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解读昨日战争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时(每周 5 课时,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必修一的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战争几乎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是人类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把大量的智慧运用在了战争中,所以在战争中蕴含着大量的人类智慧,值得潜心研究。同时战争又给人类带来了无情的灾难,值得去反思和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跟深刻的了解战争,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本单元由《烛之武退秦师》《赤壁之战》《荷花淀》三篇课文组成,它们或解读战争规律,或揭露战争带来的无穷灾难,或描绘战争阴影下人类永不泯灭的良知和人性,艺术技巧娴熟,文质兼美,是引导学生认识战争本质,洞察人性善恶,提高语文素养的典范作品。
专题的划分是从如何认识战争,战争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描写战争而设计的,三个专题逐步推进。
学生学习方式多样,诵读,搜集网络资源及图书,讨论,思考,多媒体展示等等
预期成果: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战争故事并展示搜集到的战争图片
展示自己对于战争理解的文章
通过语言描写的方法塑造一个人物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本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
2.感受文本跌宕起伏,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
3.学习文本以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4.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历史上著名战役的有关信息。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当今世界形势,对战争又更深层次的理解。
4.采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5.体会有关小说的诗意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战争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和沟通的学习意识。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2.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3.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4.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怎样看待昨日的战争?
和平的当代是不是还要战争?
如何描写战争及战争中的人物?
专题划分
专题一:熟读文本,做好积累,初步了解和认识昨日的战争。 ( 2课时)
专题二:结合文本及搜集到的资料探究如何认识战争。 ( 1课时)
专题三:了解战争的描写方法及人物塑造手法。 ( 1课时)
专题一
熟读文本,做好积累,初步了解和认识昨日的战争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文本的熟读和基础知识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做好这一步的基础上才能再谈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这个基础再去探讨怎样认识战争。学习活动: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本,自读,试读,互评。记住问题思考,讨论探究等。学习成果:掌握基础知识,有对昨日战争的初步认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熟读文本,积累文言知识,能复述文本内容。
感受文本跌宕起伏,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
体会有关小说的语言美。
本专题问题设计
战争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战争又带来了哪些危害?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你怎样理解这些战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战争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熟悉文本
问题:
1.战争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2. 战争又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自读文本,初步了解文本描写的战争。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探究战争
问题:
1.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这些战争?
步骤:
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熟悉文本,积累文言知识。
借助网络资源和有关书籍了解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
3.课堂讨论、探究。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文本的熟悉程度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杜甫悲己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全空间学习环境有机结合。
专题二
和平的当代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以史为鉴,学习昨日的战争是为了为今天服务,这一专题就是要学生结合所学文本,去探讨这些战争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哪些借鉴意义,反思昨天是为了今天更好的活。学习活动: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战争的材料包括图片,关于战争的评价,师生共同探讨形成对今日战争的正确认识。学习成果:展示材料,形成对战争的正确认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拓展延伸,联系当今世界形势,对战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采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通过对战争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和平为大势的当代是不是还有战争?
你了解哪些战争?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战争?
你怎样看待这些战争?
这些战争可以避免吗?
面对这样的形式国家应该怎么做,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战争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和平为大势的当代是不是还有战争?
学生结合当今形势,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你了解哪些战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战争?这些战争可以避免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相互探讨,师生讨论。
活动三:面对这样的形式国家应该怎么做,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师生讨论,上台发言,形成文字。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搜集资料的丰富性,观点的合理性。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观点的合理性。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10分)?????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10分)????? 获取信息,技术熟练。(10分)???? 搜集资料,针对性强。(20分)?????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25分)?????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25分)
专题三
战争的描写方法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战争的描写并非平铺直叙战争的过程,会用到很多手法,就这几篇文章而言,都详写了战前的决策情况,而略写了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为什么要详写战前决策,值得探究。对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学与用的结合为核心,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达到对战争描写手法的掌握与运用。学生互评,自评,师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赏析性的文章等多样性的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穿凿塑造人物文章并展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学习文本以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三场战争的描写方法有何异同?
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作者在文本中是怎样为我们塑造不同的人物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战争的纸质书籍、文章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作者为什么详写战前的准备过程?
学生品读文本《赤壁之战》《荷花淀》《烛之武退秦师》,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详写战前准备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找出文本中相关段落,继续品味赏析。
活动三:传神的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是怎样为我们塑造人物的?
学生再读文本,重点品读《赤壁之战》《荷花淀》中相关的语句。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四:指导学生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
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描写人物的段落,品味其表现手法。网上搜集有典型人物的小说的文章,为自己的写作提供范例,了解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完成人物描写。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战争表现手法的掌握及运用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掌握到位。学以致用,运用灵活。参与积极,踊跃发言。
精力专注,紧跟节奏。
2.人物描写的文章
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指标:性格鲜明,有典型性。布局谋篇,逻辑性强。????? 认识深刻,材料丰富。用词贴切,评析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