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培优(两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培优(两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15:35:34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培优(二)
一、填空题
1.如图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物体在0~1 s内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1~3 s内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N。
3.装满沙子的车子总重为400N,在15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N。
4.如下图,物体在这8s内运动了 ______ m;在6—8s内的速度是 ______ m/s;在整个8s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
5.A、B两物体如图放置,A的重力是14N,B的重力是30N,物体B在F2=10N的拉力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N,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那么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地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N。
6.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现对物体施加2N的水平推力,运动了3s后,撤去推力F,物体又运动了1s才停下,这4s内物体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他t=2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t=3.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二、单选题
7.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小军同学获得了男子100米决赛的冠军,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军对领奖台的压力和领奖台对小军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军受到的重力和小军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军受到的重力和领奖台对小军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物块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丽从开始,每隔记录物块的位置(用“·”表示物块),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
B.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
C.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
D.若时撤去,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力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A物块受到B对A有的摩擦力
C.A对B的压力是由于A物块的形变产生的
D.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10.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的时间之比为5:4,经过的路程之比为 7:4,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5:7 B.7:5 C.35:16 D.16:35
11.雨滴自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随其下落速度增大而增大,在整个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设下落高度足够大)(  )
A.先加速下落,后减速下落
B.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
C.先加速下落,中间匀速下落,最后减速下落
D.先匀速下落,后加速下落,最后减速下落
12.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用的是一根长直竹竿(假设不计其质量),竹竿被站在地面上的演员乙用肩部竖直顶起,演员甲在竹竿上表演。在竹竿底部与演员乙肩部之间装有一传感器(一种能测出肩部受力大小的装置),传感器显示演员乙肩部的受力情况。若质量为30千克的演员甲自竹竿顶部由静止开始沿竹竿下滑到杆底的过程中,传感器显示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  )
A.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B.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C.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D.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13.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不具有惯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14.用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的小球A,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15.A、B是两个相同材料的实心正方体,如图所示,A和B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0 4 8 12 16
(1)本实验所测得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物块0~5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
(3)物块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小明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①或②),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
17.如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甲,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上,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拉力的大小。
b、如图乙,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拉力的大小。
c、如图丙,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砝码,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由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2)实验中由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实验中发现,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将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丁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发现,当F=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四、计算题
18.如图,质量为0.5kg的物体A被夹在两固定竖直的平木板之间,现用大小为10.78N的力恰好可将A从木板竖直向上匀速抽出,那么:
(1)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2)若将A从木板中竖直向下匀速抽出,至少用多大的拉力?(g取9.8N/kg)
19.如图所示是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照片中的数值表示小球运动的路程,单位是cm。请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记录了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在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小球做什么运动?依据是什么?
(3)求小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3.2cm~12.8cm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分析第(3)问中计算的平均速度值,谈谈你对平均速度意义的理解。
20.D字头列车,全称是“动车组旅客列车”可简称“动车”。目前在中国的高速铁路上运营的列车都是动车组。小华一家计划寒假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游,下表是小华在网上查询的从南宁东到桂林北D8238动车时刻表的部分信息。求:
(1)动车从来宾北到桂林北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动车全长为200m,整列动车以6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隧道所用时间为60s,该隧道长度是多少?
