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驯良(xùn) 翘尾巴(qiào) B.帽缨(yīng) 树杈(chā)
C.蛰伏(zhé) 苔藓(xuǎn) D.狭窄(jiá) 矫健(jiǎo)
2.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砥达 鸟窝 灵牙俐齿 B.矫健 治疗 哀鸿遍野
C.惹脑 狭窄 寸草不生 D.嬉戏 遮蔽 迫不急待
3.关于《太阳》和《松鼠》两篇课文的写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和《松鼠》两篇课文都是说明性文章,语言风格也一样。
B.《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C.《松鼠》一文语言活泼,描述生动,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作文写完了,他还一再修改,真是精益求精啊!
B.弟弟喜欢标新立异的着装,让全家人不安。
C.李明写出一个病句,老师指导后,他马上改正,真是个迷途知返的孩子。
D.他今天穿了白村衫,无独有偶,他的同桌也穿了件白村衫。
5.选出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词语准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 ,动作是那样 ,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 ,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 声。
A.尖锐 敏捷 奇特 恨恨 B.锐利 轻快 响亮 呵呵
C.尖利 敏捷 嘹亮 愤愤 D.锐利 敏捷 响亮 恨恨
二、填空题
6.在句子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1)( )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 看上去只有个盘子那么大。
(2)松鼠( ) 有时也捕捉鸟雀,( ) 不是肉食动物。
(3)( )树被凤刮得太厉害了,松鼠( )到地上来。
(4)松鼠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它们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
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 )
(2)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
(3)我小心翼翼地踏上笔陡的台阶,心怦怦直跳。( )
8.填写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2)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六米多长,一两吨重。( )
(3)如果听到什么声响,鲸立即四散游开。(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
鲸(片段)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lù lǜ )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chēng chèn)“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jiē jié)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qiǎn qián)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9.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凶猛( ) 锋利( ) 垂直( ) 浮出( )
11.文中划“ ”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
12.文中划“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3.这两个片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鲸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有经验的人如何根据水柱的形状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判断。
①鲸是海洋里最大的鱼。 ( )
②须鲸只吃虾和小鱼。 ( )
③号称“海中之王”的鲸叫虎鲸。 ( )
④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吸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转基因蚊子
①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尽管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发了许多抗疟疾新药,但都未能从根源上消除这一病魔。如今美国的科学家另辟蹊径,设计出不会传染疟疾的转基因蚊子,以求彻底消灭这种可怕的疾病。
②据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成功设计出了转基因蚊子。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
③科学家马拉里介绍说,新一代转基因蚊子体内含有一种名为SM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另外,基因转变后的“人造蚊子”的眼睛是绿色或者红色的,很容易区别于自然界的野蚊子。转基因蚊子的其他脾性和自然界的野蚊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说同样也吸人和动物的血,也是同样的繁殖途径,但它们一旦与野蚊子交配后,就会大大降低野蚊子的生育能力,从而最终将野蚊子淘汰出局。
16.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辟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说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中的“如果……将……”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过读短文,你了解转基因蚊子有哪些用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0.开心习作园。
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正确。
B,有误,树杈[chà]:树木的分枝处。
C,有误,苔藓[xiǎn]: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D,有误,狭窄[xiá]:狭小;窄小。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 有误。砥达,应为:抵达,意思是到达目的地。灵牙俐齿,应为:伶牙俐齿,意思是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B 无误。
C 有误。惹脑,应为:惹恼,生气,引之发怒。
D 有误。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内容的理解。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松鼠》是科学小品,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乖巧的行为和生活习性等,突出了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A项说法错误,《太阳》和《松鼠》两篇课文都是说明性文章,但是语言风格不一样,《太阳》一文语言平实,《松鼠》一文语言活泼。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 符合语境。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
B 符合语境。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见解、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有时也指敢于打破旧框框,进行革新创造。
C 不恰当。迷途知返,意思是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D 符合语境。无独有偶,意思是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配对的,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人十分相似。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尖锐:1.物体的末端锋利。 2.敏锐而深刻。 3.声音高而刺耳。 4.对立激烈。
锐利:锋利的,尖锐的,尖而快的(刃锋等)。或比喻[眼光、言辞等]尖锐、犀利。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轻快:1.不费劲儿;2.轻松愉快。
奇特:表示不寻常的,非常罕见的,令人惊奇的行为。
响亮:(声音)宏大。
嘹亮:(声音)清晰响亮。
呵呵:以前是笑声 ,多指嘲笑不屑一顾。
恨恨:抱恨不已,无比悲怨。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阅读语段,根据词语意思,可知它们的爪子是很“锐利”,动作是“敏捷”,叫声是“响亮”,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6. 因为 所以 虽然 却 只有 才 只要 就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要分析分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与“看上去只有个盘子那么大。”是因果关系,选择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2)“有时也捕捉鸟雀”与“不是肉食动物。”是转折关系,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却……”。
(3)“树被凤刮得太厉害了”与“到地上来。”是条件关系,选择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
(4)“有人触动一下它们所在的大树”与“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是条件关系,选择条件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
7. 鼓励 竟然 吸取 陡峭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1)鼓舞:兴奋;振奋;使振奋起来。故近义词为“鼓励”;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故近义词为“竟然”;
(2)汲取:吸取;吸收。故近义词为“吸取”;
(3)笔陡:形容十分陡峭。故近义词为“陡峭”。
8. 打比方 列数字 作假设
【解析】
【详解】
考查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分类表、摹状貌、列图表等。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句子内容,辨析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句子把水柱比作喷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六米多长,一两吨重。”句子的“六米多长,一两吨重”,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作假设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用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来可能要出现的状况,会增强说明对象的说服力。“如果听到什么声响,鲸立即四散游开。”句子运用作假设的说明方法,说明鲸睡觉时很警觉的特点。
9.lǜ chēng jié qián
10. 凶狠 尖利 笔直
呈现
11.设问
12.打比方
13. 捕食 呼吸
14.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15. × × × ×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
根据词语选择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还要注意一字多音现象。
称
[chēng]1. 叫;叫做 自~。他足智多谋,人~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他为老队长。2. 名称 简~。俗~。3. 说 ~快。~便。连声~好。4. 赞扬 ~叹。~赏。~许。5. 姓。6. 测定重量。7. 举 ~觞祝寿。
称
[chèn]适合;相当 ~体。~心。对~。匀~。
结
[jié]1. 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 ~绳。~网。~彩。2.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 打~。活~。死~。蝴蝶~。3. 发生某种关系;结合 ~仇。~社。~为夫妻。4. 凝聚;凝结 ~晶。湖面~了一层冰。5. 结束;了结 ~账。归根~底。6. 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 保~。具~。7. 姓。结
[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
10.
