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天下第一楼 2课时(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天下第一楼 2课时(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6 19:08:31

文档简介

《天下第一楼》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文品读】
北京烤鸭是名扬世界的美食,但烤鸭店的发展,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他们在重压下求发展,在夹缝中求生存,政局的变换、同行的倾轧,甚至来自内部的矛盾和争斗,都可能将他们置于死地。《天下第一楼》就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从一个烤鸭店的兴衰,去认识百态的命运,感悟复杂的人性。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的教学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课文导入 字词解释 课文梳理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词。
2.至少做五处批注。
3.了解故事背景,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1.展示话剧《天下第一楼》的首演画面,引入课文。
2.介绍作者
3.介绍文体——话剧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教师整理
  二、字词解释
1.学习生字词:商贾、幌子、名噪京师、煞白、忌讳等。
2.解释词语:怯懦、另请高明、搭济、打镲等,学生自己造句,加深理解,学会运用。
三、课文梳理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主要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提问: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提问: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4.讲解:开篇的舞台说明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第一段是对福聚德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福聚德鼎盛的景象,为其衰落埋下伏笔。其次,通过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的活动场所,渲染了氛围。
第二段是场面描写,描写福聚德开张时的热闹情景,衬托了鼎盛时期福聚德生意兴隆的景象,与它最终的衰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5.探讨:寻找福聚德的衰落原因。(共30张PPT)
天下第一楼(节选) 作者:何冀平 第2课时
1、细读课文,学会通过分析台词和舞台提示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重点)
2、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难点)
教学目标
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本课重点,请做笔记)
1、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提示两个方面。
2、台词要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3、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也应该简练、扼要、明确。
戏剧剧本的主要特点
活动一
读·写 人物
P107
一个衣着整齐的小伙计快步跑上,用大拇指向横一划,这手势是告诉大伙掌柜的回来了。所有人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垂手而立。
卢孟实上。他人到中年,衣着华贵,面容丰满,一脸威严。身后跟着修鼎新。
卢孟实向店里扫了一眼,坐在当年老掌柜的那把太师椅上。
卢孟实把手一伸。
小伙计马上把一个蓝花白地的细瓷小碗送到他手上。
任务一 朗读提示,把握形象
任务一 朗读提示,把握形象
这一舞台说明介绍了卢孟实的出场、外貌、衣着及派头,从侧面表现了卢孟实管理严格,治店有方。
任务二 诵读台词,理解形象
1、如果你参与《天下第一楼》的演出,并扮演卢孟实的角色,请你在书上勾画出至少三处他的精彩语言,批注人物形象特点。
2、以这个人物的身份诵读,揣摩戏剧冲突中的潜台词,理解人物形象。
请按下暂停键,3分钟后继续学习
卢孟实形象
P108
1、瞎话! 初四天乐唱的是落子中。下作的东西,店规怎么写的,背!
2、人家为什么看不起 “五子行” 不能自己走下流!我看你是吃饱了,家里有富裕了,给我走着!
3、做饭庄子的就不能置产业 就都得吃喝嫖赌走下流
4、披红挂绿, 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卢孟实形象
骂伙计及让成顺把喜事办得有面子,可以看出卢孟实赏罚分明,很有原则,这也是为了告诫伙计∶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表现了卢孟实想要改变大家对"五子行"子弟的蔑视,表现了他的自尊、自强、傲骨和远大抱负。
卢孟实形象
P109
卢孟实(笑起来)“皇上都在日本租界当了寓公了,这规矩早该改改了。”
对罗大头“烤炉的不到七十不传徒弟”的老规矩很不认同,认为应该改改,表现了卢孟实拒绝陈腐、善于变通的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P109
卢孟实: (脸色由青变得煞白,突然高声笑了起来,那笑声凄惨中带着一股昂扬,听着使人发抖)你——给我出去!
