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A B C C C 6-10.B D C B A 11-15.D C D A A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AD 17.BCD 18.BCD 19.D 20.BCD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21.(10分)(1)胰岛素受体(1分) 促进基因表达产生更多的GLUT-4,并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膜上GLUT-4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2分) 合成糖原与转化为非糖物质(2分)
(2)①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2分) ②GLP-1的降糖作用依赖于血糖浓度(2分) 低血糖(1分)
22.(10分)(1)胸腺(2分) 辅助性T(2分) 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使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2分) (2)CAR与肿瘤抗原(2分) 患者体内的此类正常细胞携带与肿瘤抗原相似的物质与CAR结合后引起了了T细胞的杀伤效应(2分)
23.(9分)(1)①ABA缺失突变体番茄+正常水分→测定气孔开度(2分) ②ABA缺失突变体番茄+干旱处理+ABA处理→测定气孔开度 (2分) (两组顺序可以颠倒)
(2)增强(1分)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减少(2分)
(3)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高温使脱落酸降解。种子的休眠被打破,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会萌发。(2分)
24.(15分) (1)生物群落(1分) 标记重捕法(2分) 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大闸蟹的环境容纳量 ;依据K值合理确定捕捞量;适时适量投放饲料饲喂大闸蟹;严禁休渔期捕捞,保护大闸蟹繁殖等(2分) (2)用于大闸蟹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分) a+j+k(2分) 大闸蟹从饲料中获取部分能量(2分) (3)性别比例(2分)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大闸蟹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2分)
25.(11分) (1) 物种组成(1分) 垂直(结构)和水平(1分) (2) 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2分)(3) 2018 (1分) C(2分) (4) A与B(2分) A与B的λ值接近,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占有共同的空间和资源(2分)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2022.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和同学打完一场激烈的篮球赛后,小明大汗淋漓,满脸通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球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B.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使皮肤血流量减少
C.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D.此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
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B.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3.下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
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②中的液体增多
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神经递质并作用于下丘脑
D.若组织细胞为肝脏细胞,则B可代表肝糖原分解的葡萄糖
4.一氧化氮(NO)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小分子气体,由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作用下氧化生成,几乎人体所有细胞均能合成NO,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功能。下图表示内皮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释放NO进而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松弛,导致血管扩张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内皮细胞释放NO的方式相同
B.一氧化氮合酶与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或分解
C.一氧化氮可以传递信息,其受体位于靶细胞内
D.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平滑肌构成了效应器
5.大鼠神经元单独培养时,其轴突侧支返回细胞体,形成自突触(图1)。电极刺激这些形成了自突触的神经元细胞体引起兴奋,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部分神经元电位变化为曲线①,其余神经元为曲线②。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上述所有神经元后,再进行相同刺激,测定结果为曲线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图1 图2
A.静息时自突触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
B.曲线①中a峰表明这些神经元再次产生神经冲动
C.发生曲线②变化的神经细胞膜上无谷氨酸受体
D.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发生阳离子内流
6. TRPs通道是主要位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细胞内的脂质PIP2可以活化感觉神经元上的TRPs通道,使其开放后引起Ca2+内流(如下图)参与疼痛的信号传递。下列关于TRPs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PIP2活化TRPs通道的过程中改变了TRPs的空间结构
B.Ca2+通过TRPs通道的过程中伴随着蛋白质的磷酸化
C.呼吸抑制剂不影响Ca2+通过TRPs通道的跨膜运输
D.直接参与TRPs通道形成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7.为研究皮肤移植中的免疫机制,科研人员利用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
组3: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出现排斥反应后取B系大鼠的T淋巴细
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检测皮肤存活率,结果如右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体移植可以有效的避免免疫排斥
B.利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皮肤存活率
C.细胞免疫在免疫排斥中起重要作用
D.免疫排斥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导致的
8.科研人员研究污染物对一些湖泊中短吻鳄性发育的影响。甲湖被工业废物污染,乙湖相对洁净。检测两湖中3~7岁鳄鱼体内雌激素(E)和雄激素(A)的浓度,计算E/A的平均值,结果如图1。进一步测量包括甲乙在内的7个湖泊雄性短吻鳄性器官的长度,结果如图2(注:鳄鱼从3岁开始进入性发育期)。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短吻鳄体内激素水平有影响
B.较高E/A值导致3~7岁雄性幼体性器官发育迟缓
C.3岁以下雄鳄性器官长度几乎无差异说明其对污染物抗性强
D.性器官的发育是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9.四季秋海棠是城市绿化应用较广的一种花卉,其绿叶能够积累花色素苷,使叶片变红。为研究脱落酸(ABA)对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叶面喷施系列浓度的ABA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花色素苷、内源脱落酸(ABA)、赤霉素(GA)等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花色素苷是一种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B.施加外源ABA对花色素苷的合成始终起促进作用
C.赤霉素和脱落酸可能存在拮抗的关系
D.ABA和赤霉素都是植物激素,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
10.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曲线乙表示某地人口数量的增长曲线,D点附近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
C.E点对应的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D.K值具有物种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
11.某研究小组对洞庭湖地区一公顷范围内褐家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3只鼠,第二次捕获34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8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9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相应叙述正确的是
A.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调查期间褐家鼠的死亡率是93只/公顷
C.褐家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环境容纳量发生改变
D.通过计算可得该地区褐家鼠的种群密度为1200只/公顷
1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来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1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在第5~20年期间的种群数量大致呈“J”增长
B.两个种群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化
C.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依赖于负反馈调节
D.点a对应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14.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科研人员调查了内蒙古某沙漠地区飞机播种羊柴(半灌木豆科植物)后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总盖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总盖度的增加表明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生物量增加
