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1*牛郎织女(二)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字音字形。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节俭(jiān) 稀罕(hǎn) 珊(shān)瑚岛
B.兴衰(suāi) 玉簪(zān) 拗(ào)不过
C.牛虻(mánɡ) 竹筐(kuānɡ) 惩(chěnɡ)罚
D.依偎(wēi) 眼眶(kuànɡ) 裂(liě)开嘴
2.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只能在每年的农历_____见一面。( )
A.七月初七 B.八月初八 C.九月初九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B.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C.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4.《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主要表达的是( )
A.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B.赞美牛郎的勤劳和织女的善良。
C.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5.《牛郎织女》一文记叙的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
6.《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主要表达的是( )
A.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B.赞美牛郎的勤劳和织女的善良。
C.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二、填空题
7.《牛郎织女》知识梳理
身世凄苦→_____________→得老牛相助,与织女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两隔→_________________。
8.七夕节又称作女儿节、乞巧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浪漫的色彩,也承载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情思和遐想。请你查阅资料,将下列诗歌补充完整。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语言表达
9.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仙女们在树林里找到织女,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②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11.第①段中“到底”一词可用书面语_______词替代,“尤其”一词表明_________________;“竟”字则强调王母娘娘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中“亲自”一词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①段与第②段中都有“恨”字,第①段中的“恨”是指________________第②段中的“恨”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段文章,你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作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段落完成练习
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槽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15.读了画“ ”线的句子,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 ”画出描写织女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她 。
17.“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联系课文,“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指的是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的写作方法。
18.牛郎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一情节安排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从“只能”一词可以看出___________。
20.用“ ”画出表现牛郎的“心急如焚”的句子,并试着读出牛郎的这种心情。
21.“这一天”夜晚,我们遥望天空,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不禁吟诵起诗句:“_________。”
22.读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牛郎、织女会说些什么
(1)谈到儿女,织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到老牛,牛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到王母娘娘,织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的认读。
题目的要求是选择无误的一项,注意审题, 注意声调、韵母、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才能加深印象。
A项正确字音是:节俭(jiǎn) 稀罕(han)
B项正确字音是:兴衰(shuāi) 拗(niù)不过
“拗”:[ niù ]固执;不随和;不驯顺:执~。脾气很~。[ ào ]不顺;不顺从:~口。违~。[ ǎo ]使弯曲;使断;折:把竹竿~断了。
C项正确字音是:牛虻méng 惩(chénɡ)罚
2.A
【解析】
【详解】
注意对神话传说的理解,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选项A正确。
3.B
【解析】
略
4.A
【解析】
【详解】
注意对神话故事的理解。《牛郎织女》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本文主要讲述了苦孩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上的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5.C
6.A
【解析】
5.略
6.略
7. 与老牛相依为命 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牛郎织女》讲的是很久以前,因牛郎的嫂子和哥哥对牛郎不好所以他与老牛相依为命。一天,老牛让牛郎去树林边,会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和他结为夫妻,牛郎纳闷,但还是去了,事情和老牛说的一样,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老牛交待完事情就死了,织女也被抓走了,牛郎带着儿女批着牛皮追织女就快追到,王母拿下簪子划了条天河,他们被隔开了。他们互相挣扎着,以泪洗面,王母感动就让他们每年见一次,就形成了现在的七夕。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8.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整理。
作答时,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资料,将诗歌补充完整,做到不写错字、字迹工整。
本题出自唐代杜牧《秋夕》,全诗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后两句意思是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本题出自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全词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是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9.穿黄衣服的仙女说:“你不回天庭,王母娘娘一定会惩罚你的。你还是乖乖地回去吧!”织女摇摇头。穿红衣服的仙女说:“快走吧,这人间有什么好的,还是回天上吧!”可是织女还是想留在人间,她坚定地说:“我不回去!”她的做法让姐妹们很无奈。但是,姐妹们又暗暗佩服她的勇气。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想象写话。
从“织女”一词可以知道这句话与课文《牛郎织女》有联系,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相关资料把内容写具体。
