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作业:第一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作业:第一单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4 16:45:30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北京的春节
基础性作业:
1.蒜瓣 高醋 饺子 货摊子 彼此 贺年
2.象 新 不 已 截 不 出 裁
灯 彩 暇 及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3.(1)括号里:除夕 正月初六 正月十五
方框里:过小年 祭灶王 大扫除 备年食 吃团圆饭 祭祖 拜年 逛庙会 赏灯 吃元宵
详细部分: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
简略部分:其余日子/初九至二十二、二十三(小年)、二十四至除夕前、初六、月十九
选择这四个时间点进行详细描写,除了场面热闹之外,更巧妙地突出了北京特色的春节民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详略得当的布局使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性作业:
1.(1)杂七杂八
(2)悠闲/自在
2.(1)时间顺序 初一 初二 初四 正月十五 年底(除夕)
(2)B
(3)略
3.(1)A
(2)
2.腊八粥
基础性作业:
腊 粥 熬 咽 搅 盏 筷 匙 稠 肿 褐 缸 脏
①②③ ①②①
煮粥 —— 等粥 —— 喝粥
(√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盼粥—— 想粥—— 猜粥—— 看粥
拓展性作业:
(1)垂涎欲滴、垂涎三尺、心急如焚、迫不及待(答案不唯一)
大快朵颐、狼吞虎咽、酒足饭饱、其乐融融(答案不唯一)
(2)“等粥”的过程中,人与腊八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腊八粥诱人,人馋腊八粥,等粥的过程越长,人对粥的渴望就越强烈,腊八粥就更让人觉得美味、诱人。
2.(1)②
(2)猜想的句子: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看到的句子: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不能。通过八儿猜想锅中情景的描写,更能表现出八儿焦急迫切想喝粥的心情,体现出腊八粥的吸引力之大。
C
3.略
古诗三首
【基础性作业】
(1)轻烟散入五侯家
泣涕零如雨
中庭地白树栖鸦
3.
古诗 《寒食》 《十五夜望月》 《迢迢牵牛星》
主要景物 (写出2-3个即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或从原诗找对应的词皆可) 花、柳、轻烟 鸦、桂花、月 星天、织女
我想象到的画面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拓展性作业】
C
2.
春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七夕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3.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面桃花相映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
4*.藏戏
【基础性作业】
1.三
(1)概括藏戏的艺术特点。略写
(2)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详写
(3)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略写
2.ABCDE D
3.绿色√,柔顺√。
【拓展性作业】
1.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2.
(1)√
(2)×
(3)×
(4)√
3.围绕该戏曲艺术历史和特点进行资料收集和归纳即可。
六下语文园地一
【基础性作业】
1.依据是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
2.(1)(全部) (排比) (2)(略)。
3.(略)。
【拓展性作业】
1.不相上下 不分伯仲 平分秋色等,文段符合题意即可。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它激励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3.(1)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2)寓意福气盈门 (3)寓意福到了 (4)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作业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1.北京的春节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 (必做)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腊八这天,人们把 suàn bàn 放到 gāo cù 里,封起来,为过年吃jiǎo zi 用。腊八开始,街上的 huò tān zǐ 多起 来了。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灯火 tōng xiāo 。大年初一,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 bǐ cǐ hè nián 了。
2.补充课文出现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万( )更( ) 万( )得( ) ( )然( )同 独( )心( ) 悬( )结( ) 无( )顾( ) (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是 。 (2)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显出一派 的气象。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在括号里填时间,在方框里写对应的活动) (2)文中 (哪些日子)写得详细, (哪些日子)写得简略。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其他词语替换加点词语,在对比中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碎八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2.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过年(节选) 丰子恺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毛糙纸揩洼”“洼”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个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的,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意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哪怕你是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道他绕了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使过年的欢乐气氛更加浓重了。 街上提着灯笼讨债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是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香烛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盈余,笑容满面。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两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溏鸡屎炒青菜。”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所以我们家里,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种好滋味。但是让家里人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 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也就结束。 (1)文章按照 顺序,分别介绍了大年夜、 、 、 、初五以后、 、正月二十这几天的活动。其中,作者对 这一天的活动介绍最为详细。 (2)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大年夜的活动?