站名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运行路程/km
南宁东 12:45 0
来宾北 13:40 13:45 146
桂林北 15:45 15:51 376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100 200
2. 10 10
3. 150 150
4. 15 5 1.875
5. 水平向右 6
6. 重力 2 2
7.D
8.A
9.C
10.B
11.B
12.B
13.D
14.A
15.D
16. 20 12 变速 ② 144
17. 大 甲、丙 不需要 1.8
18.(1)5.88N;(2)0.98N
19.(1);(2)1;(3);;(4)见解析
20.(1)115km/h;(2)3400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培优(一)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车顶处悬挂一小球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A一共受到______个力的作用,它处于______(平衡、非平衡)状态;汽车在做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车厢地板上的物体B也始终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B肯定______(受/不受)摩擦力作用。
2.某同学从象达去甘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一个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受到和的两个力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 N。 现撤去F1,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__N。
4.装满沙子的车子总重为400N,在15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N。
5.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60N推乙物体,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甲_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受”或“不受”),丙对丁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N。
6.如图所示,用F=8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若A的运动速度增大,则B所受摩擦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单选题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8.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车可能向南运动,也可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北运动
9.有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的漫画提出了“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疑问。同学们对此作出了几个猜想,其中经得起检验的是(  )
A.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外力变化而改变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随运动快慢变化
C.滑动摩擦力一定大于静摩擦力的大小
D.运动物体不受摩擦力只有静止的才有
10.你的老师用磁性黑板做过演示实验吗?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吗?前者黑板和实验器材、后者的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实验器材或棋子在竖直旋转的黑板或棋盘上可以任意移动而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实验器材或棋子受到吸引力
B.实验器材或棋子受到的吸引力大于它们受到的重力
C.实验器材或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们受到的重力
D.实验器材或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们受到的重力
11.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F2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受B的摩擦力为7N,方向水平向右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C.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A、B整体受到的合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
12.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往两边拉开,F1=F2=5N,当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大小都是5N
B.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
C.甲受力平衡,示数为零
D.乙受力平衡,示数为5N
14.甲、乙两车的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是10m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2m/s
15.关于下列中考体育测试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
A.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800m测试——冲过终点的同学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下来
C.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蹬地,地面对脚的力大于脚对地面的力
D.掷实心球——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竖直下落
16.如图甲是消防队员小明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明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 s至6s时间内,小明沿杆匀速向上运动
B.6 s至15s时间内,小明沿杆上爬的距离是0.4 m
C.15 s至18s时间内,小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0 s至18s时间内,小明平均速度小于0.4 m/s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让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_____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3)实验后分析得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力时,它将_____;
(4)如果让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_____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18.小明和小华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看到一辆卡车、一辆小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并排停在白线的后面。绿灯一亮,三辆车同时启动,小汽车冲在最前面,摩托车其次,卡车最慢。看到这一现象后,他们想到了一个问题:机动车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与自身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所受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有关。
(1)提出猜想2的理论依据是:力是_______的原因;
(2)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猜想1,小明多次改变砖块的质量,用弹簧测力计以恒定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动小车,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记下2s内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请你指出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
(3)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图乙的装置探究小车启动快慢与自身质量的关系(小车所受摩擦力可以忽略),实验时,小车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记下小车2s内运动的距离s。若s越大,则表明小车启动越_______;
(4)小华正确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小车和砖块的总质量m(kg) 4 4 4 8 8 8 16 16 16
拉力的大小F(N) 1 2 4 1 2 4 1 2 4
2秒后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cm) 50 100 200 25 50 100 12.5 25 50
①通过比较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可以论证猜想1。
②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当小车和砖块的总质量一定时,2秒内小车运动的距离s与牵引力F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19.如图所示,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0 4 8 12 16
(1)本实验所测得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物块0~5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
(3)物块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小明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①或②),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
四、计算题
20.如图,质量为0.5kg的物体A被夹在两固定竖直的平木板之间,现用大小为10.78N的力恰好可将A从木板竖直向上匀速抽出,那么:
(1)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2)若将A从木板中竖直向下匀速抽出,至少用多大的拉力?(g取9.8N/kg)
21.如图,列车以72km/h的速度前行,在它的正前方B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A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2s后,在C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
(1)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m?
(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声是多少m?(v空气=340m/s)
(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2还有多少m?
22.“吕吉赣高铁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南北大通道京九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起南昌,途经吉安,南至赣州,全长约416km,设计速度为350km/h。该高铁能彻底改变吉安、赣州的高速铁路发展瓶颈,与其他客运专线交会后将构成江西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形高铁大通道。
(1)该高铁线路尚未开通时,家住南昌的小军乘坐Z181次列车前往赣州。如表是Z181次列车的部分火车时刻表,请你根据表中信息Z181次列车从南昌至赣州的平均速度。
车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Z181 临河 始发站 13:47 0
Z181 南昌 17:24 17:41 2340
Z181 吉安 19:23 19:57 2566
Z181 赣州 21:51 21:55 2752
(2)若“吕吉赣高铁客运专线”列车以设计时速为平均速度行驶,从南昌开到赣州需要多长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2 非平衡 变速 受
2.2.4
3. 4 0
4. 150 150
5. 不受 15N
6. 4 水平向右 不变
7.B
8.B
9.B
10.D
11.D
12.D
13.C
14.C
15.B
16.D
17. 同一高度 非平衡力 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毛巾
18.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未控制摩擦力大小不变 加速 快 1,4,7(或2,5,8;或3,6,9) 正比
19. 20 12 变速 ② 144
20.(1)5.88N;(2)0.98N
21.(1)24m;(2)408m;(3)192m
22.(1)98.88km/h;(2)1.2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