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拓展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若放入后两液体的深度刚好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浮甲<F浮乙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
C.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D.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
2.小球漂浮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质量为0.2千克。若该小球漂浮在水中,则排开水的质量( )
A.一定大于0.2千克 B.可能小于0.2千克
C.一定等于0.2千克 D.一定小于0.2千克
3.在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把质量也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小球A的密度大于小球B的密度
C.甲、乙烧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D.球A受到的浮力比球B大
4.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筝是靠空气的浮力上升的
B.高压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D.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5.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质量为30克的实心物块,从容器中溢出20克水,则该物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应是( )
A.下沉、压强不变 B.上浮、压强增大
C.漂浮、压强减小 D.悬浮、压强减小
6.小丹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在家里把糖浆、水和油注入玻璃杯中,由于密度不同,如图所示液体会分成三层。将体积不同,质量相同的A、B小球放入其中,静止后A球漂浮在油面上所受浮力为FA,B球悬浮在糖浆中所受浮力为FB,则( )
A.FA>FB B.FA=FB C.FA7.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A.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甲液体对B下表面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A下表面的压强
D.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8.将重为3牛的某物体轻轻放入盛水容器中,溢出1牛的水,则以下关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F浮一定是1牛
B.F浮一定是3牛
C.F浮不可能等于3牛,但可能等于1牛
D.F浮可能等于3牛,也可能等于1牛
9.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深为10cm、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的质量为200g(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
A.随着放水时间的增加,合金块A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
B.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22N
C.合金块A的密度为3.2×103kg/m3
D.阀门B未打开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4.4×103Pa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一块重为30牛,体积为的金属块,用细绳拉着浸没在水中,所受重力与拉力的合力为______牛。现将金属块从完全浸没到彻底拉出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为______牛,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为______牛。
11.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ρA、ρB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容器内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甲,F乙,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则F甲______F乙;______。(</=/>)
12.如图所示,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5牛、5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牛,物块侧面受到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___________。若物块继续下沉,则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块,依次把它缓缓浸入水和盐水中,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从图中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cm3。
14.如图所示,“A”和“B”表示满载的轮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静止时液面的位置。图示中的轮船是在 ___________(填“江水”或“海水”)中停泊。轮船的排水量为6000t,在海水中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__N。
15.如图所示,重为12牛的长方体A静止在水中,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则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若长方体A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9牛,则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______牛。增大A浸没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一艘远洋轮船静止在水面上,浮力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装上货物后,它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我省的关中地区是猕猴桃集中种植的地区。小雨将一颗质量为110g的猕猴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猕猴桃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猕猴桃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N,它最终会___________(选填“沉在溢水杯底部”或“漂浮在水面上”),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__kg/m3(g取10N/kg)
三、实验题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 ____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_____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________;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______;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6)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仅画出h为6﹣12cm范围的图线),已知圆柱体高为4cm,请结合图甲中测量数据,在图乙中画出h为0﹣6cm范围时的F﹣h图线。______
19.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图中物体浸没某种酒精在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
(2)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是___________N;
(3)比较CE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4)由ABCD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_有关,与物体___________无关。
20.小雨同学仔细研究教材上“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教材上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小雨发现实验过程和表述存在一些问题:
(1)在如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步骤中,按不重复操作的前提下,请你排出最科学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图丙和丁实验操作中,是为了测量______,图甲中,使物块在水面下匀速下沉但未触底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3)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出结论___________。
(4)上面利用液体探究出来的浮力规律叫阿基米德原理,该原理______(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气体中。
(5)聪明的小雨认为该实验还可以求得该物体的密度,请你计算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是小明刚买回来的香瓜,已知它的质量是450g,体积是480cm3,把它放到足够深的装满水的盆中,求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22.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取10N/kg计算)
(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2)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试计算注入水的深度?
(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23.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g=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和物块的质量;
(3)剪断细线后,物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24.把一个重1.5 N,底面积为2×10-3 m2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盛有2.5 N的水,水面恰至溢水口。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入水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溢出40 mL的水。再用一根细铁丝将其全部压入水中,又排出了10 mL的水。
(1)物体在放入之前,杯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2)物体的重力多大?