民间传说认为织女是七仙女最小的七妹,七仙女身穿“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衣裳。因此,同学们可以用衣服颜色来区分各位仙女。
范例一:穿黄衣服的仙女说:“你不回天庭,王母娘娘一定会惩罚你的。你还是乖乖地回去吧!”织女摇摇头。穿红衣服的仙女说:“快走吧,这人间有什么好的,还是回天上吧!”可是织女还是想留在人间,她坚定地说:“我不回去!”她的做法让姐妹们很无奈。但是,姐妹们又暗暗佩服她的勇气。
范例二:仙女们一看到织女就打量她,担心她不适应人间的生活。穿红色衣服的仙女说:“快跟我们回去吧。人间的生活没什么值得留念的,还是回天上吧!”织女摇了摇头,说:“我在人间生活得很好。你们不用担心。”穿绿色衣服的仙女说:“还是快回天上吧!王母娘娘知道你留在人间肯定会狠狠惩罚你。快跟我们走吧!”织女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定地说:“我不回去!”仙女们知道织女已经下定决心留在人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10. 喜鹊搭起桥。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正是紧急事。 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王母娘娘到底知道了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本题主要了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成群的、在天河上边、一座”。即:喜鹊搭起桥。
2.本题主要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即:去掉“不、吗”,问号变句号。示例: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正是紧急事。
3.本题主要主要考查仿写句子。“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句子运用排比的手法,仿写时需要注意。示例:如果说人生是一片辽阔的大海,那么挫折就是其中的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挫折就是其中的一朵倏忽飘过的浮云。
4.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示例:改变语序,去掉“让”,注意把“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和“王母娘娘”互换位置。“到底”和“知道”放在一起。即:王母娘娘到底知道了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
11. 终于 王母娘娘对织女恨的程度深 织女违反天规的行为大为震惊和恼怒
12.王母娘娘对抓回织女一事的重视
13. 王母娘娘痛恨织女偷下凡间的事 织女对王母娘娘蛮横抓她回天上一事的恼恨
14.提示:紧扣王母娘娘的专横、专制、破坏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要点说即可。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近义词以及词语赏析。
理解词义,替换成合适的词语。理解词语的作用需要结合原句。
到底:指到尽头;到终点。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出现某种结果。到底的近义词 :终归、终究
“她尤其恨织女”尤其:更加,特别。表程度限制,表明王母对织女憎恨程度之深。
“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竟: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的事,强调了王母娘娘对织女违反天规的盛怒和不满。
12.
考查词语赏析。
理解词语的作用需要先理解所给词语意思,再结合原句。
她亲自到牛郎家里,“亲自”,亲手。亲自表明了王母娘娘要对织女抓回天上的决心。
13.
考查词语理解。
先去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她尤其恨织女”,联系上文“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其中“恨”表示王母对织女私自下凡行为的痛恨。
“织女心里恨极了”,联系上文“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其中“恨”表示了织女对王母娘娘蛮横无理的行为愤懑。
14.
考查人物评价。
人物形象分析需要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入手去概括。
王母娘娘拆散牛郎织女的行为体现了她的专制、残忍,不讲骨肉亲情。
15.我感受到了王母娘娘专横霸道、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16.织女心里很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不愿回到天庭,留恋人间的幸福生活
17. 老牛死前,嘱咐牛郎将它的皮留着,好在紧急时刻派上用场。 前后照应
18.这一情节的安排,既与上文写老牛死前所说的话前后相照应,又为下文披着牛皮救织女做好了铺垫,使得文章情节不突兀,每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了故事的连贯和顺畅。
19.他们渴望能相聚,但又无力违抗王母娘娘。
20.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
2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2. 瞧,咱们的一双儿女 长得多可爱呀! 多亏了老牛让咱俩结为夫妻,可惜它早就不在了! 外祖母真是狠毒啊,要不是她咱们就能团团圆圆的,多好啊!
【解析】
15.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句子: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王母娘娘专横霸道、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答案为:我感受到了王母娘娘专横霸道、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16.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能力。织女心里很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这句话写的是织女,从中可以看出她不愿回到天庭,留恋人间的幸福生活。答案为: 织女心里很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不愿回到天庭,留恋人间的幸福生活
17.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联系课文,“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指的是老牛死前,嘱咐牛郎将它的皮留着,好在紧急时刻派上用场。这是一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答案为:老牛死前,嘱咐牛郎将它的皮留着,好在紧急时刻派上用场。前后照应。
18.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领悟能力。牛郎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一情节的安排,既与上文写老牛死前所说的话前后相照应,又为下文披着牛皮救织女做好了铺垫,使得文章情节不突兀,每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了故事的连贯和顺畅。答案为:这一情节的安排,既与上文写老牛死前所说的话前后相照应,又为下文披着牛皮救织女做好了铺垫,使得文章情节不突兀,每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了故事的连贯和顺畅。
19.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从“只能”一词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能相聚,但又无力违抗王母娘娘。答案为:他们渴望能相聚,但又无力违抗王母娘娘。
20.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这句话写出了牛郎“心急如焚”答案为: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
21.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运用能力。“这一天”夜晚,我们遥望天空,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不禁吟诵起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答案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2.考查学生的运用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合理即可。答案为:瞧,咱们的一双儿女 长得多可爱呀!②多亏了老牛让咱俩结为夫妻,可惜它早就不在了!③外祖母真是狠毒啊,要不是她咱们就能团团圆圆的,多好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