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永久的悔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生,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是当代语言学家。
作者简介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抒情)
表达方式:
1、抒情
2、叙述
3、描写
4、说明
5、议论
本文可分几个部分?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一、(1-2)开头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二、(3-9)具体叙事-----引出“永久的悔”。
三、(10-11)思念母亲,扣题、照应永久的悔。
文章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
这样的结构安排,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作者“永久的悔”是:
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作者“永久的悔”原因是: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通之处:二者都表现了母子间难以割舍的深情,体现了人间亲情的伟大。
启迪:我们应该格外珍惜着至爱亲情,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作者这个“悔”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这个“悔”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思考:本文题为《永久的悔》,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回忆自己吃的经历。作者这样写是否离题?
归纳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弄清了文章了结构,对第l、2、10、11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我对母亲的怀念 。
课后作业:
《人民日报》举办过“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你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文后练习: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请你也参加此项活动,为你的母亲设计一份贺卡, 献上一句话或说说心里话,表达你的爱,好吗?文禾语文资源网网站地址: http://www.ywzy.net/ http://ywzy.net/ qq:284680362, 邮件:284680362, 免费提供教案,试卷,课件下载。欢迎上网浏览,欢迎上传资料,期待着您的参与和支持。文禾语文资源网的理念:打造安庆语文教育的品牌,为每位热爱语文事业的教师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形成奋发有为的教研团队,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创造卓越。 来吧,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文禾语文资源网的简介:本站创办于2005年8月,致力于免费语文教育教学资源的推广工作。目前设置有教研资源、课件资源、教案资源、图片资源、试卷资源、写作资源、阅读资源、家教资源、文禾论坛等频道和多个专题,拥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各类语文资源3700多篇(个),注册会员1100多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网站规模在不断扩大,资源也在陆续添加。我们坚信,只要努力,文禾语文资源网一定能够为安庆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奉献更多的资源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