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复习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图的情景反映了人类信息传递的各个历程,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和你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话的话筒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B.手机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烽火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传递信息的
D.计算机网络通信使用的是数字信号
2.比较下列各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最多的是( )
A.电话 B.电报
C.书信 D.可视电话
3.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4.暑假期间,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到了北京,他准备在街上的电话亭向济南的家里打个电话告诉家人他已平安到达北京,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是( )
A.有人正在给小明所用的电话打电话
B.小明的家人正在用电话
C.北京和济南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 )
A.能量 B.波长
C.波速 D.频率
6.下列有关电磁波及信息传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现代生活中手机通话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光纤是网络中传输媒介最理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传输容量大、质量好、损耗小
C.家用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波速c、波长λ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λ=cf
7.学生使用电视、手机、电脑等工具进行学习均利用了电磁波。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传播需要介质
B.电磁波可传递信息
C.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大
D.电磁波不能传递能量
8.无锡是我国首个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移动物联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手机传递信息利用了( )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9.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3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如图),它是北斗3号系列的第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主要用于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等。关于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该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后,相对地表静止
C.该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D.该卫星与地面基站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10.关于信息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光导纤维只能传输一条信息
B.5G网络信息必须通过光导纤维来传输信息
C.用数字信号传输图像信息比模拟信号容易失真
D.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即时定位服务
11. 在2020年召开的“两会上”,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传输信号的是电磁波,习主席讲话的音调越高,波速就越快
B.从收音机中能听到习主席的讲话,说明声波也属于电磁波
C.话筒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变化的电信号
D.为减少电磁污染,可以采用超声波通过卫星进行现场直播
12. 光纤通信是以光纤为载体(介质),把要传输的信号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
D.沿着光纤螺旋式地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如图所示为电话机原理图。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完成 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换。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则听筒电磁铁的磁性将变 (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其左端为 极。
14.电话的话筒和对方的听筒是 联的,其中在磁感应电话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选填“话筒”或“听筒”)。
15.正在收看节目的电视机旁边手机响了,电视机会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__ __________的存在,如果把手机放在真空罩中,电视机__ __(填“会”或“不会”)受到干扰。
16.如图是一列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的波形图,A、B间的距离为750 m,则这列波的波长为______m,频率为________Hz。
17.广播电台的发射线路靠迅速变化的交变电流向外发射电磁波,交变电流在每秒周期性变化1次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 Hz。若某电台节目发射频率为88.2 MHz,说明发射线路中的交变电流每秒钟周期性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次。收音机通过_________电磁波来工作,手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磁波来实验远距离通话。(后两空均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
18.北斗系统是由GEO卫星、IGSO卫星和MEO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导航系统。 GEO轨道高度约36 000 km,IGSO卫星轨道高度与GEO卫星相同,MEO卫星轨道高度约21 000 km。若从GEO卫星传输信息到地面,则至少需要________s。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9.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声音信号,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他先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
第二步: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并用抽气机将其中的气体不断地向外抽.打电话呼叫瓶中的手机,这时手机信号灯闪烁,铃声不断减弱,直到最后听不到铃声,反复拨叫只看到信号灯闪烁,没有铃声.
(1)信号灯闪烁说明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由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又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中,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然后再将手机放在塑料容器或纸容器中,再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挂在胸前,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________(填“能”或“不能”)穿过衣服和人体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20.小明同学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的实验过程中,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先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罩内的手机,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又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如饼干筒)中,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然后再将手机放在塑料容器或纸容器中,再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爸爸使用手机导航,当车开到天桥底下时,导航总是提醒信号弱。根据以上探究活动,你能否解释在天桥下,手机有时会接收不到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较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8分)
21.如图所示的是某电磁波的波形图。观察此图,
(1)该电磁波的周期是________s,
(2)波形振动的频率是多少Hz?在真空中此波的波长是多少m?(波速为3.0×108 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ADDDCD 7-12BBBDCC
二、填空题
13.声 电 左 强 S
14.串 话筒
15.电磁波 会
16.250 1.2×106
17. 8.82×107 接收 发射和接收
18. 0.12
三、实验探究题
19.(1)能 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不能 能 金属容器能阻碍电磁波的传播
(4)能
20. (1)能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不能 能 金属容器能屏蔽电磁波
(3)天桥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四、综合应用题
21.解:(1)4×10-4
(2)其频率为f= Hz=2.5×103 Hz,
其波长为λ===1.2×1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