B.群落演替过程中木本植物的优势地位会被草本植物取代
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会逐渐下降
D.人类飞机播种羊柴不影响该地区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5.束毛藻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固氮藻类植物之一,它能够将N2转化成NH3、NO3-等。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束毛藻属于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B.束毛藻将N2转化成的NH3、NO2—等,可用于合成蛋白质
C.束毛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CO2降低温室效应
D.CO2浓度升高使海水pH下降,对束毛藻的生长不利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指标 正常仔鼠 甲减仔鼠 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
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 20.42 5.90 15.92
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 3.12 9.29 4.97
心肌重量(mg) 68.27 41.29 65.66
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
A.TSH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
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 D.不可口服甲状腺激素来治疗甲减
17.生物体内、种群内部以及生态系统中存在很多信息,下表中关于信息的归纳对应错误的是
选 项 信息类型 举 例 信息来源 作用对象
A 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突触前神经元 突触后神经元
B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辅助性T细胞 浆细胞
C 物理信息 植物的气味 植物 同种植物
D 物理信息 蜜蜂跳舞 蜜蜂 同伴蜜蜂
18.关于植物顶端优势的最新观点认为:来自顶芽的生长素(IAA)通过抑制 IPT 基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和促进 CKX 基因(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侧芽细胞分裂素(CK)的水平,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依据该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观点的核心是顶芽产生 IAA 运至侧芽直接抑制侧芽生长
B.根据该观点推测细胞分裂素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
C.根据该观点推测侧枝上的顶芽也会抑制该枝条的侧芽生长
D.该观点认为植物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19.下图是在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一生物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总群数量的比值()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0—4年内该生物群落未发生演替现象
B. 在第8年时该生物种群数量最少
C. 约在12年左右该生物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 20年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
20.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结果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高度
B.直接影响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因素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捕食者数量
C.植被既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也能直接影响增长率
D.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越大、生存环境的植被生长越旺盛,被捕食风险越低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0分)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多数患者由于机体的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导致患病。下图表示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理。
图1
(注: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
(1)依据图1可知,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__结合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一方面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其具体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与储存,图中的①和②代表_____________。
(2)胰岛素的分泌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口服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静脉注射,该现象与体内肠促胰素(GLP-1)的增加密切相关,肠道中的内分泌细胞可在碳水化合物的刺激下分泌GLP-1,该物质极易降解。研究者将一定量的GLP-1注射给糖尿病患者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见图2。
图2
①通过分析可知,GLP-1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
②如果患者的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后,仍继续注射GLP-1,发现其胰岛素水平不再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_,使用GLP-1治疗糖尿病可以避免__________的发生。
22.(10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也是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
(1)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在__________________中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有许多类型,其中能够分泌细胞因子的是_________细胞,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CAR是一种人工构建的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的嵌合受体。科研人员将CAR插入到T细胞膜上,获得CAR-T细胞。由图1可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异性结合,可刺激CAR-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及多种细胞因子,高效杀伤肿瘤细胞。在使用CAR-T免疫疗法治疗过程中,某些患者体内的某类正常细胞也受到了CAR-T细胞的攻击,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种番茄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会增高,叶片气孔开度会减小。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该种番茄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番茄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
第一组:ABA缺失突变体番茄+干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气孔开度。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番茄经干旱处理后,其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___,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然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请尝试对此现象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5分)大闸蟹活动能力较强,属于杂食性甲壳类动物。如图为某大闸蟹养殖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a~k表示能量值(单位:kJ)。
(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调查大闸蟹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为提高大闸蟹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中d代表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可能会大于20%,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大闸蟹天敌的雄性个体,通过影响该天敌的___________,降低其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诱杀天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1分)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某研究所持续跟踪研究该地农田中植物种类2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甲所示;对该地三种动物种群A、B、C的值(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连续8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乙所示。
年份 1 3 7 13 2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表甲
年份种群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A 0.9 0.8 0.8 0.7 0.8 0.9 1.0 1.0
B 0.8 0.6 0.3 0.5 0.7 0.8 1.1 1.0
C 2.0 2.0 1.8 1.7 1.4 1.0 1.0 1.0
表乙
(1)据甲、乙表,该地群落的__________ 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变化。
(2)据甲表,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乙表中,B种群数量最少的是_____年;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最可能为________种群。
(4)据乙表,生态位重叠最大的两个种群最可能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高二生物学试卷第2页(共10页)
高二生物试题 第10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