( ) A.吃年夜饭 B.接财神 C.接灶君菩萨 D.玩“毛糙纸揩洼”游戏 E.吃接灶圆子 F.提着灯笼讨债 (3)文中最让你喜欢的年俗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文文也想选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旁边。 (1)请帮文文选出合适的下联。 ①上联:绿柳舒眉辞旧岁。 ②下联: 。 A.红桃开口贺新年 B.桃花盛开新年到 (2)向大人请教春联的贴法,帮文文把她所选的春联贴在右图中门口两侧的空白处。(填序号)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2.腊八粥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正确、美观地填写在田字格里。 là八zhōu已不知áo煮了多久。八儿吞yàn着口水,在灶边巴巴地等,看着妈妈jiǎo和的动作越来越费力,便知道这是要出锅了。不等妈妈一声令下,碗zhǎn、kuài子、汤chí早就被八儿一一摆好。终于吃上了!浓chóu、甜腻,各色的豆子都zhǒng胀了,糊作深hè色的一团。八儿像老鼠掉进了米gāng,一头扎进碗里,吃得小脸zāng兮兮的,也顾不上了。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yàn ②yān ③yè 狼吞虎咽( ) 咽( )喉 哽咽( ) ①zàng ②zāng 五脏( )六腑 脏( )乱不堪 脏( )器
3.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并在“□”里打“√”。 腊八粥 煮粥 —— —— (□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盼粥—— —— ——
拓展性作业(选做)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读“等粥”部分时,想象八儿等着喝腊八粥的样子,我的脑海中会浮现 、 等四字词语;读“喝粥”部分时,想象八儿一家喝粥的景象,我的脑海中会浮现 、 等四字词语。 (2)作者对喝粥的过程一笔带过,而对“等粥”写得非常详细,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②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③“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1)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和另外两句不同的是( )。(填序号) (2)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八儿猜想锅中样子的语句,用“ ”画出文中描写八儿看到的腊八粥样子的语句。 (3)八儿猜想锅中样子的部分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锅内又叹了声气”既写出熬粥的情状,也是八儿焦急无奈心情的写照。 B.“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是拟人句。 C.妈妈“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八儿”,是因为知道八儿饿了。
3.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你的家乡在过节时,有什么好吃的?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你最喜欢的食物。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3.古诗三首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请将下列项目用线条正确连接起来。 诗名 朝代及作者 相关节日 传统习俗 《寒食》 唐·王建 七夕节 赏圆月吃月饼 《迢迢牵牛星》 唐·韩翃 寒食节 对月穿针乞巧 《十五夜望月》 东汉末年·无名氏 中秋节 禁烟火吃冷食 借助注释以及自己的理解,完成下面内容。 古诗《寒食》《十五夜望月》《迢迢牵牛星》 主要景物 我想象到的画面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这一意象常含思念之意,下列诗句中情感表达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读下列诗句,写出对应的传统节日,再自己补写一句有关节日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得名于此。请观察下面诗句中“花”字的位置,补全含有“花”的诗句,完成一轮飞花令。 花近高楼伤客心 _________又逢君 春江花朝秋月夜 __________相映红 不知近水花先发 出门俱是看花人 霜叶红于_______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4*.藏戏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课文从( )个方面写藏戏的?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概括藏戏的艺术特点。(□详写 □略写) (2) (□详写 □略写) (3) (□详写 □略写)
2.藏戏艺术特色有( )(多选),文中详写的部分是( )。 A.演出时间长 B.用歌舞说唱形式 C.没有固定的舞台 D.戴面具演出 E.唱腔舞蹈可以随意发挥
3.在戏剧中,面具、脸谱是人物性格和身份的表现形式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假如要用藏戏表演文成公主进藏后的生活状态,文成公主的扮演者应该戴(红色 绿色 青色)的面具,其寓意是(威严 柔顺 恐怖)
拓展性作业(选做) 1.查资料,了解“开山鼻祖”的意思?文中哪一句话中的内容说明了唐东杰布被称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的原因?请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画上“√”。 (1)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 (2)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开始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 (3)戴着半黑半白面具的人物是村民,它的面具颜色表示朴实敦厚的寓意。( ) (4)藏戏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情节可以任意拖延。( )
3.拓展提升。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本文介绍的是藏戏,此外,你还想了解哪些传统戏曲呢?可以选择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昆曲、湘剧、粤剧、秦腔、川剧……中的一种,对它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制作一张“我感兴趣的戏曲小卡片”。 我感兴趣的戏曲小卡片 戏曲名称: 发源地: 主要特点: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语文园地一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读读教材第15页“交流平台”提供的文字,说说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的依据是:
2.根据教材第15页“语句段运用”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1)我发现三处标粗的词语都表示( )意思,除了发现这三个词语意思相同外,我还发现这个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 (2)我也会在一个句子中,用多个词语表达一个意思。
3.观察教材16页“书写提示”文字,再照着写一写,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积累运用知识。 写3个与“旗鼓相当”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并用相应的词语写一段“旗鼓相当”的竞技比赛场景。 ( )( )( )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歌》中的“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和《长歌行》中的“ , 。”表达的意思非常相近,两句话都强调了我们应该 。
3.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再尝试写一写其他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2)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贴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