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孙权劝学
司马光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3、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资料简介
《孙权劝学》选自《 》 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司马光
编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朗
读
读准字音
1
把握节奏
2
了解文意
3
读准字音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
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操(魏)
孙权(吴)
刘备(蜀)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翻译
当初
对……说
说
现在
吕蒙用军中的事务多来推辞
难道
想
成为博士
通“耶”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翻译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 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开始
和
非常(十分)
惊奇
现在
就
为什么
于是
叩拜
读书人
再,又
表顺承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 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翻译
孙权劝学的过程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读的时候要读出严格、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语气。
—— 运用反问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岂”表示反问语气,读的时候要读出略有些不悦和责备的意味。
——“耳”是罢了,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谆谆教诲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指出学习的可行性——要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孙权劝学的结果
“蒙乃始就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开始学习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来
——吕蒙用近似调侃的话再次突出学习的巨大作用和他的进步之大——要读出自得、坦然的语气
人物形象
孙权:待人坦诚、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人物形象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蒙乃始就学。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人物形象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感悟反思
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从孙权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从鲁肃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敬才爱才 。
从吕蒙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的规劝。
开卷有益,要活到老学到老 。
积累词语
方法:自己在课文中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整理成字词卡片积累。
卿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其他的如:
自称:愚、臣、仆、孤、寡人
他称:圣上、大王、令尊、贤侄
一词多义
当
以
见
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掌管
应当
用
与“为”组成认为
了解
知晓
古今异义
1、博士
2、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
古义:另、另外。(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3、更
通假字
“邪”通“耶” 语气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随堂练习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解释加线的词语。 (1)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_____ (2)恐已暮矣 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语句。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