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酶的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2-12 18:0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酶的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杭州市机场路中学:张兰仙
【点击考纲】
1.知道酶的概念
2.说出酶的主要特点
3.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4.能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复习目标】
1.通过概念辨析,知道酶的概念
2.能说出酶的主要特点(专一性、高效性)
3.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对比实验分析得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
4.理解探究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重难点分析】
1.重点:酶的特点,能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难点:能根据探究要求,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能预测实验结果,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能准确表达实验步骤和结论。
【总体框架思维导图】
【基础知识回顾】
一、酶的概念
1.酶: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种蛋白质。
概念辨析1:作为催化剂,具有化学反应前后 __ 不变, ____ 也不变的性质。
概念辨析2:作为蛋白质,是一类由 、 、 、 等基本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遇 ____ 、 __ 或 ____ 时会失活,能被消化分解成 ___ ,氧化分解成 __ 、 __ 和 __ 。
例1:白化病(albinism)是皮肤、毛发、眼睛都缺乏黑色素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于控制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的基因异常,导致无法合成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该实例说明酶的合成是受 __ 决定的。
对点练习1:关于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B.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二、酶的特点
1.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例2: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因变量 _________,无关变量是 ___________ 。
(3)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中加人2ml唾液,向B试管中加入1m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人37℃温水中保温10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_________ 。
(4)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 ______试管,不会变蓝的是 ________ 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__________ 。
对点练习2: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2.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例3: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不同呢?小明做了下面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请填写实验结论。
3%的H2O2溶液
肝脏研磨液
FeCl3溶液
蒸馏水
点燃无火焰卫生香插入试管后现象
试管1
2ml
2滴
复燃剧烈
试管2
2ml
2滴
复燃微弱
试管3
2ml
2滴
不复燃
结 论

对点练习3: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的释放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探究
例4. 探究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pH值,根据下表的实验设计,完成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项目
试管
1
2
3
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蒸馏水
1ml
NaOH
1ml
HCl
1ml
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温 度
37℃
碘液
1滴
1滴
1滴
预测现象
(1)请你将表格内填完整。
(2)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以下步骤①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②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酶溶液;③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1ml的蒸馏水或NaOH溶液或稀盐酸HCl; ④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碘液。⑤将3支试管中分别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5分钟,其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变量分析: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科学实验中也用到此方法的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
例5: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比较装置B和D的结果发现:B的凝乳时间长而D短,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的影响, ℃时酶的活性比 ℃时强。(如何设计实验确定最适温度?)
(2)解释以下两种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将装置A中的混合物加温至40℃时会发现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会发现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凝乳酶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活性最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在实验过程中将溶液pH值调到接近_________并且做到实验过程始终都在___________之下进行。
(4)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min实验结果更准确? 。
(5)若将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归纳总结: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在一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随温度和PH值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一定范围,酶的催化作用减弱。
2.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不可逆),而低温只是使酶暂时失去活性,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适宜的温度和PH值酶的活性强。
四、酶的知识拓展与应用
例6:科学研究表明,初中学习的酶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严格地说: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核糖核酸)。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C.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思考:1.咽到胃里的唾液还能继续消化淀粉吗?为什么?(不能 从pH考虑)
2.胃蛋白酶为什么不消化自己的胃?(胃壁上有脂质粘液,pH=7左右,阻隔胃蛋白酶分解胃)
3.若某药物对胃产生强大刺激,可以将药装在由 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为什么?
