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第九章压强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巩固练习(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940.6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教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2-25 10:17:27 |
C.m甲
A.0.3帕 B.3帕 C.30帕 D.300帕
7.关于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升高
C.实验中将酒精灯挪开,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并不需要吸热
D.沸腾时,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并在液面破裂开来,气泡中释放的是水蒸气
8.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关于实验过程及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现象得出结论
B.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C.比较乙、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D.比较甲、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重力大小有关
9.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11.人类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叫_____实验,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____毫米高汞柱,约等于_____pa,大气压作用在2m2的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_____N。
12.___________作用在物体并指向物体内部的力叫压力,重为300牛的小朋友站在水平地面上,若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0帕,其物理意义表示地面每平方米所受压力为___________牛,这时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___________ m2 。
13.质量为、底面积为的薄壁容器中盛有质量为的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为,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水的密度为,已知)
14.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________锅(选填“高压”或“低压”),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_______(选填“超过”“不到”或“正好”)100就沸腾。
15.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于水平面上,内装深度相同的水。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记作FA、FB、FC,则其大小关系为______,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记做pA、pB、pC,则其大小关系为______。
16.学习了温度计后,小明同学在周末自制了气体温度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①该温度计的原理是 ______。
②把温度计的瓶子放在沸水中,待液柱稳定时,液柱停留在A处,然后将温度计移到空气中时,液柱向 ______处移动(填“B”或“C”)。
(2)为了提高精确度,可以对气温计做怎样的改进?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7.如图甲所示,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______(选填“不低于”或“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_____的原理。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玻璃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玻璃瓶不掉下,是因为它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18.两个物体A、B,其重力分别为GA=15N,GB=40N,B的底面积SB为50cm2。现用轻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接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如图所示,B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当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N,此时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N,B物体对的水平地面为压强为 ______Pa。
三、实验题
19.小明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上升,待液面静止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h(下图)。他查资料得知同一根细玻璃管的h与水温t有关,他想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需要测出多组不同的h与t。请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______;
(2)实验步骤(请补充剩余步骤,序号自行添加):
①按图所示,将玻璃管插入水中,待液面静止;
②用______测出管内外液面高度差,记作h;
③______;
④多次改变水温,用同一根细玻璃管重复上述步骤;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将划线处补充完整,不需要填数据)。
实验次数 ①______ ②______
1
2
3
20.在学习压强概念后,小明和小红知道了固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由此提出问题:液体也受重力作用,它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特点与固体相同吗?
①他们分别将质量相等的水和冰块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中,观察到如图10所示的现象。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液体具有__________。
②他们决定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a)(b)和(c)所示。则根据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③小红找来了盐水,她想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你认为小红的设想可行吗?若可行,请写出实验操作步骤,若不可行则写出理由。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1.小赵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茶几摆放在客厅水平地板上,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试计算:
(1)若鱼缸中注入10cm深的水时,水对缸底产生的压强;
(2)若鱼缸中注满水时,求注入水的质量;
(3)若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板的压强。
茶几及鱼缸净重/kg 56
最大容量/L 40
支撑柱/个 4
每个支撑柱与接触面积/m2 0.02
22.如图,小宇在超市买了一袋10kg的大米,小宇将这袋大米扛在肩膀上。已知小宇的重力500N。(g=10N/kg)
(1)这袋大米的重力是多少?
(2)当他扛起这袋大米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3)小宇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0cm2,他扛起这袋大米静止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3.如图(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水的质量为6千克。
(1)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2)现有如图(b)所示的三个物体A、B、C,其质量、底面积、高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一个放入容器中(物体均能触底),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写出选择的物体并说明理由,求出放入物体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物体 质量(千克) 底面积(平方米) 高度(米)
A 7 0.3
B 6 0.05
C 5 0.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B
6.C
7.D
8.B
9.A
10.
11. 托里拆利 760 1.01×105 2.02×105
12. 垂直 10000 0.03
13.
