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6 将相和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推辞(cí) 答(dā)应 侮(wū)辱(rǔ)
B.抵御(yù) 渑(miǎn)池 击缶(fǒu)
C.上卿(qīnɡ) 召 (zhāo) 集 划(huà)归
D.削(xuē)弱 乘(chèng)机 蔺相(xiāng)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投降 降落 降服 B.少女 少年 少儿
C.弯曲 曲折 歌曲 D.麻雀 雀跃 家雀儿
3.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块玉有毛病。
B.蔺相如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将和氏璧要回,他太阴险了。
C.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璧,就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表现了他的机智。
4.你认为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
A.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B.蔺相如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C.蔺相如是一个有智谋、重私利的人。廉颇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
5.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B.秦王我都不怕,只怕廉将军。
C.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
D.秦王我都不怕,怎会怕廉将军?
二、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词。
防( ) 堕( ) 绰( ) 挽( )
访( ) 惰( ) 卓( ) 晚( )
7.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zhào jí dǎn qiè chēng zàn yǔn nuò dé zuì diǎn lǐ
( ) ( ) ( ) ( ) ( ) ( )
8.整体感知,本文共有17个自然段。请在阅读后,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图示补充完整。
三、语言表达
9.链接阅读,《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开篇写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学完这篇课文,你敬佩蔺相如还是廉颇?说说你的观点,和同学分享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句子训练
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成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句,我可以给它换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葡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1.文中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_______,第2个是______。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
1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3.“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在文中找出蔺相如“往回赶”原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
15.本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这段选文讲的是“_______”的故事。
16.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再说出两个与蔺相如有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找出文中蔺相如不畏强权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侮辱:wǔ rǔ。
C项,召集:zhào jí。
D项,乘机:chéng jī。蔺相如:lìn xiàng rú。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要读准词语。
A.“投降”“降服”中的“降”都读为“xiáng”,“降落”中的“降”读为“jiàng”。
B.这三个词语中的“少”都读为“shào”。
C.“弯曲”“曲折”中的“曲”都读为“qū”,“歌曲”中的“曲”读为“qǔ”。
D.“麻雀”“雀跃”中的“雀”都读为“què”,“家雀儿”中的“雀”读为“qiǎo”。
3.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结合《将相和》这篇文章的中心进行理解。蔺相如看到秦王没有诚意,为了要回和氏璧,他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这表现了蔺相如机智的性格特点,并非阴险。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故事中廉颇: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蔺相如 :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选项A正确。
5.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意的分析,仔细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得出答案。句子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项。ACD三项的意思都是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颇,B项的意思是不害怕秦王,但是会害怕廉颇。
6. 防止 堕落 阔绰 挽留 访问 懒惰 卓越 夜晚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防:预防、防护;访:采访、家访。
堕:堕马、自甘堕落;惰:惰性、骄惰。
绰:宽绰、绰号;卓:卓识、卓见。
挽:挽回、挽救;晚:晚上、早晚。
7. 召集 胆怯 称赞 允诺 得罪 典礼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集、胆、赞、诺、得罪、典礼”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完璧归赵
廉颇 负荆请罪 蔺相如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将相和》是根据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文中“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的意思是和好,课文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其中描写将和相“不和”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的是负荆请罪。
9.我比较敬佩廉颇。廉颇当时确实也立了大功,他当初之所以不服蔺相如职位在他之上,首先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蔺相如在维护赵国尊严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还不了解蔺相如的想法。当他了解了之后,知错就改,负荆请罪。我觉得他是一个光明磊落、性情率直之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
结合对课文《将相和》的学习与理解写出自己的看法。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10.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反问 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将军。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本题考查的是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首先要改标点符号,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本题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
(2)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本题“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提出假设,“我把璧交给他”说明结果,分句之间为为假设关系,可使用“如果……就……”连接成一句话。
2.本题考查句式的辨析以及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是一个反问句,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改为陈述句为: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将军。
11. 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12.负荆请罪
13.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14.廉颇:善于反省、爱国、知错能改。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
【解析】
【分析】
11.
本题主要考查句式转换。
第一个问句可以定位到第一自然段:葡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第二个问句可以定位到第一自然段: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的词,或者是将否定词改为肯定的词;接着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什么、怎么等)去掉;最后将句末表示疑问的词语(吗,呀)去掉,将问号改为句号。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可以定位到第一自然段,“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廉颇:可以定位到第二自然段,“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可知他善于反省、爱国。“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可知他知错能改。
蔺相如:可以定位到第一自然段,“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可知他识大体,顾大局。第二自然段,“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可知他很大方,不会斤斤计较。
15. 将相和 完璧归赵
16.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17.负荆请罪、渑池之会。
18.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解析】
【分析】
15.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从“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和“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可知,这段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故事,选自《将相和》。
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16.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可知,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从“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可知,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17.
本题主要考查对故事的积累。
关于蔺相如的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渑池之会: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负荆请罪: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18.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可知,这里体现蔺相如不畏强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