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6 10: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积累运用】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翡翠(fěi) 榛子(zhēn) 蜜饯(jiàn) 掺和(cān)
B.骡马(luó) 娴熟(xián) 唾沫(tuǒ) 僧人(sēng)
C.敦厚(dūn) 机杼(zhù) 正月(zhèng) 獠牙(liáo)
D.演绎(yí) 吞噬(shì) 脱缰(jiāng) 杏仁(rén)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jiàn duàn chén cù fèi téng
jiǎo zi jiǎo bàn rǎn gāng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9分)
万象( )( ) ( )( )不同 ( )堂大( )
能歌( )( ) ( )心( )欲 ( )灯结( )
1.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___________,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2.少数民族的姑娘们_____________,虽然有些习俗与我们_____________,但拥护民族大团结的心却紧紧相连。
四、选一选。(6分)
1.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 ④③②①B. ③④①②C. ④①②③D. ④③①②
2.老舍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京味儿”十足。下列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B.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C.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D.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B.《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习俗,《藏戏》介绍的是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C.从《腊八粥》一文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D.《寒食》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1.花园里的梅花姿态各异,形态万千。有的孤芳自赏,( )清高的淑女;有的虚怀若谷,( )淡然的隐士;有的艳丽夺目,( )尊贵的王者。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好像”的词语,再仿写几句话。(用上表示同一意思的不同词语)(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照样子,写写你喜爱的食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回顾。(8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给人一种__________的感觉。诗句中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二字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2.《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京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
3.《长歌行》中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腊八粥》中“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将八儿盼粥时_______________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七、生活中的语文。(5分)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春节假期出门旅游,旅游过节似乎成为一种新时尚,节日里的传统习俗却逐渐淡化。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八、品读语段,完成练习。(11分)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个)(2分)
2.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1分)
3.画“~”的句子中“_________”“_________”和“都”的意思相同。这句话写出了有名老铺挂的灯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选段中“除夕是热闹的……火炽而美丽”运用了什么写法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两句和春节有关的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分)
家乡的春节
①按照湖北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②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④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⑤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⑥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福,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完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⑦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⑧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路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有删改)
1.选文第⑤段采用( )的结构形式。(2分)
A.分一总B.总一分一总C.总一分
2.“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中“日夜不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其中详写了除夕和____________这两天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一天人们可以杀鸡宰鸭来庆祝节日。( )
(2)正月初三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
(3)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
5.正月十五点灯,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你还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想一想,写一写。(至少两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表达】
十、习作。(30分)
以“难忘的节日”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语句流畅,有条理,有中心,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节日的特点。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B
二、间断 陈醋 沸腾 饺子 搅拌 染缸
三、更新 截然 哄 笑 善舞 随 所 悬 彩
1.悬灯结彩2.能歌善舞 截然不同
四、1.D 2.D 3.C
五、1.示例:犹如 仿佛 宛若
节日期间,浙江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西湖人山人海,乌镇熙熙攘攘,雁荡山人头攒动,金华双龙洞摩肩接踵。
2.示例: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忙于学业的大孩子,牙齿脱落的老孩子,想起糖葫芦,谁不是嘴里就立刻分泌口水呢。
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六、1.凄清(清冷) 地白
2.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夸张 急切、 兴奋
七、示例:我认为旅游过节的方式很好。利用假期和家人一起旅游可以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而且能增进亲人间的感情,相较于待在家里的传统过年方式,更加有意义。
八、1.老舍示 例:《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2.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3.一律 清一色 种类多 街上的热闹和美丽
4.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明月当空,火炽而美丽”的特点
5.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九、1.C
2.白天黑夜不间断 除夕的热闹非凡
3.时间 大年初一 详略得当,更能够衬托除夕和大年初一的热闹氛围
4.(1)×(2)×(3)√
5.示例: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吃馄饨,寓意财源滚滚。
十、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