(3)物体的密度多大?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B
7.D
8.D
9.C
10. 10.4 19.6 19.6
11. = >
12. 10 抵消 不变
13. 密度 100
14. 海水
15. 7 2 不变
16. 等于 变大 不变
17. 100 1 沉在溢水杯底部 1.1×103
18. 3.8 1.4 A、D 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A 能
19. 竖直向上 液体的密度 排开液体的体积 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20. 丙、乙、甲、丁 排开水的重力 不变 0.5N 物体浸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适用 5×103
21.4.5N
22.(1)800Pa;(2)0.08m;(3)800Pa
23.(1)4×103Pa;(2)10N, 0.6kg;(3)4×10﹣4m3
24.(1)2×103Pa;(2)0.4N;(3)0.8g/cm3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拓展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在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丙、丁两球受到的浮力不一样大
C.甲球的密度比水小 D.丁球沉入水底,所受浮力最小
2.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质量为30克的实心物块,从容器中溢出20克水,则该物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应是( )
A.下沉、压强不变 B.上浮、压强增大
C.漂浮、压强减小 D.悬浮、压强减小
3.有一容器盛满一定温度的蔗糖饱和溶液,现一只乒乓球轻轻地放在液面上,溢出了一些液体后,呈漂浮状态,如图,有关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溢出的体积等于乒乓球体积
B.溢出液体的质量等于乒乓球质量
C.若继续加蔗糖,则乒乓球浸入体积会更少
D.若饱和溶液换成水,则溢出的体积更少
4.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总是变大的
B.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
C.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D.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克,体积为50立方厘米。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牛
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
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6.下列应用与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锅炉水位计——连通器原理
B.轮船——物体漂浮条件
C.塑料吸盘——大气压的存在
D.船闸——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7.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变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8.为了测量硬塑料制成的锅形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先用一圆柱形容器盛满水,该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壁厚度不计)。将锅形物体开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体漂浮(如图所示),溢出了300cm3的水。然后慢慢翻转使物体浸没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关于该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0.2kg ρ=1.6g/cm3
B.m=0.3kg ρ=1.5g/cm3
C.m=0.3kg ρ=2.0g/cm3
D.m=0.2kg ρ=1.8g/cm3
9.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
B.密度计上标有刻度,其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小的
C.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把橡皮泥成小船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和这块橡皮泥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一样大
10.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cm(如图)。计算可得出( )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4N
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60N
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Pa
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Pa
二、填空题
11.小刚家里养了几条金鱼,一天,他看到一条体积约为50厘米3的金鱼停在水下20厘米处,这时金鱼受到向___________的浮力是___________N。过了一会儿,金鱼游到水下30厘米处,这时(忽略体积变化)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金鱼在向下游的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是同一艘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_________图的潜水艇正在水中下潜。这两种情景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____F乙(选填“>”“=”或“<”)。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缸,水对缸底的压强为,缸对桌面的压强为。现将一只质量为的玩具鸭轻轻放入水面上呈漂浮状态,此时水对缸底的压强为,缸对桌面的压强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玩具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14.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重力为20牛的正方体金属块并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该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9牛、19.6牛,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牛,拉力为______牛。现用细绳吊着该金属块继续在水中下沉,则该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下,这三个力中大小不变的是______。
1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ρA、ρB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容器内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甲,F乙,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则F甲______F乙;______。(</=/>)
