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2图形与几何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2图形与几何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5 07: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6.2 图形与几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至少用( )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正方体。
A.4 B.8 C.16 D.27
2.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平角
3.一个梯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
A.4 B.2 C.1
4.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5.下面的图形( )不能由下面图形通过旋转得到。
A. B. C. D.
二、填空题
6.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 )。
7.过一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8.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 )。
9.把一个棱长为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
10.如图,平行四边形被分成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甲的面积比乙多,乙与丙的面积比是2∶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三、判断题
11.半径是2cm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的大小是相等的。( )
12.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3.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
14.小于180°的角一定是钝角。( )
四、解答题
15.小东从一棵小树旁出发,先向西走,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前走,又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接着向前走,最后向西走。此时小东在小树的什么方向?距离小树多少米?
16.有一张长方形铁皮,剪下两个圆及一个长方形(如下图),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7.如下图,把底面直径为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那么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8.下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周长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9.林玲做了一个长方体收纳盒,展开图如下。求这个收纳盒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要使所用的小正方体最少,那么大正方体的棱长最少可以由2个小正方体的棱长组成,由此即可求得小正方体的个数即可。
【详解】
2×2×2=8(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正方体拼组大正方体的特点的灵活应用。
2.B
【解析】
【分析】
钟面上一个大格的度数为30°,9:30时,时针指在9与10之间,分针指着6,时针和分钟之间有3个大格多一些,所以时针和分钟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根据角的分类标准可知,是钝角。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钝角。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钟面指针的认识,以及钝角、锐角角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3.B
【解析】
【分析】
根据梯形的特征以及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所以一般情况下,梯形中都会有两个锐角,但是在一个直角梯形中,则只有一个锐角,另外三个角,一个是钝角,另两个都是直角,据此判断。
【详解】
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所以当为直角梯形时,最多有2个角是直角。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梯形的特征,注意直角梯形的情形。
4.A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详解】
平行四边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不能够完全重合,因此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解析】
【分析】
如图,将这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选项D的图形;又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选项C的图形;再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选项A的图形。不论怎么旋转,都不可能得到选项B的图形,原图和选项B图形的阴影部分都在同旁,且是上下关系,旋转90°后,阴影部分虽转到选项B的图形的位置,但左上部分中间的线段应该与底边平行,而不是与底边垂直。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不能通过题目中的图形旋转得到。
故选择: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注意正方形中每一小部分的相对位置。通过动手操作来解答更直观。
6. 无数 都相等
【解析】
【分析】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依此画图并填空。
【详解】
如图所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点睛】
熟练掌握平行与垂直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无数 一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的性质可知,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详解】
过一点最多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最多可以画一条直线。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的性质,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8.65°
【解析】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180°-顶角)÷2。
【详解】
(180°-50°)÷2
=130°÷2
=65°
则它的一个底角是65°。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等腰三角形中,2×底角+顶角=180°。
9.452.1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这个圆锥的高和底面直径都为,则它的底面半径为。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
×3.14×(12÷2)2×12
=×3.14×36×12
=3.14×12×12
=452.16(dm3)
【点睛】
在将这个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时,是要在正方体的底面画出一个最大的圆,且圆锥的高就等于正方体的高,理清这些要素,就为计算创造了条件。
10.60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可知,甲的面积等于乙和丙的面积和,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已知乙与丙的面积比是2∶3,可以把乙的面积看作2份,则丙的面积就是3份,那么甲的面积就是(份)。又因为甲的面积比乙多,所以每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由题图可知,甲的面积等于乙和丙的面积和,则甲的面积是(份);
×(2+3+5)
=6×10
=60(平方厘米)
【点睛】
明确甲的面积等于乙和丙的面积和,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明确甲占的份数,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点解答。
11.×
【解析】
【分析】
周长是长度,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不能比较。
【详解】
半径是2cm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的大小是相等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周长和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概念。
12.×
【解析】
【分析】
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而得出答案。
13.×
【解析】
【分析】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也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据此可知,因题目中缺少“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不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不一定是平行线。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线;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概念,关键是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不可少。
14.×
【解析】
【分析】
根据钝角的特征: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据此解答。
【详解】
钝角是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
故答案为×。
【点睛】
清楚钝角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正南方向;
【解析】
【分析】
可按题意所描述的路线,在纸上依次画出每条路线,并确定最后以小树为观测点,小东的相对位置。
【详解】
如图:
观察图可知,此时小东在小树的正南方向,距离小树。
【点睛】
结合我们画出的示意图可知,小东相当于从小树的右面出发,先向左、再向下、最后向右行走,结合行走的距离,可得小东最后相对于小树的位置。
16.
【解析】
【分析】
题中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由题图可知,圆柱的高为;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314×20
=6280(立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点睛】
明确“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记圆柱的体积公式。
17.
【解析】
【分析】
把一个圆柱切开后拼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近似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多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长是圆柱的高;已知表面积增加了,所以圆柱的高,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再加上增加的就是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
【详解】
答: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点睛】
先将圆柱体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切拼的过程中,会增加两个面,因此,利用现有的数据结合增加的面积求出长方体的高,是解题关键。
18.
【解析】
【分析】
由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根据圆的周长为可求出圆的半径为,由圆的半径可求出圆的面积为。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8÷2
=4(分米);
=50.24×
=37.68(平方分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点睛】
明确“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表面积;体积
【解析】
【分析】
观察题图可知,长方体的长是,高是,两条宽和两条高的和是,所以宽,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2÷2
=6(厘米);
表面积:
=300×2
=600(平方厘米);
体积:
=90×10
=900(立方厘米);
答:这个收纳盒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点睛】
明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