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1.2惨烈的四年战事3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1.2惨烈的四年战事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12 17:1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导火线):普林 西普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原因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西线英法←→德东线俄←→德奥南线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奥匈局势图日德兰海战施利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他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
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2—3个月结束战争。准备近10年的“施利芬计划” “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 德皇威廉二世信心百倍对出征的士兵宣布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阶 段第一阶段
(1914年)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战役或重大事件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影 响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西线英法←→德东线南线局势图1914年重点是西线巴黎西线英法←→德东线俄←→德奥南线局势图1915年重点是东线西线英法←→德东线南线局势图日德兰海战1916年重点是西线巴黎凡尔登的绞肉机巴黎 1916年英德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配戴防毒面具的英国士兵一战期间,德国对英国领土发动了53次飞艇空袭,投下5700枚炸弹,炸死566名平民。向德国投下了543吨炸弹,1918年英国皇家空军成军美国汽车,1900年至1914年,由4000辆增至56万辆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中,法国汽车载运士兵及物资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
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
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
4月美国参战的理由。德国海军舰队无法突破英军
封锁,于是采用“无限制潜艇
战”来破坏英军的海上补给线
造成了大量无辜伤亡三、美国参战与苏俄退出战争美国的“中立”
这是英国《笨拙》杂志上的漫画。图中,美国的鹰嘴中含着一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威尔逊对他说:“啊!我把你变成了一只多好的鸽子呀!思考:为什么美国的立场会来一个180度大转
弯,由以前的中立变为参战?
初期中立原因:胜负未明、不便投机
中立地位、发战争财
后期参战原因:
1、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2、与协约国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3、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有利于同盟国
4、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5、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参战契机 美国1917年参战后迅速组建了200万军队投入欧洲战场
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胜
利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中国的一战1917年十月革命
后,新生的苏维
埃政权宣布退出
不义的帝国主义
战争。有力地表
达了人民要求和
平和反战的立场,
鼓舞了欧洲各交
战国人民的反战
运动
福 熙 车 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