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4 21:1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情景导入:
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提示: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余粮必须上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1920年,俄国南方涅瓦河流域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一年半中灾情波及17个省份,超过500万人死于饥饿。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背景:
粮食生产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引起农民不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具体包括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工业化的实施、苏联农业集体化实施等;
3.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
1、背景:
2、开始时间:
3、内容:
4、作用:
一、新经济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春
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上
贸易上
工业上
分配上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市场、商品货币联系起来
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
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
1、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政权。
作用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请注意区别:
沙俄( 1547 —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今)
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进入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
过程:
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
占全世界的比重
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落后农业国变为强大工业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4.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不顾一切地向共产主义前进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三、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宣传画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农业集体化
①目的:
②措施:
③完成: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苏联民间笑话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这笑话说明什么
①背景:
②确立:
③意义:
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标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质)
四、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在莫斯科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说:“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
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
——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情景探究:还有积极性吗
1936年新宪法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积极:①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②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③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经济体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发展道路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 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探究:比较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