可以指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其定义就是“速度的变化量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请你回顾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类比写出“加速度”a的国际单位____________。
3.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速度是340m/s),汽车的速度是______m/s。
4.物重为G=2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大小F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f1=_______N;当用大小F2=10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刚好使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f2=____N;当水平拉力F3=2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3=____N。
5.如图,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实心铁球甲和乙(m甲>m乙)相距s,在无限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空气阻力不计),则______(甲/乙)球的惯性大,随着时间的延长,甲球______(可能/不可能)撞上乙球。
6.某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3m/s,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2m/s,已知甲、乙路程等于乙、丙路程,则此人从甲到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乙车的速度______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______m;
(2)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二、单选题
8.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向正前方的一座山崖鸣笛,2s后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330m。则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10m/s B.100m/s C.35m/s D.350m/s
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往两边拉开,F1=F2=5N,当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大小都是5N
B.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
C.甲受力平衡,示数为零
D.乙受力平衡,示数为5N
11.关于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用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B.不能用表示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C.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越大,运动就越快
D.是用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越大,运动就越快
1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13.甲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公路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一同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
14.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小军同学获得了男子100米决赛的冠军,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军对领奖台的压力和领奖台对小军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军受到的重力和小军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军受到的重力和领奖台对小军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t=3s开始,vA>vB,t=5s时 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⑤t=3s时,A、B相距8m。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③⑤正确 C.只有①③⑤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三、实验题
16.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云云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____(选填“大”或“小”),便于减小_____(选填“时间”或“路程”)的测量产生的误差。
(3)如图甲,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乙,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B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5)如图丙,云云分别画了小车从A运动到C的几个图像,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____。
(6)B点是AC的中点,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云云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C偏___,她的做法正确吗?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17.如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甲,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上,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拉力的大小。
b、如图乙,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拉力的大小。
c、如图丙,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砝码,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由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2)实验中由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实验中发现,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将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丁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发现,当F=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四、计算题
18.某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36千米每小时,船在河中顺流而下,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小心落入水中,过了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于是立即调头追赶(不计掉转船头的时间),在距桥600m时追上木箱,则水流的速度为多少?
19.如图甲所示,在AB水平面等间距排列着10个小球(①号球处于B点),小球均在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接着在BC面加速下滑,最后保持经过C点时的速度继续在CD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图的位置开始计时,记录下⑥号小球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球的直径忽略不计通过查阅资料,得知v-t图像与t轴所包围的部分的面积就是小球运动的距离(比如,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就是⑥号小球在0-5s运动的距离)。求:
(1)⑥号小球在AB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2)BC斜面的长度;
(3)最终10个小球在CD水平面上分布的总长度。
20.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家住南昌的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虹桥游玩迪士尼乐园,9︰4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
车次 到站、发车 南昌西站 上海虹桥 运行距离
G1346 到站时间 09︰10 13︰18 780km
发车时间 09︰43 14︰10
G1386 到站时间 09︰50 13︰50 780km
发车时间 10︰05 14︰30
G1348 到站时间 10︰10 13︰41 780km
发车时间 10︰26 15︰30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当高铁匀速行驶到一隧道的正前方600m处鸣笛,经过3s小明他们听到隧道上方山崖反射过来的回声,求此时高铁的行驶速度?(设当时声速340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320 1.8
2.m/s2
3.42.5
4. 5 10 10
5. 甲 不可能
6.2.4
7. 4 40 甲车 乙车 向西运动 静止
8.A
9.B
10.C
11.C
12.D
13.A
14.D
15.B
16. 小 时间 40.0 0.2 大
B 小 错误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她的方案不正确
17. 大 甲、丙 不需要 1.8
18.2.5m/s
19.(1)10m;(2)16m;(3)54m
20.(1)赶上G1348车次;(2)240km/h;(3)60m/s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