"青"煞白""凄惨"表现出卢孟实的羞辱、气愤、悲痛,"你-出去"显示出他威严内敛的特点。
父亲的屈死激发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产生了与之抗争的抱负。但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五子行"的出身,想要靠个人奋斗"出人头地"的努力,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下最后只能是壮志难酬。
卢孟实形象
P110
懂得人情世故,刚直又不得不屈服于社会。
1、“全赢德的伙计柜上的,愿留的都留下,千万别让他们没地方去。”
2、“二奶奶谁都不怕,就服您,对吧 ”
3、“瞅您说的, 这楼上楼下不都是您老唐家的。”
卢孟实留下了竞争对手的伙计,之后又为罗大头作保,表现了他的侠义仗义。
P104
常贵 咱们大开张,对过儿大关张。
王子西 全赢德那掌柜的就不是发家的样儿, 伙计多吃半个馒头,他都耷拉脸子。
常贵 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下。
王子西 这事儿他想得到, 别忘了,他爹也当过伙计。
……
常贵 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
王子西 要不孟实这 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
卢孟实形象
通过王子西与常贵的对话了解卢孟实的背景,知道他的经历,侧面交代了卢孟实务实勤劳、有志气的人物性格,进一步反衬了福聚德的红火。
卢孟实形象
写出下面的台词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1)P104 常贵: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一下。
(2)P106 玉雏儿:急什么,歇歇脚,喝口茶。
善良,富有同情心。
善于察言观色,聪明伶俐,巧妙地化解艰难局面。
其他人物形象
(3)P105 唐茂昌:(更火起来)你告诉他们,这儿是老唐家的买卖。把钱柜打开。
(4)P106 唐茂昌:子西,你是福聚德的老人儿了,这些年我没理柜上的事,二爷又在天津,柜上的事,你得下心。
蛮横,霸道。
唐茂昌善于拉拢人,居心险恶。
其他人物形象
其他人物形象
(5)P106 福子:我们怕闪了舌头。
说话尖酸刻薄,体现其狗腿子的嘴脸。
(6)P105 王子西:(怯懦地)是,我……
王子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爷要,就……
胆小怕事,圆滑,中庸。
(7)P106 克五:干什么你们?告诉你们,五爷而今是“闻香队”的!
(8)P107 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欺软怕硬。
装腔作势、无赖。
其他人物形象
(9)P107 罗大头:掌柜的是你祖宗?跪下。
(10)P109 罗大头: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我一撂杆不干,福聚德就得关门。
自恃技艺精湛,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心胸狭隘,自私自利。
粗鲁傲慢,连掌柜的也不放在眼里。
其他人物形象
任务三、仿照示例,总结形象
学法指导:参考书本112页第四题的范例,写一段人物分析,300字左右。
示例∶
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资格很老,技艺精湛,是烤鸭店的"顶梁柱"之一【身份介绍】。在剧本中,这个人物似乎没有常贵、卢孟实那么重要,但他的形象很有特点,很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角色分量】他不像克五、唐茂昌、唐茂盛那样让人"一目了然",而是具有多面性,令读者时而厌恶,时而同情,时而鄙弃,时而敬重。【点出多面性】
因为曾为店里立过功,罗大头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不动就要撂挑子不干。他脾气暴躁,蛮横无理,说话尖酸刻薄,还有抽大烟的恶习,可以说旧时代有能耐的手艺人常有的毛病他都有。【简述经历+人物点评】但另一方面,罗大头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此外,他个性耿直,敢做敢当,讲究江湖义气,是条硬汉子。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品质。【有过渡段,分析人物形象多面性。】
罗大头形象
活动二
自主探究
文中哪句话道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试分析。
“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1、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
2、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
3、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的即将衰败。
这是勤劳务实的底层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
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根据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想一想福聚德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认识。
全文总结
本文以中心人物卢孟实在与少东家、克五、饭店伙计等人的一系列矛盾中展开情节,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最终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悲剧。
活动三
课堂小测
1、本文的戏剧冲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一句道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
[解析] 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反映。本文的主要矛盾就是掌柜卢孟实与少东家唐茂昌、唐茂盛之间的矛盾。
[答案]卢孟实的苦心经营与唐家二兄弟的挥霍拆台之间的冲突
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2.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个性。下面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子西:圆滑世故,得过且过。
B.罗大头:脾气火暴,心胸宽阔。
C.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D.卢孟实:精明能干,善于用人。
[解析] 罗大头脾气火暴,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就要撂挑子走人。
B
3、文中语言简洁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简要分析下面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罗大头 帅府成箱的,有能耐上那儿闻去。
克 五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解析]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明显是一个具有反讽作用的句子。该句看似只是揭露克五一人欺软怕硬,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像他一样欺软怕硬的人,这类人仗着自己有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同时也表现了福聚德遭受多种盘剥的社会背景。
再 见18《天下第一楼》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学会通过分析台词和舞台提示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2、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戏剧文本的主要特点。
活动一、读·写人物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把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从【台词】和【舞台提示】入手。
任务一 朗读提示,把握形象
朗读课文的【舞台提示】,批注人物形象。
任务二 诵读台词,理解形象
1、如果你参与《天下第一楼》的演出,并扮演卢孟实的角色,请你在书上勾画出至少三处他的精彩语言,批注人物形象特点。
2、以这个人物的身份诵读,揣摩戏剧冲突中的潜台词,理解人物形象。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任务三、仿照示例,总结形象
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参考书本112页第四题的范例,写一段人物分析,300字左右。
卢孟实形象:
分析:①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②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③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④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⑤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活动二、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根本原因的认识。
参考: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
究其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活动三、课堂小测
1、本文的戏剧冲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一句道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
[解析] 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反映。本文的主要矛盾就是掌柜卢孟实与少东家唐茂昌、唐茂盛之间的矛盾。
[答案]卢孟实的苦心经营与唐家二兄弟的挥霍拆台之间的冲突
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2.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个性。下面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子西:圆滑世故,得过且过。
B.罗大头:脾气火暴,心胸宽阔。
C.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D.卢孟实:精明能干,善于用人。
[解析] 罗大头脾气火暴,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就要撂挑子走人。
文中语言简洁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简要分析下面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罗大头 帅府成箱的,有能耐上那儿闻去。
克 五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解析]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明显是一个具有反讽作用的句子。该句看似只是揭露克五一人欺软怕硬,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像他一样欺软怕硬的人,这类人仗着自己有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同时也表现了福聚德遭受多种盘剥的社会背景。(共26张PPT)
天下第一楼(节选)
作者:何冀平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3.课文梳理
2.词语释义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北京烤鸭是名扬世界的美食,但烤鸭店的发展,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他们在重压下求发展,在夹缝中求生存,政局的变换、同行的倾轧,甚至来自内部的矛盾和争斗,都可能将他们置于死地。《天下第一楼》就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从一个烤鸭店的兴衰,去认识百态的命运,感悟复杂的人性。
1.细读课文,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
3.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学习目标
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作者介绍
何冀平在1985年读过一篇外国人记述“全聚德”的文章,作者竟然称赞烤鸭技师“不亚于演奏巴赫乐曲的音乐家和山水画家”,这引起她极大的兴趣。
何冀平在北京城南荒僻的小胡同里找到了正宗挂炉烤鸭的第三代传人田文宽,他把何冀平带进和平门烤鸭店。不久,何冀平又结识干了六十年堂头的李祥寿,他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都告诉了何冀平。在此基础上,经过艰辛的创作,何冀平完成了《天下第一楼》剧本。
(1)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尖锐突出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
(3)剧本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台词要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也应该简练、明确。
文体知识: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向老掌柜推荐他的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剧情简介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此时,唐家的两位少爷在流言蜚语的怂恿下,却与卢孟实争起了东主财权。常贵一辈子卑躬屈膝任人差使,竟在端盘走菜时气绝身亡,再加上侦缉队在店中查出罗大头藏有烟土,除非有人担保,否则要将罗大头绑走示众。在此情况下,卢孟实挺身而出,愿意担当一切责任。待事了之后,精明而无奈的卢孟实明晰人间事理,便离开“福聚德”回山东老家去了。“福聚德”发 展正盛时,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课文是剧本第三幕的节选。
剧情简介
题目既交代了写作对象,又是文章的写作线索。
题目解说
字词解释
第二部分
商贾(ɡǔ) 幌子(huǎnɡ) 搭济(jì)
半晌(shǎnɡ) 瑞蚨祥(fú) 行头(xínɡ)
怯懦(nuò) 拾掇(duo) 名噪京师(zào) 呷(xiā) 喜幛子(zhànɡ) 撂杆(liào)
煞白(shà) 地契(qì) 骂骂咧咧(liē) 眩晕(xuàn yùn) 吃砸八地(zá) 怵(chù)
打镲(chǎ) 侦缉队(jí) 忌讳(huì)
侦缉:
怯懦:
忌讳:
拾掇:
另请高明:
侦查缉捕。
胆小懦弱。
由于风俗习惯等,对某些言谈或举动有所顾忌,相沿日久而成为禁忌。
整理,归拢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
委托或聘请。
商店门外表明所卖商品的标志。也比喻进行
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词语释义
幌子:
鼎盛:正当兴盛或强壮。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商贾:古代对商人的称呼。
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搭济:帮人摆脱困难。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
名噪: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打镲:方言,胡扯,胡搅。
词语释义
课文梳理
第三部分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
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精湛,侮辱卢孟
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快速阅读全文,梳理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
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原因的认识。
“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修鼎新的一句话)
第一段是对福聚德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福聚德鼎盛的景象,为其衰落埋下伏笔。其次,通过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的活动场所,渲染了氛围。
第二段是场景描写,描写福聚德开张时的热闹情景,衬托了鼎盛时期福聚德生意兴隆的景象,与它最终的衰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开篇的舞台说明都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
究其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福聚德的衰落原因。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我们下节课继续分析。
随堂小测
商贾( ) 幌子( ) 搭济( )
半晌( ) 瑞蚨祥( ) 行头( )
怯懦( ) 拾掇( ) 名噪京师( ) 呷( ) 喜幛子( ) 撂杆( )
煞白( ) 地契( ) 骂骂咧咧( ) 眩晕( ) 吃砸八地( ) 怵( )
打镲( ) 侦缉队( ) 忌讳( )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