16.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护卫舰自身质量为4.0×103t,排水量9.0×103t。如图所示,空舰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N;(ρ海水=1.03×103kg/m3,g=10N/kg)该舰最多能装货物___________t。若舰艇从东海驶入黄浦江,则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7.把一个质量为10g小球放入水中漂浮,则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潜水艇在水中上浮或者下潜,它是通过改变_________的方法来控制浮沉的。
18.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N的物体,使其一半的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为______m3,松手后,物体将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ρ水=1.0×103kg/m3,g取10N/kg)
三、实验题
19.暑假,学校布置了“利用浮力自制密度计”的任务。小骏同学利用一个高12cm的空易拉罐(可视为一个圆柱体,如图所示)制作了一个密度计。
①他先在罐中放入几颗小石头,使之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对应的位置打上记号A;
②取出易拉罐,在记号A处标上1g/cm3;
③用刻度尺量出记号A处到罐底的竖直距离为6cm;
④接着,小骏要标出0.8g/cm3刻度线的位置,应在记号A的 ___(“上方”或“下方”);
⑤利用步骤四的方法,刻画出其他的刻度线,密度计制作完成;
⑥该密度计能测出的液体密度的最小值为 ___g/cm3;
⑦小骏想增大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应该 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该密度计的质量。
20.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浸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首先,他们进行“比一比,谁的小船货物装得多”的活动,装载货物前后的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由此,三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猜想A、B和C:
猜想A: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猜想C: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关;
(2)接着,该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不计重力)、水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在可密封的圆柱体内装一些小铅粒,然后用细线将圆柱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当此圆柱体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不同的深度处保持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和小桶中的水量如图所示。他们通过思考图2中“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原因”,得到浮力测量的方法;
根据图(c)和(d)所示的测力计示数、小桶中水量等变化情况,可排除猜想______(选填“A”、“B”或“C”);
在猜想______的基础上(选填“A”、“B”或“C”),进一步分析并形成假设D: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
(3)为了验证假设D,继续实验,他们记录了圆柱体在空气中、水中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和小桶所收集的排开水的重力G排,其部分数据如表。
①该柱体的重力为______牛;
②分析、比较如表的数据,初步验证假设D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4)若想要验证或者排除剩余的猜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实验序号 F(牛) G排(牛)
1 3.2 0
2 2.8 0.4
3 2.4 0.8
4 2.0 1.2
5 2.0 1.2
21.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相同、底面积S不同的圆柱体A和B先后放入相同柱形容器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A、B圆柱体逐步浸入不同液体甲、乙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液,并计算出ΔF示和ΔF液,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各表中。(SA<SB,ρ甲<ρ乙)
表一物体GA=10牛,液体甲 表二物体GA=10牛,液体乙
序号 h/m F示/牛 ΔF示/牛 F液/牛 ΔF液/牛 序号 h/m F示/牛 ΔF示/牛 F液/牛 ΔF液/牛
1 0.1 9 1 21 1 6 0.1 8.8 1.2 25.2 1.2
2 0.2 8 2 22 2 7 0.2 7.6 2.4 26.4 2.4
3 0.3 7 3 23 3 8 0.3 6.4 3.6 27.6 3.6
4 0.4 7 3 23 3 9 0.4 6.4 3.6 27.6 3.6
5 0.5 6 2 23 3 10 0.5 7.6 2.4 27.6 3.6
表三物体GB=15牛,液体甲 表四物体GB=15牛,液体乙
序号 h/m F示/牛 ΔF示/牛 F液/牛 ΔF液/牛 序号 h/m F示/牛 ΔF示/牛 F液/牛 ΔF液/牛
11 0.1 13.5 1.5 21.5 1.5 16 0.1 13.2 1.8 25.8 1.8
12 0.2 12 3 23 3 17 0.2 11.4 3.6 27.6 3.6
13 0.3 11.5 3.5 24.5 3.5 18 0.3 9.6 5.4 29.4 5.4
14 0.4 11.5 4.5 24.5 3 19 0.4 9.6 5.4 29.4 5.4
15 0.5 12 3 24.5 3 20 0.5 11.4 3.3 29.4 5.4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3或6~8或11~13或16~18中ΔF示与h的倍数关系和ΔF液与h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一圆柱体在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的过程中,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不同圆柱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h相同,S越大,ΔF示和ΔF液都越大。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3与8或11与16或12与17或13与18的数据中ΔF示和ΔF液与ρ液的关系,初步得出:同一圆柱体浸入柱形容器的液体中,h相同,___________。
(4)实验序号3~5或8~10或13~15或18~20中ΔF示与h的数据并不符合①上述结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实验序号3~5或8~10或13~15或18~20中ΔF液与h的数据并不符合①上述结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3或6~8或11~13或16~18中ΔF示与ΔF液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一圆柱体在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的过程中,___________;并请推导证明。 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水路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两条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N/kg,ρ水=1.0×103kg/m3)
(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 (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
(2)该战车在水面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约为多大?