14. 低压 不到
15. FA=FB=FC pA>pB>pC
16. 气体的热胀冷缩 B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
17. 不低于 连通器 摩擦 大气压
18. 15 0 5×103
19. 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 刻度尺 用温度计测出管内液体的温度,记作t 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m 水温t/oC
20. 流动性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的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可行,另取一个烧杯,在烧杯中倒入深度相同的盐水,让玻璃管浸入h3的深度,和(c)对比观察橡皮膜的凹陷情况。
21.(1)103Pa;(2)40kg;(3)1.2×104Pa
22.(1)100N;(2)600N;(3)1.2×104Pa
23.(1)980Pa;(2)C物体,理由见,245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巩固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手将图钉缓慢压入墙面,若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图钉对墙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
A.1帕 B.35帕 C.70帕 D.140帕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装有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容器内等高的A、B两点的压强相比较(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
C.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6.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7.如图的书包,为了减小书包对学生肩部的伤害,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书包背带做细 B.书包背带做宽
C.增加书包的重量 D.双肩背包变成单肩背包
8.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不同的体积,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则关于切去部分的体积、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竖直薄隔板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部分底面积是左侧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左、右两侧分别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液面在图中位置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质量相等 B.左侧液体的质量大于右侧液体的质量
C.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相同 D.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
二、填空题
10.如图甲所示,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______(选填“不低于”或“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_____的原理。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玻璃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玻璃瓶不掉下,是因为它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11.人类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叫_____实验,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____毫米高汞柱,约等于_____pa,大气压作用在2m2的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_____N。
12.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块砖A,然后在它上面再放同样规格的半块砖B,如图所示,则B对A的压强和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_。
13.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橙汁的密闭轻质杯子,正立放在桌面上,如果倒置在桌面上,倒置后与倒置前橙汁对杯底的压力_________,杯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均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则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4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15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Pa。
16.在课外活动中同学们举行爬杆比赛,有同学沿竖直竹竿匀速向上爬,该同学匀速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______(选填“向上”“向下”)。如图中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武功山脚下爬到山上的金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如图中所示装置叫做______,它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比较图(a)(b)可得初步结论: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橡皮膜置于水中的深度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8.如图所示,茶壶内装有的水,水深,茶壶内部的底面积为(水的密度,取)
(1)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2)水对茶壶底的压强______。
(3)水对茶壶底的压力______。
19.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若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F甲_______F乙,p甲__________p乙;若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F甲′___________F乙′,p甲′_______p乙′,(本题均选填“>”、“<”或“=”)。
三、实验题
20.大家都知道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小浑为了验证其中的道理,做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将妈妈新买的四块相同的香皂,一块平放、一块立放、两块叠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所示):
(1)实验中,他通过观察 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果他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应该选择 ______两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3)如果他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应选择 ______两图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1.小强利用液体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前,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A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A.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倒出一些红墨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橡皮管漏气,更换新的橡皮管
(2)实验中小强是根据______来比较液体中压强的大小;
(3)若使用调好的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的情景如图B、C、D所示;比较B、C、D,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如图E、F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没有标签);小唐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E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小唐则认为图E烧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大的水;他的结论正确吗?______;理由是:______;
(5)小强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你认为小强应采取下列哪些操作才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______(选填序号)。
①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②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③换用更细的U形管;
④换用稍长的U形管;
22.小晨对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提出两种猜想:
①同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高度有关;
②同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
于是他对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研究,在横截面积相同的柱形容器侧壁开口处包有相同的橡皮膜,注入不同深度的水,容器侧壁开口处与水面的距离从左往右分别为、、、、且,橡皮膜的鼓起情况及相关现象如图所示:(图c、d、e橡皮膜鼓起程度相同)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现象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小晨观如图(a)、(b)、(c)的实验现象认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随着液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小晨的结论正确与否,并阐述理由:
小晨的结论是________,理由1:________;理由2:________。
四、计算题
23.一辆质量为的6轮载重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所用时间,汽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6倍。求:
(1)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3)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4)汽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汽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大?
