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4.2正比例和反比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下面关联的量中,不成反比例的量是( )。
A.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B.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 C.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2.下列各项中,( )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
A.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 B.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
C.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 D.4x=5y
3.a和b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3a=2b B.3a= C.=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条直线长6厘米 B.钟面上2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锐角
C.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D.经过两点,可以画1条线段
5.下面( )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①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
②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
③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
④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下面的叙述有一句是错误的,它是( )。
A.2的倍数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但一定是偶数
B.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倒数都不大于1
C.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比例
D.用数对(1,x)表示位置,它一定不在第四行
二、填空题
7.,和成( )比例。
8.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9.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购买课本的总价和数量成( )比例;一批纸总页数一定,装订练习本本数和每本练习本的页数成( )比例。
10.用同等规格的方砖铺地。
地面面积(m2) 1 3 ( ) 15
方砖(块) 4 12 24 ( )
①把表格填完整。
②表中相对应的两个数可以求出( )。
③因为( )一定,所以表中( )和( )成( )比例。
三、判断题
11.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面积和底成正比例。( )
12.订阅六年级数学课本的钱数和本数成正比例关系。( )
13.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成正比例。( )
四、解答题
14.阳光小学号教学楼的实际高度为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用比例解答)
1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走小时可以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决)
16.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行千米,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时用了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
17.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做15小时完成,徒弟加工单独做20小时完成。两人合作,当任务完成时师傅比徒弟多做80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8.某一时刻,上海世博园中国馆旁测得竹竿的高度与对应影长的情况如下图:
(1)根据上图判断:在这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其影子长度成( )比例关系。
(2)这一时刻小明正在中国馆旁边参观,此时量得小明的影子长9分米,小明身高多少分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A.速度×时间=路程(一定),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B.被减数-差=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不成反比例关系;
C.单价×数量=总价(一定),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B
【点睛】
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2.D
【解析】
【分析】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据此进行逐项分析再判断。
【详解】
A.时间×速度=路程(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B.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6×棱长(不一定),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不成正比例;
C.因为被减数-减数=差(一定),是差一定而不是比值一定,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不成正比例;
D.因为4x=5y,所以x∶y=5∶4=(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
故选:D
【点睛】
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此题关键是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
3.B
【解析】
【分析】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A.3a=2b,则=,a和b的商一定,a和b成正比例关系,错误;
B.3a=,则ab=,a和b的乘积一定,a和b成反比例关系,正确;
C.=,a和b的乘积不是定值,a和b不成反比例关系,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
直线长度是无限的;钟面上2时整,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12,分针和时针之间夹角是60度;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判断;根据线段的概念回答即可。
【详解】
A.一条直线长6厘米,说法错误;
B.钟面上2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锐角,说法正确;
C.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说法正确;
D.经过两点,可以画1条线段,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线、角的认识、正比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线、角的概念。
5.C
【解析】
【分析】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①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则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不成反比例关系。
②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
时间×速度=路程(一定),则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关系。
③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
已读的页数+未读的页数=书的总页数,则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不成反比例关系。
④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2(一定),则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C
【点睛】
掌握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
A.2的倍数可能是质数,如2,也可能是合数,如4,但一定是偶数;
B.自然数(0除外)的数分为两种:1和大于1的数,1的倒数是1,大于1的自然数倒数都小于1;
C.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比值不一定,所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比例;
D.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用数对(1,x)表示的位置是在第1列第x行,所以它有可能在第四行。
【详解】
A.2的倍数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但一定是偶数,说法正确;
B.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倒数都不大于1,说法正确;
C.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比例,说法正确;
D.用数对(1,x)表示位置,它有可能在第四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比较简单,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7.正
【解析】
【分析】
根据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转化后再分析。
【详解】
两边同时÷4得,两边同时÷y得,和成正比例。
【点睛】
关键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8. 正 反
【解析】
【分析】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1)由A×B=C可知,B=C÷A,则C÷A=B(一定),此时A和C成正比例;
(2)A×B=C(一定),A和B成反比例。
【点睛】
掌握正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 正 正 反
【解析】
【分析】
根据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详解】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总价÷数量=单价,购买课本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每本练习本页数×本数=总页数,一批纸总页数一定,装订练习本本数和每本练习本的页数成反比例。
【点睛】
关键是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积一定是反比例关系。
10. 6 60 每平方米用砖的块数 每平方米用砖的块数 地面面积 方砖块数 正
【解析】
【分析】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
(2)每平方米用方砖的块数=方砖的块数÷地面面积,每平方米用4块方砖,则每平方米用砖的块数为定值,地面面积和方砖块数成正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
①
地面面积(m2) 1 3 ( 6 ) 15
方砖(块) 4 12 24 ( 60 )
②表中相对应的两个数可以求出( 每平方米用砖的块数 )。
③因为( 每平方米用砖的块数 )一定,所以表中( 方砖块数 )和( 地面面积 )成( 正 )比例。
【点睛】
掌握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1.√
【解析】
【分析】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由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知,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一定),则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面积和底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点睛】
掌握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
【解析】
【分析】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详解】
六年级数学课本的钱数÷购买数学书的总本数=每本数学课本的价格(一定),则订阅六年级数学课本的钱数和本数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
【点睛】
掌握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3.√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比例的意义,结合天数、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的关系,分析判断题干正误即可。
【详解】
烧煤总量÷每天烧煤量=天数,当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成正比例。
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的意义,商一定的两个量成正比例。
14.厘米
【解析】
【分析】
根据教学楼的实际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值是一定,即两种量成正比例,由此设出未知数,列比例解答问题。
【详解】
解:设模型的高度是x厘米,由题意得:
25米=2500厘米
=
400x=2500
x=6.25
答:模型的高度是6.25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对正比例的意义的运用: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但两种量的相对应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
15.千米
【解析】
【分析】
因为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与与时间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式解答。
【详解】
解:设甲乙两地之间有x千米,由题意得:
x∶5=180∶3
3x=5×180
3x=900
x=300
答: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
【点睛】
考查学生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列比例式的掌握情况,此题列式依据是汽车速度一定。
16.千米
【解析】
【分析】
根据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答,求出返回时的速度,用返回时的速度减去去时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返回时平均每小时多行x千米。
5x=32×6
5x=192
x=38.4
38.4-32=6.4(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多行6.4千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7.560个
【解析】
【分析】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所以师徒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20∶15=4∶3,由于师徒合作,完成任务时,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相等,那么完成任务时,师傅完成了4份,徒弟完成了3份,那么一份对应的个数是:80÷(4-3)=80个,然后再乘总份数(4+3)即可。
【详解】
20∶15=4∶3
80÷(4-3)×(4+3)
=80×7
=56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560个。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时间一定,工作总量的比等于工作效率的比。
18.(1)正;
(2)15分米
【解析】
【分析】
(1)观察图1,发现竹竿高5分米时,影长3分米,竹竿高10分米时,影长6分米。用竹竿高比上相应的影长,判断出二者间的比例关系。
(2)根据此时高度和影长的比,用小明的影长乘比求出他的身高。
【详解】
(1)5∶3=,10∶6=,所以,在这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其影子长度成正比例关系。
(2)9×=15(分米)
答:小明身高15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能判断两个量间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