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6 10: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九章 / 第一节 / 第2课时/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不同,地理景观差异极大。在不同的地区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牧业。
一、高寒牧区
骆驼、牦牛与地理环境是如何相适应的?
小组讨论
西北地区有特殊畜种——“沙漠之舟”骆驼;而青藏高原则有“高原之舟”牦牛。它们均是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特殊畜种。
●骆驼高大,善于长途奔走。
●骆驼的体表可以散热。
●骆驼的驼峰可以蓄水,使得它能适应干旱环境。
●骆驼的厚掌利于在沙地上行走。
……
●牦牛矮壮,适应山地活动。
●牦牛长毛,可以御寒。
●牦牛皮厚,也可以御寒。
●牦牛矮壮,不怕高原狂风。
……
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探究高原畜牧业发展的条件--高寒草场形成基础。
青藏高原上的东部、东南部地势相对低些,气温较为温暖湿润,牧业生产条件更好。西北方面位置更远离海洋、地势更为高峻,气温偏低、降水稀少,牧草相对不足。
“水平”组
山地的山麓地带有雪山冰川融水,河谷有水源,温度条件优越于山顶和高原面上,草场肥美。
“垂直”组
“夏季”组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是高原草甸长势最旺季节,对牧业生产最为有利;此时是畜牧业最为繁忙的时节。此时也因气温高、天气变化无常,个别地区的强对流恶劣天气可能会对牧业有威胁。
“冬季”组
极度严寒,牧草自然生长严重短缺,可以用夏季囤积、外地运来牧草圈养、喂养。
二、河谷农业区
观察右图,自行进行分组活动,探究农业种植区的分布原因。
●地势高,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气温低,农业病虫害少。
●地势高,距离云雨近,农业生产条件好。
●河谷内地势低洼,较为温暖,利于农耕业。
……
“自然条件”之气候组:
“自然条件”之地形土壤组:
●高原岩石多,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高。
●高原冻土疏松、土质好。
●高原辽阔、面积大。
●河谷中土壤相对集中,土层厚,利于农耕业生产。
……
“人文条件”之本地组:
●河谷中水能丰富,传统水车和现代水电对粮食加工生产能力强。
●河谷地带人口、城市集中,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山前绿洲因水源变动而兴衰,粮食缺口大。
●绿洲地带人口集中,有较长的耕作历史,农耕经验丰富。
……
“人文条件”之外联组:
●交通线附近人口流动性大,传播、交流获得农耕业技术。
●交通线附近对外联系便利,粮食大量外运的条件优越。
●山前绿洲上和山脉的隘口处人口流动性大,过往人口对粮食补给要求高。
●河流水运条件好,一直是粮食外运的最佳方式。
……
三、饮食起居习俗
阅读教材第89页文字,陈述自己所知道的藏族生活特色。
碉房
牦牛
藏袍
酥油茶
青稞酒
糌粑




活动点拨
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河谷地势相对较低,热量较为充足。
2.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3.高原光照强烈,气温日变化大,白天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积累太阳能,夜间低温,植物活动微弱,有机质分解少,所以农产品品质优良。
雅鲁藏布江谷地
板书设计
一、高寒牧区
二、河谷农业区
三、饮食起居习俗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