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山水作品的思想

文档属性

名称 苏轼山水作品的思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1 22:3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苏轼山水作品的思想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2课时+课下1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200-400)
苏轼的山水作品很多,《赤壁赋》作为苏轼的代表作,让我们走进山水神韵,聆听大师的人生感悟。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思想。 2. 积累《赤壁赋》中重点文言知识,背诵全篇。 3. 品味苏轼的人生哲学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1. 以诵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词语、句意,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赋”的韵味。 2. 以互动为平台,在互动中揣摩语句,品析文章,解读苏轼,感悟人生。3
3、利用信息,网络查询,整合苏轼的人生轨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合作的乐趣,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
2.在苏轼身处逆境而依然旷达浪漫的精神感召下,培养学生笑对人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学生能探究所学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说的通,符合情理。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赤壁赋》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色致使泛舟者产生怎样的心理感受?
2、苏轼山水作品的山水特点?
3、苏轼山水作品的人生感悟?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赤壁赋》的山水神韵。
专题二:《赤壁赋》中作者的人生感悟。

专题一
走进《赤壁赋》的山水神韵。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山水作品的基础上,了解苏轼笔下的山水,分析概括苏轼的思想感悟,并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本文,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熟悉历史故事,人物特点。
3.总结山水特点。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赤壁赋》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色致使泛舟者产生怎样的心理感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版《赤壁赋》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山水分类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1节课时间阅读六篇山水作品,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人物的人生经历。
2.老师组织讨论:山水作品的特点是什么?你熟悉的有哪些?
(投影补充相关知识)
3.试着根据山水作品给他们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和理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提示参考标准,如性格、环境、偶然因素等)
4.思考:山水作品给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5.课下思考:苏轼是如何因山水而抒发感情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山水作品及分类。
4.能客观评价,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专题二:《赤壁赋》中作者的人生感悟。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上节课的分析,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苏轼的人生感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在对比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山水触发了苏轼怎样的思考?
2.这种思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3.对你有何启发?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赤壁赋》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赤壁赋》
1.讨论:苏轼的人生经历。
2.讨论:对比经历,分析苏轼的人生感慨。
思考:
1.苏轼的人生感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你的观点是怎样的?
学习活动三:重点阅读《赤壁赋》
1.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2.本文运用了什么方法?(提示注意文中环境描写的渲染烘托作用和欲抑先扬等手法)
4.作业:给苏轼写一篇小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