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12 11:51:48

文档简介

2012年苏州中考模拟卷
历 史 2012-4-15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封建制度  D.君主专制
2、“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倡“仁政”的学说 B. 主张以“法”治国
C.提出“兼爱”“非攻”    D.提倡“无为而治”
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事( )
A.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B.阅读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章回体小说
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D.欣赏到大书法家的苏轼的行书
4、下列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朝代分别是( )
A.周朝 秦朝 B.汉朝 元朝 C.秦朝 汉朝 D.周朝 元朝
5.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
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8.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9岁在湖南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②跟随部队参加了在徐州的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了大别山”这段文字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②③正确①错误
C.③正确①②错误 D.①②③都错误
9.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想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0.“农村家庭政策放宽之后,一些搞了包产到户的地方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些同志担心这样搞会影响集体经济……关键是发展生产力……”根据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些人的思想不够解放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包产到户的做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
1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大量的纪念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发展历程。下列一组邮票的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2.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发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下列事件发生在图示发展阶段一的是( )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法国大革命 ③来克星顿枪声 ④美国南北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弃旧图新”指明治维新     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的入侵
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
15.美国1787年宪法反映的主要是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华盛顿 D.伏尔泰
16.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7.仔细观察右图,导致图中美国最高失业率的原因是( )
A.世界大战
B.国内分裂
C.自然灾害
D.经济危机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依据是 ( )
A.战争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
B.战争有利于和平主义的潮流
C.战争打击了霸权主义
D.战争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19.一位历史学家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
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列宁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斯大林
20.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阶级者联合起来”、“逐步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 )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领域先后出现的新思潮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维新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等。 ( )
23.华盛顿在1783年12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 )
24.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和井冈山会师图。由此可以看出中俄两国革命走的是城市暴动之路。 ( )
25.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三交响曲》总谱扉页上写有“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此曲也因此得名《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是罗伯斯庇尔。 ( )
26.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其上面的文字“半两”的字体 ▲ 是全国统一规范的文字;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 ▲ 与少数民族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8.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 ▲ 》的发表。
29.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英国 ▲ 运动。
四、材料解析题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粱,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文献通考》
材料二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
———《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朕(朱元璋)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众。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末纪事本末》
材料四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材料一中的美好设想得益于什么制度?(1分)
根据材料二,宋代有哪些入仕途径?(至少答出两例)(1分)
根据材料三分析“罢天下科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这句话的含义?(2分)
31.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最富活力和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雨,但始终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人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
(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
(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四 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
2001牟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l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归纳材料三反映的中美贸易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据材料四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1分)
32.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科技所带来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00 ~ 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二:
汽车 飞机
材料三 1953至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由20世纪的百分之五左右上升到20世纪末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
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成就(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2分)
材料二图片中的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2分)
材料三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什么特点? (1分)
从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认识?(1分)
2011--2012学年模拟试卷
初三历史(参考答案) 20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A
D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D
B
D
D
A
C
A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A
B
B
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小篆 驻藏大臣
28、《新青年》 《共产党宣言》
29、南昌起义 宪章运动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1)科举制度(1分)
(2)科举、荐辟、恩荫 (1分)
(3)科举考试注重文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现实脱节。(1分)
加强君主专制(1分)
(4)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促成读书风尚,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保证和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等(2分)
31.(1)特征:对抗 (1分)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1分)
(2)变化: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
(3)中美贸易额逐渐增多。(1分)中美建交,中国大力实行改革开放。(1分)
(4)合作与冲突交织。(1分)
32.(1)英国煤的产量迅速增加;改良蒸汽机。(2分)
(2)内燃机,石油(2分)
(3)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分)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
2012年—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初三(历史) 2012.1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其主要依据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开辟 D.殖民扩张
2、2011年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与未婚妻凯特举行的盛大婚礼,婚礼费用中有很小一部分属“公费支出”,因为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英国一些民众和媒体对此表示质疑。下列针对当下英国王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王室是国家的象征 B.英国王室在英国人民心中仍有较高的威望
C.英国王室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绝对权力 D.英国王室的权力受人民的监督
