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5 08: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课标》指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范畴,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 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定面值的邮票等活动,让学生熟悉、了解、巩固所学的邮票组合知识。
2、通过“调查──收集──处理──分析”的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
题的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活动用的信封等。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引入新课
1、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关于邮票知识的小调查,谁来给大家展示你的收获。
2、游戏:有奖竞答
(二)问题驱动,自主探究
1、看课题提大问题:1、邮票有什么用?2、邮费怎么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有两封写给朋友的信,它们能寄出去吗?
生答:不能,因为没有贴邮票。
师:是不是贴上邮票就一定能寄出去了?
3、问题引领,促进思考
师:这两封信需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邮局问问吧。
出示国家关于信函的收费标准,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想一想,寄一封信需要付多少邮资,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板书: 目的地 质量 邮费
4、出示问题情境,尝试解决问题。
(1)教师:老师的这封信应该贴多少面值的邮票呢?
预设:不足20 g按20 g计算,又是寄给本市的朋友,所以只要贴80分的邮票就可以了。
(2)教师:第二封信的邮资又是多少呢?
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第二封信函寄往外地,45 g在首重100 g以内,每20 g应支付邮资1.2元。45 g比两个20 g还多5 g,所以应支付3个1.2元,即3.6元。
(3) 如果一位客户将一封162克的信函邮寄给本市的好朋友,请问他该付多少钱邮资?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板书算式。
5、生活中还有那些是分段计费的例子?
(三)欣赏邮票(课件出示邮票图片)。
(四)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活动,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枚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引导猜想: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模拟寄信: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寄往不同地点,不同质量的信函,分别算出所需邮资并填写活动记录一。
观察发现: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并按规定支付的有20 g以内,21~40 g,41~60 g,61~80 g的本埠信件和20 g以内,21~40 g,41~60 g的外埠信件。而81~100 g的本埠信件和61~80 g,81~100 g的外埠信件不能仅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按规定支付。
教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预设:设计一枚其他面值的邮票。)请你试一试,看看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2.40元或4.00元。
教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并且设计出了满足需要的第三种面值的邮票。
小结:刚才大家设计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新面值的邮票,虽然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很多,但是国家邮政部分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理、方便、实用等角度进行考虑。我们在设计邮票时也应如此,从而确定合理的邮票面值组合。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反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
师:大家的收获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 寄信,而在于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