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十二章 简 单 机 械
第1节 杠 杆
第1课时 认识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典题精研析
类型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典题】(2021·桂林中考)以下是小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桂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节,
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2)调节好后,小桂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不断调节悬挂位置直至
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
件:_____________。
左
水平
F1l1=F2l2
(3)小桂仅凭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的做法是否科学?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2 5 1 10
不科学,实验次数太少,导致结论具有偶然性
考点一 杠杆及其五要素
1.中国人是使用筷子的专家,如图所示将AB这支筷子作为杠杆分析。O点为支
点,食指指头对筷子上的M点的压力FM(垂直于筷子)是动力,食物对筷子上的
N点的挤压力FN(垂直于筷子)是阻力,动力FM的力臂是( )
A.OA B.OB C.OM D.ON
基础达标练
C
2.(2021·柳州中考)请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l。
答:
考点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2021·桂林质检)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在杠杆两侧挂
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
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D
4.(2021·江西中考)【探究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猜想二: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左
(2)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记录的数据如表。
(3)改变钩码的_________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动力
F1/N OB间
距离/cm 阻力
F2/N OA间
距离/cm
小明 1 1.0 5 0.5 10
2 1.5 10 1.0 15
3 1.0 10 2.0 5
小红
和小明 4 0.8 15 1.0 10
5 1.4 15 1.0 10
个数
【分析与论证】
根据小明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一和二”)是正确的。
而小红同学则认为小明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
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_________进行实验。
于是,小红同学协助小明同学按图丙方式进行实验,获得表中后两组数据。综
合分析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是错误的。若要验证另一种猜想是否正确,
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
是支点到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一和二
方向
二
刻度尺
力的作用线
考点三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5.(2021·梧州质检)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为支点。
物体A的重力为3 N,此时杠杆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的重力为6 N
B.物体B的重力为8 N
C.物体A和B都靠近支点一格,杠杆能保持平衡
D.物体A和B都远离支点一格,杠杆能保持平衡
A
6.如图是共享单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叫
杠杆,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2 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______N。
48
7.(202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
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杆的作用力F,使木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
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是变大的
D.一直是变小的
能力提升练
A
8.(2021·南充中考)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
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
关系图象,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___________g;已知OA的长度为30 cm,OB足
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 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
间最长为________s(g取10 N/kg)。
1 000
12.5
9.(2021·眉山中考)如图所示,利用杠杆AOB撬动重物M,O为杠杆支点,l1为杠杆的动力臂,现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1)作出杠杆动力F1的示意图;
(2)作出重物M对杠杆压力F2的示意图。
答:
广西中考链接
10.(2019·北部湾六市同城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平衡,现
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拉力
F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一直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A
11.(2020·柳州中考)小杰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杠杆刻度均匀,
各钩码相同。
(1)静止于支架上的杠杆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
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
(选填“力”或“力臂”),杠杆平衡后,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可以”
或“不可以”)再调节螺母。
右
力臂
不可以
(2)在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处于水
平平衡状态,记录数据,总结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
力臂。
(3)根据结论可知,要使杠杆呈图乙中的水平平衡状态,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
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替换B点的钩码,始终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从水平位
置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图丙),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___,拉
力的大小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变小
不变
易错点专练
易错点 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也不一定是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的
12.如图所示,有一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其中点挂一重物,现在A处施加
动力FA。
(1)若FA沿F1方向,则动力臂是_______。
(2)若FA沿F2方向,则动力臂是_______。
(3)若FA沿F3方向,则动力臂是_______。
(4)若FA沿F4方向,则动力臂是______。
OC
OA
OB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