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5 09:5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选择性必修 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 至
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
2、在反复诵读中品读文章,涵咏主旨。
3、在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 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情、知、文
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
字 音
采撷(xié) 瞬(shùn)间 悚(sǒng)然
嗥(háo)叫 孑(jié)然 骤(zhòu)然
赭(zhě)色 靛(diàn)蓝
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俯拾皆是:知识低下头来捡去,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风雨如晦: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的向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重 要 词 语
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
课 文 解 读
本文中承载作者情思的载体什么?
作者在其中的情感有无变化?
请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用图表的形式简要述之。
小 溪 :清冽、养人
鼠 麴 草:谦虚、纯洁、坚强
彩菌 :点缀、滋养
有加利树:速长、最高
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
麂子的嘶声:难逃人的诡计
生命对疾苦的恐惧
生命的宁静之美
生命的美好
生命的渺小
人类声息相通
小溪 :清冽、养人
鼠麴草:谦虚、纯洁、坚强
彩菌 :点缀、滋养
有加利树:速长、最高
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
麂子的嘶声:难逃人的诡计
死亡的可怕
内 涵
风 物
以下各节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
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
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
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
由鹿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借这些风物,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人类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作者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吧!
在第2段中,文章说“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里,我们能读到一切。
文章中作者举了“一个村女在山顶上缝什么”的事例,意在表现什么
少女从形象到品质,都像鼠麹草,像鼠麹草一样谦虚、纯洁、坚强、美好,小小的生命舍弃了浮夸,但都默默担负着一个伟大的宇宙的全部秘密
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
“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文末一段你的感悟是什么
①自然滋养人类。
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
写 作 特 色
明净、含蓄,平凡中见崇高、朴素中见华美。
例如:
“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相通的地方。”等等。
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 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结构上
文章一至三节,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哀史;
中间部分,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
笔法上
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文章结构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
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文章主旨
拓展提高
风 物
风物的意思就是:风景和物品。
1. 风光景物。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宋 张昇 《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瀟洒。” 冰心 《寄小读者》四:“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能不倾倒于 江 南之雅澹温柔。”
风 物
2、风俗物产。
3、特指风俗,习俗。
《明史·西域传四·天方》:“ 马哈麻 墓后有一井,水清而甘。泛海者必汲以行,遇颶风取水洒之即息。当 郑和 使西洋时,传其风物如此。”
课堂练习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凫水  辐辏  黼黻  饿殍遍野  自愧弗如
B.恐吓 烜赫 褐色 曲高和寡 荷枪实弹
C.桅樯 崔嵬 圩堤 诿过于人 韦编三绝
D.恪守 客栈 坎坷 溘然长逝 顷刻之间
B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 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 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 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 节余 甚至 B.增殖 结余 尤其
C.增值 结余 甚至 D.增值 节余 尤其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要加快芯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B.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表现出极强烈的大脑反应,有的看上去像是癫痫疾病正在发作,有的甚至出现了神经迟滞和学习功能紊乱的症状。
C.动物迁徙引发的疾病传播范围有限,影响也相对较小;医学专家认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才真正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
D.由于美国政府已经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欧盟投桃报李,也将取消原定对美国产品征收的总值约二十二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
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平易近人。欣赏他的文章有时候像在听一位耄耋老人轻声诉说着他曾经历的往事,很多时候思绪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他诉说的那些过去的事情。
B.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限购、限贷等系列调控政策,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会使房地产投机者销声匿迹,住宅将回归居住本性。
C.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主要得力于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
D.NBA联盟最大的两家广告赞助商计划将赞助NBA的10亿美金投向NFL联盟和大学篮球联赛,果真如此,NBA联盟将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北京市消协对首都各大商场的休闲裤进行随机抽检。众多知名的外国品牌被检出虚标含量、甲醛含量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不合格率接近四成。
B.以前,我们往往以孩子掌握汉字的数量取代其掌握的质量,结果虽然孩子对某些字能够读写,但却难以灵活应用,有时候甚至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而一些考试,更是在生僻字的考查上乐此不疲。
C.林书豪的成功毕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他的成功是拼出来的。
D.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提高,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C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不仅要保护有德者,还要惩罚失德者。
②因此,必须建立对失德行为的有效惩罚制度.让失德者遭到人人鄙夷、人人反对,而不是人人羡慕、人人效仿。
③当前社会失德行为盛行,正是因为惩罚机制的失灵,失德者只需付出小小成本,甚至无任何损失就能获取超额利益。
④当每一个有德者都受到尊崇,每一个失德者都遭到唾弃,道德自然会成为人们向往的追求,道德之风也自然将回归社会的主流。
⑤这样,一个反面事例对社会心态的打击,恐怕要抵消十个道德模范的现身说法吧?
A.①④③⑤② B.①③⑤②④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③⑤②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