(3)在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所处深度是1.5m,则该处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
23.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0.5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块的密度;
(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求该力F的大小。
24.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40cm深的水,小球重5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小球,并使小球的五分之二体积浸在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ρ水=1.0×103kg/m3, g取l0N/kg),求:
(1)没放小球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求小球的体积。
(3)把小球从弹簧测力计取下,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放手,求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B
6.D
7.B
8.B
9.B
10.C
11. 上 0.5 不变 变大
12. 乙 =
13. = = 1
14. 14.7 5.3 F浮
15. = >
16. 4.0×107 5.0×103 不变
17. 0.1 自身重力
18. 2 4×10-4 下沉
19. 上方 0.5 增大
20. A B 它排开水的重力 3.2 正确
21.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和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的变化量与深度成正比 1与6或2与7或3与8或11与16或12与17或13与18 ρ液越大,ΔF示和ΔF液都越大 圆柱体全部浸入液体中 圆柱体全部浸入液体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的变化量相等 见解析
22.(1)2.2×105 N ;5.5×104Pa;(2)2.2×105 N;(3)1.5×104 Pa
23.(1)0.4N;(2)0.8×103kg/m3;(3)0.1N
24.(1)4000;(2)7.5×10-4m3;(3)5N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拓展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甲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2.取一个金属碗置于水槽中,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此金属碗浸没入同一水槽中,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B.金属碗沉底后比漂浮时所受的重力变大了
C.与漂浮时相比,金属碗沉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D.金属碗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3.将一块-12℃的冰块放到盛有0℃水的杯中,室内气温与水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块仍然漂浮在水面上,这时( )
A.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大,杯中水面比原来高
B.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小,杯中水面与原来一样高
C.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大,杯中水温比原来低
D.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大,杯中水温与原来一样高
4.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若放入后两液体的深度刚好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浮甲<F浮乙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
C.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D.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
5.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质量为30克的实心物块,从容器中溢出20克水,则该物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应是( )
A.下沉、压强不变 B.上浮、压强增大
C.漂浮、压强减小 D.悬浮、压强减小
6.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飞艇 B.茶壶 C.注射器 D.拦河大坝
7.小乐在洗碗时发现,家里买的同一批筷子(筷子的体积相同),有些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沉在水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漂浮的筷子受到浮力大于沉底的筷子
B.漂浮的筷子受到浮力小于沉底的筷子
C.漂浮的筷子密度和水相同
D.漂浮的筷子受到浮力大于重力
8.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A.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甲液体对B下表面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A下表面的压强
D.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9.有一空心金属球,质量为280g,把它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300g,待球静止时,它将( )
A.悬浮 B.漂浮 C.沉到水底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0.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N,石块的体积为 ______m 。(g取10N/kg)
11.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已达7000m;当其下潜至500m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______Pa;若此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m3,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____N;潜水器继续向7000米深处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所受海水的压强将______(后两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kg/m3)。
12.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________;应用大气压强的是图________;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是图________。[均选填“(a)”、“(b)”、“(c)”]
13.一体积为80cm3的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则此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且此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则此物块在酒精中的状态是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静止后会有______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14.将一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N,石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N,则该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该石块的密度是______千克/米 ,若将石块放入密度为7.5×103千克/米3的某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石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石块体积的______(填分数)。
15.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填“浮起”或“沉下”)一些。
16.如图所示,2021年12月9日,我国空间站开展太空授课,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浮力“消失”的实验,并与地面上学生的实验进行了对比。
①其中,符合浮力“消失”现象的是图_______(选填“a”或“b”)。
②请你用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对太空中浮力“消失”的原因做出解释:________。
17.一重为2牛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蓄水池的水面,木块所受浮力为_______牛,若该池水位由5米降低到4米时,池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量为________帕,木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有几条“载重线”俗称“吃水线”。当轮船满载时,水面不能超过规定的“载重线”。如图所示为一艘远洋轮船载重的示意图,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的载重线。当轮船由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载重线”可知印度洋海域海水密度______北大西洋海域海水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在“验证______”的实验中,小顾同学将重力为2.0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测力计示数为______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______(用ρ水、V1、V2等字母表示)。
20.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做验证“______”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由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量筒中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2-V1)表示物体______。若用ρ水 表示水的密度,则验证此实验结论只需要比较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大小。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宇使用的是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且保持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2)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kg/m3;
(3)物体A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p与其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像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
四、计算题
22.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细线的拉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23.两个长方体A和B的体积相等,密度分别是ρA和ρB。若A浸入水中,正好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B置放在A上,B刚好完全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1)ρA的值是多少?
(2)ρB的值是多少?
24.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2)物块A受到的浮力;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拉力F。
25.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型号潜水艇,已知其总体积为1.2×104m3,在海面航行时(水舱未充水)排水量约为9100t,某次下潜到海面下400m深处执行任务。ρ水=1.0×103kg/m3,求:
(1)潜水艇在海面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
(2)潜水艇在4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3)下潜到400m深处悬浮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A
6.B
7.B
8.D
9.B
10. 3 3×10﹣4
11. 5×106 3×104 不变 变大
12. (a) (b) (c)
13. 漂浮 0.95×103 沉底 64
14. 2 2.5103
15. 自身重力 不变 浮起
16. a
17. 2 9800 不变
18. 不变 小于
19. 阿基米德原理 1.6 0.4 ρ水(V2-V1)g
20. 阿基米德原理 F1-F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ρ水g(V2-V1)
21. 1 无关 1.2×103 D
22.(1)4N;(2)4×10-4m3;(3)100Pa
23.(1) 0.6 × 103kg/m3;(2)1.4× 103kg/m3
24.(1)2000Pa;(2)4N;(3)6N
25.(1)9.1×103m3;(2)4×106Pa;(3)3.1×106kg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