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一课时 作业+作业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一课时 作业+作业设计(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5 08:23: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数学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平行线与相交线 课题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节次 第一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在下图中,和是对顶角的是   A.B. C.D. 意图:通过辨别对顶角,巩固对顶角的定义,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抽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B.
2.若∠α=73°,则∠α的补角的度数是(  ) A.17° B.18° C.107° D.108° 意图:通过求一个角的补角,巩固补角的定义,培养数学抽象素养和直观想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C.
3.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②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③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④锐角和钝角互补.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意图:通过判断与补角有关的命题,巩固补角的定义,培养数学抽象素养和逻辑推理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B.
4.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是内一点,已知,,则的度数是   A. B. C. D. 意图:通过垂直等条件求角的度数,巩固对顶角的性质,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逻辑推理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B.
5.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少,求这个角的度数. 意图:通过补角与余角的数量关系求角的度数,巩固补角、余角的概念,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抽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20度.
6.如图,已知,. (1)写出图中与互余的角; (2)求的度数; (3)图中是否有互补的角?若有,请写出来. 意图:通过求互余、互补的角,巩固补角与余角的性质,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抽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与互余的角是和; (2); (3)与、与互补.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平分. 若,    度; (2)若,   度 意图:通过角平分线条件寻找角的数量关系,巩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培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2).
2.观察下列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 (1)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2)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3)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5)若有2008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意图:通过探究直线相交形成对顶角的数量规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2;(2)6;(3)12;(4);(5)4030056.
3.已知,与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平分,平分. (1)如图,当时. ①求的度数; ②请你补全图形,并求的度数; (2)当为大于的锐角,且与有重合部分时,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意图:通过画图,分类讨论求角的度数,巩固余角、补角的概念,培养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①②或;(2)或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基础性作业(必做题)
1.B.2.C.3.B.4.B.
5.解:设这个角是度,则:

解得:.
答:这个角是20度.
6.解:(1),
,,
与互余的角是和;
(2),

(3)与、与互补.
二.拓展性作业(选做题)
1.(1)(2).2.(1)2;(2)6;(3)12;(4);(5)4030056.
3.解:(1)①,且与互为余角,

平分,


当时,;
②分两种情况:
当和没有重合部分时,如图1所示,
与互补,

平分,


当和有重合部分时,如图2所示,
与互补,

平分,


(2)当时,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3,当和没有重合部分时,
平分,

平分,


②如图4,当和有重合部分时,
则,

当时,分三种情况:
①如图5,当时,和有重合部分时,





②如图7,当时,
和有重合部分时,




②如图6,当和没有重合部分时,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义务教育数学学科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题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题源、答案 学业质量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质量水平 solo 难度
基础性作业 (必做) 1.在下图中,和是对顶角的是   A.B. C.D. 意图:通过辨别对顶角,巩固对顶角的定义,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抽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B. 对顶角 直观想象能力 L1 U 容易
2.若∠α=73°,则∠α的补角的度数是(  ) A.17° B.18° C.107° D.108° 意图:通过求一个角的补角,巩固补角的定义,培养数学抽象素养和直观想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C. 补角 数学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 L1 U 容易
3.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②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③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④锐角和钝角互补.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意图:通过判断与补角有关的命题,巩固补角的定义,培养数学抽象素养和逻辑推理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B. 补角、同位角 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抽象能力 L1 U 容易
4.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是内一点,已知,,则的度数是   A. B. C. D. 意图:通过垂直等条件求角的度数,巩固对顶角的性质,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逻辑推理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B. 垂直的定义、补角 直观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L1 U 容易
5.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少,求这个角的度数. 意图:通过补角与余角的数量关系求角的度数,巩固补角、余角的概念,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抽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这个角是20度. 补角、余角 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 L2 M 中等
6.如图,已知,. (1)写出图中与互余的角; (2)求的度数; (3)图中是否有互补的角?若有,请写出来. 意图:通过求互余、互补的角,巩固补角与余角的性质,培养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抽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与互余的角是和; (2); (3)与、与互补. 补角、余角 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 L2 M 中等
拓展性作业(选做) 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平分. (1)若,    度; (2)若,    度. 意图:通过角平分线条件寻找角的数量关系,巩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培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2). 补角、余角 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 L2 R 中等
2.观察下列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 (1)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2)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3)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5)若有2008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意图:通过探究直线相交形成对顶角的数量规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2;(2)6;(3)12;(4);(5)4030056. 对顶角、类比归纳 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L3 R 较难
3.已知,与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平分,平分. (1)如图,当时. ①求的度数; ②请你补全图形,并求的度数; (2)当为大于的锐角,且与有重合部分时,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意图:通过画图,分类讨论求角的度数,巩固余角、补角的概念,培养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 来源:新编. 答案:(1)①②或;(2)或或. 补角、余角 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L3 E 较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一、基础性作业(必做题)
1.在下图中,和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2.若∠α=73°,则∠α的补角的度数是(  )
A.17° B.18° C.107° D.108°
3.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②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③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④锐角和钝角互补.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是内一点,已知,,则的度数是  
A. B.
C. D.
5.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少,求这个角的度数.
6.如图,已知,.
(1)写出图中与互余的角;
(2)求的度数;
(3)图中是否有互补的角?若有,请写出来.
二、拓展性作业(选做题)
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平分.
(1)若,   度;
(2)若,   度.
2.观察下列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
(1)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2)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3)如图,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5)若有2008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3.已知,与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平分,平分.
(1)如图,当时.
①求的度数;
②请你补全图形,并求的度数;
(2)当为大于的锐角,且与有重合部分时,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