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兴亡多少事——古诗中的咏史怀古情结

文档属性

名称 千古兴亡多少事——古诗中的咏史怀古情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2 14: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千古兴亡多少事
——古诗中的咏史怀古情结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共4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诗人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因此,通过学习本单元,从中体味怀古诗词这一重大诗学体类的诗学特点,理解古人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的情怀及对历史的理性反思,学习古人的胸怀壮志,树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
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及课外拓展的《唐诗鉴赏辞典》。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较多首怀古诗词,本单元将依托《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和《石头城》等四首怀古诗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
整个单元将分成两个专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题一:怀古慨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专题二: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表达技巧。
指导学生诵读,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比较诗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感受伤人怀古伤今及悲天悯人的的情怀和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比较阅读和练习,研究怀古诗词这一重大诗学体类的诗学特点,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和“咏史怀古诗词”的赏析评论的写作,开展小组内交流,通过实物投影在全班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体味怀古诗词这一重大诗学体类的诗学特点,掌握古诗词诵读方法。
2. 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技巧。
3.掌握知人论世的阅读鉴赏方法,能够综合分析诗人的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搜集怀古诗词这一重大诗学体类的诗学特点,并掌握古诗词诵读方法。
2. 通过多媒体展示,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技巧,进行具体的诗歌阅读练习和探究。
3.通过知人论世的阅读鉴赏方法,综合分析诗人的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4、分析诗词所表达的议论和感慨。
5、选择一首怀古诗,并从情感和手法上进行鉴赏写作语言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 理解古人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的情怀及对历史的理性反思,学习古人的胸怀壮志,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诗人在怀古词中叙述了怎样的史实?
2.诗人在怀古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想和评论?
3.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所处时代对其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诗人是如何来抒发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感的?
5.学习咏史怀古诗词的现实意义?
专题划分
专题一:怀古慨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专题二: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常常用的典型表达技巧
专题一
怀古慨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专题一的学习,是进行专题二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诗人的追念古人,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诗人心怀济天下拯黎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警戒。表现了对国家兴衰和朝代更替的强烈关注,和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
因此,通过学习本专题,从中体味怀古诗词这一重大诗学体类的诗学特点,理解古人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的情怀及对历史的理性反思,学习古人的胸怀壮志,树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查阅本单元的四首古诗词的作者作品、人生经历及所处的时代特点。
2.通过知人论世的阅读鉴赏方法,综合分析诗人的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分析诗词所表达的议论和感慨。理解古人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的情怀及对历史的理性反思。
4、学习古人的胸怀壮志,树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
5. 选择一首怀古诗,从情感上进行鉴赏写作语言实践活动。
6.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诗词所表达的议论和感慨大体可以分为几类?
2.这四首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是?作者的人生经历是?诗人的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是?
3、学习怀古诗词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唐诗鉴赏辞典》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诗词的诵读情况及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活动二:诵读,探究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1)诗人的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有何影响?
(2)怀古诗词所表达的议论和感慨大体可以分为几类?
活动三:学习怀古诗词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活动四:集中讨论:学习怀古诗词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活动五:选择一首怀古诗,从情感上进行鉴赏写作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六:小组交流,班内交流,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七: (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评论文章:怀古诗的怀古慨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掌握古诗词诵读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这四首怀古诗词和初中时学过的诗歌;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能够像古人一样有远大抱负,建立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兴衰、人民疾苦的责任感。
4.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二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表达技巧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通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和《石头城》等四首怀古诗的反复诵读,抓住怀古诗的诗学特点,明确咏史诗典型写法,结合诗词进行小组合作,展开思考、交流,进行拓展研究。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歌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分析其运用的典型表达手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把握诗词诵读的方法,反复诵读,把握其情感;
抓住怀古诗的诗学特点,明确咏史诗典型写法;
结合具体诗词进行典型手法的分析,并选择你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分析其运用的典型表达手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知道杜甫的《蜀相》是属于什么题材的诗词吗?你学过的类似题材的古诗词有哪些?
2.这些诗词中出现的共同的典型写作手法是什么?
3.诗歌中的感慨和议论是通过哪些典型手法传达出来的?试做归纳总结?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唐诗鉴赏辞典》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反复诵读,进行诵读比赛;
活动二:提问:杜甫的《蜀相》是属于什么题材的诗词吗?你学过的类似题材的古诗词有哪些?
活动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把握咏史怀古诗词常常借用哪些手法来传达自己的感慨和议论。
活动四:这四首诗词运用的典型写法有哪些?它们共同的写法有?
活动五: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诗词,进行鉴赏写作,谈谈这首诗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怀古诗,能总结怀古诗词这一重大诗学体类的诗学特点。
2. 运用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鉴赏品味诗歌。
3. 主动交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4. 会运用网络平台查阅与怀古诗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