3、拿破仑以战争手段涤荡了德意志诸邦和意大利诸国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下列哪一项最能代表这段话的立场?( )
A.战争有时也承担了创造的角色    B.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就是毁灭
C.近代欧洲多战乱 D.个人的军事才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
4、17至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英、美、法三国爆发的革命,影响深远,其共同点不包括( )
A.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都让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都和欧洲国家存在关系
5、推动欧洲首次普及使用机器、轮船和铁路的重要因素是( )
A.内燃机的创制 B.蒸汽机的采用
C.电动机的发明 D.发电机的使用
6、《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弃旧图新”指明治维新    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的入侵
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
7、在总结一次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你认为列宁总结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8、某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面的图表。与图表中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美苏冷战
9、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0、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有关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它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它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
C.它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D.它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1912年间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其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B.均由少数大国操纵
C.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D.均消除了各大国之间的矛盾
12、小华学了《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 )
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 B.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
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
13、美国著名幽默演员威尔?罗杰斯曾这样说道:“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这句黑色幽默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恐怖主义   B.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自然灾害
14、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缩影。针对右图中失业的严重状况,德国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入“欧洲共同体”
C.发动第一次世界大 战
D.寻求美国援助
15、李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最有可能的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6、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
A.殖民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17、右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天平洋战争的爆发
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18、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现代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
19、1943年初,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德国入侵苏联使第二次世界火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B.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诺曼底登陆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D.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0、下列各项组合正确的是( )
①但丁与《英雄交响曲》②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③牛顿与《物种起源》④伏尔泰与《最后的晚餐》⑤托尔斯泰与《复活》⑥毕加索与《向日葵》
A.③⑥     B.①③④ C.②⑤ D.②④⑤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是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美国的《1787年宪法》。( )
22、英、俄、日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都保留了君主。 ( )
2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 )
24、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
25、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
26、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彻底战胜了封建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l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 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l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 。
28、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 》,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苏英等26个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的建立。
29、19世纪80年代,试制汽车成功的德国人是 ;20世纪初期,实现人类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的美国人是 。
四、材料解析题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的西方世界发生过许多大规模战争,进而影响历史的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8年,法国承认美国独立,签订法美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法国保证美国的独立及其在同英国的战争结束时确定下来的领土”。随后,法国对英国宣战,法英海军发生多次海战…自1778年始,法国,荷兰与西班牙为援助美国对英作战,同时投入舰艇参战最多达146艘,英国海军毫无优势可言。
——《北美独立战争年谱》
材料二:假使我们从最高处观察问题,就可以看出滑铁卢是一次有计划的反革命的胜利。是欧洲反抗法国,彼得堡、柏林和维也纳反抗巴黎,是现状反抗创举,是通过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第二次成为法国皇帝的日子)向1 789年7月14日进行的打击,是王国集团(注:反法同盟)对法兰西不可驯服的运动的颠覆。
——维克多?雨果
材料三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四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根据材料一立场,概括美国独立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1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1789年7月14日”发生了什么让“王国集团”竭力去颠覆的事情?(1分)
(3)请写出材料三中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格局是怎样被打破的?(3分)
(4)材料四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 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 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三:(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用冲动的办法”是指什么?“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又是指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2分)
(3)材料三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二: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摘自岳麓版新课程教材《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就职演说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2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2分)?
2012年—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初三(历史)(参考答案) 2012.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B
D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A
C
C
C
D
B
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B
A
B
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塞尔维亚 波兰
28、《凡尔赛和约》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9、卡尔·本茨 莱特兄弟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1)国际上的支持特别是法国、荷兰、西班牙给予的军事援助(1分)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分)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1分)
(4)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分)
3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分)新经济政策(1分)
(2)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2分)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分)原因:苏联经济自成一体,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答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即可)(1分)
32.(1)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2分)
(2)扩大就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和原料;保护农田;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提高当地居民收入(2分)
(3)不能。新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它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2分)
2012年—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初三(历史) 2012.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