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4 21: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三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炒菜时如果不放食盐,菜将食之无味。它有许多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是它的用途的是(   )
A.医疗上用它来配制生理盐水
B.农业上用氯化钠选种
C.生活中用食盐来腌渍蔬菜、肉
D.常用晾晒海水的办法得到含较多杂质的粗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C.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喝一些柠檬汁
D.用pH试纸伸入某溶液中测定其pH
3.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把还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
B.过滤时要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待滤液完全蒸干时,才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4. 经测定某溶液的pH=11,且含有三种溶质。下列各组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NaOH、Na2SO4、CaCO3 B.AgNO3、BaCl2、KNO3
C.KCl、NaOH、Na2CO3 D.NaCl、KOH、NH4NO3
5.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少的是 (  )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6. 右图中相连的两个圆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7.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SO42-、Fe3+、Na+、OH- B.K+、SO42-、Cu2+、NO3-
C .Cl-、K+、SO42-、Na+ D.Ca2+、Cl-、CO32-、Na+
8. 要完成下列变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Ba(OH)2→BaCl2 B.Fe2O3→Fe
C.CuO→Cu(OH)2 D.BaCl2→Ba(NO3)2
9.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A H2SO4 H2 H2O
B NaOH NaCl NaNO3
C Na2CO3 NaOH Na2SO4
D Ca(OH)2 CaCl2 CaCO3
10. 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X一定是CuCl2 B.Y可能是H2O
C.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D.Y可能是Na2SO4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12. 下列选项中的操作,与图像不对应的是 (  )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向一定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小块表面全部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O(CaCO3) 适量水 过滤
B NaCl(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稀盐酸(稀硫酸)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14. 取碳酸钾、碳酸镁和碳酸锌的固体混合物7.5 g,加入100 g 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得到8.27 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50% B.44% C.35% D.12.9%
二.填空题
15. 一瓶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H2SO4、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一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向上述实验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欲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应将该学生实验所用药品中的 ______ 调换成 ______ .
16. 下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 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 ____反应。
17.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晾晒可得到粗盐,已知某粗盐样品中除泥沙外还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10.2g粗盐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则表示(填字母序号) 。
A.右盘重,砝码轻 B.右盘轻,样品少
C.左盘重,样品多 D.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④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 。
(4)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
18. 以镁矿石(主要成分MgCO3、SiO2)为原料生产MgO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iO2难溶于水和常见的酸;“沉镁”过程中有Mg(OH)2生成。
(1)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酸浸”时稀硫酸与镁矿石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探究题
19. 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氯化钙、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向其中滴加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人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 。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人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
20. 小明的大爷是种植蔬菜专业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看不清,只记得是硫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种,大爷正为此烦恼。
(1)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帮助鉴别化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嗅到       该化肥不是硫酸钾
(2)小明假期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会消失,同时闻到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 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收集资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省略)。
①根据现象: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实验后生成了  。
②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装置B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写一条)。通过探究找到了鉴别化肥的方法。
四.计算题
21. 以下是某地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
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净含量:
500g
成分表:氯化钠
≥88℅
钙(以
Ca
计)
0.5℅

1.3℅
碘(以I计)
20

50mg

kg
)
(1)包装标签上的钙含量是指     (填“单质钙”、“碳酸钙”、“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        。
(3)为了测定此盐中钙元素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2. 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