【实战演练】
1. 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下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酶起催化作用 B.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C.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D.该过程中酶的质量没有变化
2. 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值由10到2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3.根据下表记录,回答有关问题:
? 项目 试管
1
2
3
4
5
6
米糊(ml)
2
2
2
2
2
2
蛋清(ml)
/
/
/
/
/
/
唾液(ml)
2
/
/
/
2
2
胃液(ml)
/
/
2
/
/
/
清水(ml)
/
2
/
/
/
/
化学催化剂
/
/
/
2
/
/
温度(℃)
37
37
37
37
100
37
pH
7
7
7
7
7
12
放置时间(分)
10
10
10
10
10
10
碘液(滴)
2
2
2
2
2
2
现 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对比 _____ 试管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对比 ______ 试管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对比 ___ _ 试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4)对比 __ __试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pH值影响。
(5)对比1、5试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 __ 影响。
4. 取一块馒头放在口里咀嚼,细细品味时,会尝出一些甜味来,并且会越嚼越甜。这与馒头中淀粉在口腔里的变化有关。某实验小组将少许馒头切碎,平均分成A、B两份,作如图处理。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该小组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
(2)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1、2号试管置于37℃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取出,再向试管内滴加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号试管,2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1、2号试管置于加了冰块的水中10分钟后取出,再向试管内滴加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
(5)从上可知:淀粉在口腔中可以被_________消化,而且其消化过程受__________影响。
(6)认为能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是图_____。
5.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所给的材料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确实是受温度的影响的,完成实验步骤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供的材料如下:试管3支,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碘液,37℃的热水、100℃的沸水和冰块,胶头滴管2支。
项目
试管
1
2
3
淀粉溶液
2ml
温度

冰块
淀粉酶溶液
1ml
碘液
1滴
1滴
1滴
预测现象
(1)请将表格根据实验要求填写完整
(2)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正确实验步骤是 ( )
①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一滴碘液,摇匀
②在三支试管中各自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③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④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⑤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60℃左右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A.④⑤①②③ B.②①④⑤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⑤②①③
(3)实验变量分析: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用法:洗涤前先将衣服浸于洗衣粉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右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 。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并把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 。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③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 现象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 。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一、酶的概念
概念辨析1: 质量 、 化学性质
概念辨析2: 碳 、 氢 、 氧 、 氮 、 重金属离子、 高温 、 强酸碱 、 氨基酸 、 二氧化碳 、 水 和 尿素等含氮废物 。例1: 基因 对点练习1 A
二、酶的特点
1.专一性
例2: (1)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可能有催化作用
(2) 淀粉酶, 淀粉是否被分解, 唾液、清水、馒头屑、碘液的量、温度、时间等。
(3) 向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与加入A试管中的唾液量不同 。
(4) B 、 A 、 馒头中的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对点练习2: C  
2.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例3 酶具有高效性
对点练习3:
(1)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②、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③观察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2)先是加过氧化氢酶溶液的试管,其次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最后是加蒸馏水的试管;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过氧化氢酶在80℃高温失去活性
三、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探究
例4:(1) 37℃ 37℃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2) ①③②⑤④ (3)pH 酶的活性 颜色变化 淀粉糊、淀粉酶溶液 、蒸馏水和NaOH溶液和稀盐酸HCl、碘液的量 温度 水浴时间 相同 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等等
例5:(1) 温度 4 0 ℃ 20℃
(2) 发生凝乳 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 ;不发生凝乳 酶在60℃高温已失去活性
(3) 7 同一pH值
(4) 确保酶在某种特定温度下的催化作用,排除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5)酶和乳一旦混合,在没有达到要研究的温度之前,反应就已经发生,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四、酶的知识拓展与应用
例6 C 思考: 1.(不能 从pH考虑)
2.(胃壁上有脂质粘液,pH=7左右,阻隔胃蛋白酶分解胃)
3. 淀 粉 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分解淀粉
五、实战演练
1.B 2.B
3. (1) 1、2 。(2) 1、3 (3) 1、4 (4) 1、6 (5) 温度
4.(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碘液 (3)1 对照 (4) 1和2 (5)唾液 温度 (6) B
5. (1)2ml 2ml 37℃ 100℃ 1ml 1ml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2)D (3) 温度 酶的活性 颜色变化 淀粉 淀粉酶 热水、沸水、冰块的量 碘液的量 水浴时间
6. (1) 检查洗衣粉中是否含有蛋白酶 (2)45℃ 酶在75℃时已失去活性 胶片上蛋白膜消失的时间长短
(3)加入碱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衣物上的蛋白质,起到去污垢的效果
(4)减少P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