24.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25.如图所示,装有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与圆柱形物块乙等高,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中水的深度为0.1米,底面积为0.02米2,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容器内水的质量m水。
(3)若水的深度是容器高度的,甲的底面积是乙的2倍,乙的密度是水的3倍,现将乙放入容器甲中,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的比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C
6.C
7.B
8.A
9.D
10. 不低于 连通器 摩擦 大气压
11. 托里拆利 760 1.01×105 2.02×105
12.2∶3
13. 变大 变小
14. 等于 小于
15. 3 2.5×103
16. 向上 增大
17. U形管压强计 高度差 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不相等
18. 连通器 ##1.2×103Pa
19. = < > <
20. 海绵的凹陷深度 甲、乙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
21. C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着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正确 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①②
22. 橡皮膜的凸出程度 不正确
见解析
23.(1)90km/h;(2)6×104N;(3)3.6×103N;(4)4×105Pa
24.(1)1.04N;1300Pa;(2)3500Pa
25.(1)980Pa;(2)2kg;(3)4∶1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巩固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酒精<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盛的是酒精,乙盛的是水 B.在距各自液面相同深度的A、B两点压强相等
C.甲容器比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 D.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2.将塑料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杯口,手压紧硬纸片,然后将塑料杯上下倒转,纸片受到大气对硬纸片的压力,如图所示,若将塑料杯倾斜,纸片受到大气压力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两块密度均匀的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砖块,边长之比为1:2:4.现将它们垂直交叉平放于水平桌面上。上面砖块对下面砖块的压强为p1,下面砖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2,则p1:p2=( )
A.1:2 B.2:1
C.1:1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
A.,
B.,
C.,
D.,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体的密度:
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
6.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8.如图所示,压力与重力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它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
B.B点的刻度值应该大于A点的刻度值
C.液柱上升,表明气体体积缩小,此时气温上升
D.液柱下降,表明液体体积缩小,此时气温下降
二、填空题
1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其所受重力为,底面积为。如图所示,将该长方体沿竖直方向截成A、B两块,,则A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压强为______。若将B部分放到A部分的上方,则此时A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
11.当用微型探测器进行水下探测时,它在水面下2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_____帕。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一般拦河大坝都筑成 ___________形状正是应用了液体压强的上述规律。(最后一空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12.2020年1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 “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若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求潜水器在10000m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计算此时潜水器表面200cm2面积上受到的海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g取10N/kg)。
13.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神州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外壳受到的大气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如图为几种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其中花岗岩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_______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若分别在黏土砖和混凝土铺的地面上用花岗岩石砌墙,能砌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h1:h2=_______。
材料 最大压强值(帕)
实心黏土砖 1×107
混凝土 3×107
花岗岩 2.5×107
15.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将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______(请写出它的名称)。
16.小明同学重500牛,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帕,当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帕;若他的书包重50牛,背着书包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牛,地面所受的压强比不背书包走路时变化了______帕。
17.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________锅(选填“高压”或“低压”),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_______(选填“超过”“不到”或“正好”)100就沸腾。
18.剪刀、斧头要磨得锋利是通过______受力面积,而______压强。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肩膀的受力面积______,肩膀受到的压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9.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为了安全,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______;平日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_____的知识;家庭中的水槽下面利用______原理做成回水弯,既能排水也能防臭。(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量的名称)
三、实验题
20.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时;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柱的高度差来反映______,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漏气/不漏气)。
(2)增大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时,可以观察到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______,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3)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小明根据乙、丙两图所示情形,______(能/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______。
21.图甲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1 98 98 98 98 98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时应先确定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
(2)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此时的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四、计算题
22.底面积为2×102m2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为4N,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入重力为16N的水,水深为0.1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
(2)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
23.冬天,河面结了一层较厚的冰,测得它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0×104Pa,小张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的着地面积相同,均为200cm2,g=10N/kg,求:
(1)小张站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
(2)为了能安全在冰面上行走,小张最多能背多少千克的物体?
24.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 2m2的L形容器重为4N,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kg的水,水面距底10cm,A点距底面6cm,g取10N/kg,求:
(1)图中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D
6.C
7.A
8.A
9.B
10.
