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本节课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信息技术必修 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章第 2 节《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课时为 1 课时。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理论性的知识也非常多。本节课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继续以项目活动“计算机、通信、传感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为途径,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从而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大部分学生,对身边的信息技术工具及应用都比较熟悉,有助于我们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展开教学。高中生具备了主动查询和总结知识的能力,方便我们组织学生展开项目学习。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多是碎片化的,而学生都喜欢尝试探究并挑战新鲜的事物,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信息社会,学生们会比较感兴趣。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
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信息意识);
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意识);
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项目活动,进行项目主题调查研究
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运用数字化工具开展调查教学难点
运用数字化工具开展调查,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是
生活实例、直观感知到问题引导、探索思考再到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最后反馈指导、突破难点
六、教学资源及准备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基础上,本节课将使用 UMU 互动学习平台,UMU 学习平台可以实现课上大屏幕的互动、追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上传大量的文字和视频资源,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利用UMU平台进行分组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同时准备了大量的
资源和评价表,从而更好的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置如下四个环节
1、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观看视频之前老师提出思考问题:你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有
怎样的初步了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能更好的掌握新知识) 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出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
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自主的归纳出信息技术
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2、分组探究
按照上节课项目式学习,各组确定的项目选题为(计算机技术发
展及其影响的调查、通信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传感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
发放___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探究 项目活动 1:的内容
学生可以结合课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学习资源包、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项目活动 1。
上传至UMU学习平台,各小组展开自评和互评。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3-15 页的内容,结合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谈一谈你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举出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通过观看一段视频,进一步感受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魅力。
观看视频,老师介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课本中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介绍的,分别是:1、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2、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3、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通过进一步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根据小组选题,继续完成项目活动 2:的内容
探究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分小组展示学生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各小组围绕本组选定的项目主题展开更深入的探究,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并把探究的结果上传到 UMU 学习平台上。最终完成评价表
4、至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下面请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小结),老师进行补充归纳,并告知同学们提前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敢于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八、板书设计
(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项目选题: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
)接下来是我的板书设计
(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
传感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
)
九、教学反思
最后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利用 UMU 互动学习平台共同完成项目学习,更容易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相互交流。
开展项目学习时,需要丰富的学习和网络资源。本节课资源有限, 导致学生在进行归纳总结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