考查近义词。
凶猛:多形容气势﹑力量凶恶强大。近义词为凶狠。
锋利:指兵器、工具等尖而薄。近义词为尖利。
垂直:与水平面成直角的。近义词为笔直。
浮出:从水下漂浮到水面上来,比喻事物显露出来。近义词为显露。
11.
考查修辞手法。
划线句子是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12.
考查说明方法。
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比作花园里的喷泉”,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3.
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主要介绍了鲸鱼捕食的食物类型和方法,第二段主要介绍了鲸鱼呼吸的方式。
14.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可得出答案。
15.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①错误,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它不属于鱼类。
②错误,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③错误,号称“海中之虎”的鲸叫虎鲸。
④错误,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16. 费尽脑筋。指科学家为研究抗疟疾新药花费很多功夫和脑力。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17. 列数字 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说明疟疾传染性强的特点 作比较 将转基因蚊子与自然界的野蚊子作比较,突出了转基因蚊子不会感染疟疾的特点
18.不能删掉。这是一种假设,删掉后就成了事实。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9.不会感染疟疾;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转基因蚊子身上有一种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
【解析】
【分析】
16.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结合词语的特点进行分析,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本题中“绞尽脑汁”指的是费尽脑筋。指科学家为研究抗疟疾新药花费很多功夫和脑力。“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17.
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1)本题中从“每年约有270万人”的具体数据,可以得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这里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更加形象生动的说明疟疾传染性强的特点。
(2)本题中从“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得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这里把转基因蚊子与自然界的野蚊子作比较,突出了转基因蚊子不会感染疟疾的特点。
18.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如果”指的是假设关系,写出了假如放归大自然会出现的现象。但是删掉后就成了事实,和原文要表达的内容不一样。
19.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外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识记。
本题中结合原文的内容以及自己对生活实际的分析和理解,从“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可以得出转基因蚊子的用途。
20.例文:
石榴
“胖娃娃,总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笑出满嘴红玛瑙。”你猜这是什么水果?对,这就是我最爱吃的石榴。
春天,石榴树长出了片片嫩芽,青青绿绿的,像一个个士兵在岗位上放哨,守卫着石榴树。渐渐的嫩叶长成了碧绿碧绿的大叶片,像一顶顶帽子戴在树枝上。随着天气的升温,树上竟长出了花骨朵,花骨朵长得很像一颗豆子,小小的,一点也不起眼。过了几天,这小豆子一般的花苞竟然长到了樱桃的大小,在它的屁股上还分裂出了一颗五角星,我猜,里面的花瓣肯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展示自己鲜艳的外表了。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它开花了,近着看,细瞧瞧,像一个个火炬,正在熊熊燃烧着,还像一个个甜筒,看着口水就流下来了。有的已经全部开放了,看来这是一个急性子,它的样子就像是一位小女孩,穿着火红的裙子,在展示自己的身姿。这时候的石榴树上一派热闹的景象,朵朵石榴花在竞相开放。
夏天到了,石榴花开始慢慢凋谢,虽然花瓣凋谢了,但石榴的“肚子”越来越大,像一位孕妈妈,正在孕育着美味!天气越来越热,石榴的肚子也越来越大,远看就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有的青中带黄,有的黄中带红,把石榴树装扮得十分漂亮。走进一瞧,这边一个在呼呼大睡,那边两个在说悄悄话,这里还有三五成群聊天解闷的,好不热闹啊!
秋天到了,石榴终于成熟了,它摸起来超级光滑,但有的却因为太开心,笑破了肚皮,看起来也很有趣。小心地剥开石榴的外衣,露出了白里透粉的果肉,一不小心就会弄破石榴籽的外衣,这时候,汁水就会流到你的手上。把一小捧石榴籽放到嘴里,汁水就在嘴巴里炸开,炸的满嘴都是,甜到心头。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状物类说明文。
根据题干的要求首先明确自己要描写物体是什么,然后根据物体的特点进行描述。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可以运用好词好句,或者一个谜语等方法引出所要描写的物体是什么。
过程:按照物体的不同习性,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可以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