11. 1.96×104 变大 上窄下宽
12. 1.03×108 2.06×106
13. 马德堡半球 变小
14. 2.5×107 每平方米的花岗岩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5×107N
15. 大于 升高 变大 温度计
16. 1×104 550 2×103
17. 低压 不到
18.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19. 压强 大气压强 连通器
20. 压强大小 不漏气 增大 增大 不能 未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21. B 水的质量较少 98 低于 (b) 气泡遇冷收缩 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C
22.(1)19.6牛;(2)1000帕
23.(1)1.25×104Pa;(2)10千克
24.(1)400Pa;(2)30N、1000Pa;(3)800Pa、24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巩固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不同的体积,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则关于切去部分的体积、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A、B,盛有体积相同的同种液体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分别为FA、FB,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则它们的关系是( )
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3.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与连通器有关的是( )
A.抽水机 B.注射器 C.水压机 D.茶壶
4.如图所示,压力与重力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关于重力、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C.压强是用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D.压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6.下列生活现象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实例是( )
A.钢笔把墨水吸进钢笔的墨囊中 B.真空包装的食品被压得紧紧的
C.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D.用吸尘器能吸取地板上的灰尘
7.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练习册共有70页,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1帕 B.35帕 C.70帕 D.140帕
8.如图所示,物体A重力为G,A上放着一个物体B,用一个水平力F将A压在墙上,使A、B都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了3个力 B.物体B受到了3个力
C.物体A竖直方向受到2个力 D.物体B没有受到任何摩擦力
9.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10.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二、填空题
11.在我市很多广场上,都铺有布满鹅卵石的甬道,人们喜欢在这种小道上行走,可以起到按摩脚底的功效。这是由于鹅卵石凹凸不平,使脚底跟地面的接触面积______,从而使脚底受到的压强______。
12.如图,滑冰运动员单脚站在冰面上向右推墙,手离开墙后由于______,滑冰运动员还会继续向左滑行一段距离,此时冰面受到水平向______的滑动摩擦力;滑冰运动员冰鞋的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只有1mm宽,长度大约有40cm。若一个质量为48kg的运动员穿上冰鞋双脚站立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13.如图所示,茶壶内装有的水,水深,茶壶内部的底面积为(水的密度,取)
(1)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2)水对茶壶底的压强______。
(3)水对茶壶底的压力______。
1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其所受重力为,底面积为。如图所示,将该长方体沿竖直方向截成A、B两块,,则A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压强为______。若将B部分放到A部分的上方,则此时A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
15.人类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叫_____实验,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____毫米高汞柱,约等于_____pa,大气压作用在2m2的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_____N。
16.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图(a)所示射箭时用的手指皮垫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_______;如图(b)所示的橡胶吸盘是利用_________“吸附”在墙上的;图(c)所示装有水的塑料袋向外鼓出的原因是_______。
17.如图,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个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密度ρA ______ρB,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pA _______pB(两空均选填“>”、“=”或“<”)
18.在底面积为0.1m 2、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0-3m3的冰块,其与容器底的接触面积为0.05m2,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冰块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______冰块的质量,水的体积______冰块的体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均选填“>”、“=”或“<”)。
19.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时大气压相当于___________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玻璃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测得的气压值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会______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
三、实验题
20.为了研究物体在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个金属圆柱体、水、酒精以及相同的柱形容器(足够高)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先在容器内倒入足够的酒精,再将金属圆柱体分别缓慢浸入酒精中,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并计算得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F,然后换用相同体积的水再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酒精(ρ酒精=0.810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米) F(牛)
1 0 0
2 0.02 0.4
3 0.05 1.0
4 0.10 2.0
5 0.14 2.8
6 0.18 2.8
表二 水7(ρ水=1.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米) F(牛)
7 0 0
8 0.02 0.5
9 0.08 2.0
10 0.10 2.5
11 0.16 3.5
12 0.18 3.5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中F与h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同一圆柱体在浸入相同柱形容器的同种液体过程中,F与h成正比;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8或4与10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同一圆柱体在浸入相同柱形容器的不同液体过程中,______;
③进一步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发现F与h的关系有两种情况。请你根据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尝试分析并写出这两种情况发生的临界深度h的值。______(需写出分析过程)
21.下图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器材是:一块海绵、一只小桌、一只大砝码、木板。实验时,按图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器材。
(1)实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__程度来确定。
(2)图甲与图乙相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力______,海绵的受力面积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以上均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选择图_________两实验进行研究。
(4)如图丙和丁所示,木板和海绵受到的压强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由两图可知,实验时选择海绵而不选木板的原因___________。
22.如图是小梅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 ______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
(2)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转动探头朝各个方向,发现右边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改变,由此可知: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
(3)把探头慢慢下移,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压强随 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4)将该压强计探头放在盐水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四、计算题
23.如图所示,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02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面上,将4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0.15m。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压力;
(2)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24.如图所示,质量为240千克,边长分别为0.3米、0.4米和1米的实心长方体竖立在水平地面上。
①求该长方体的密度ρ;
②求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③求出它对水平地面的最小压强p最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C
6.C
7.B
8.D
9.C
10.D
11. 减小 增大
12. 惯性 左 1.2×106
13. 连通器 ##1.2×103Pa
14.
15. 托里拆利 760 1.01×105 2.02×105
16. 压强 大气压强 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17. < <
18. = < <
19. 750 小于 不变
20. 2、3、4、5或8、9、10 当浸入液体深度相同时,ΔF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0.14m,过程见
21. 形变##凹陷 相同 不同 不同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丁乙 相同 海绵的形变程度比木板明显
22. 高度差 相等 深度 变大
23.(1)1500Pa,3N;(2)3000Pa
24.①;②2400N;③600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