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5 12:24:38

文档简介

《庖丁解牛》导学
文学常识
1. 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思想主张:关于庄子思想的渊源,司马迁指出:“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书中对于儒墨等当时显学,多有诋訾,并表现了愤世嫉俗的精神。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宣传、教化、劝导都是人性中的“伪”,应该摒弃。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各宗教经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1)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2)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致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3)提出辩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2.《庄子》其书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羼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写作特色:1、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书也运用寓言,但多从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中引用;《庄子》“寓言十九”则多是作者所虚构。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短小故事,插入议论之中,以资譬喻或论证;而《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则扩展成篇,将作者的议论,寓于故事人物口中。这些类似短篇小说的寓言,虚构了人物与故事情节,有动作、有对话,还有肖像、表情的描绘,与《墨子》、《孟子》中基于实录的一些对话式语录大不相同。2、《庄子》还以想象丰富,结构灵活见长。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
后世影响及评价:《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吸取了许多营养。
3.关于课文出处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二字连续,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生主”二字连续,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4.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二、背景知识
相传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其家族本是楚王之后,吴起变法之后,庄子一家避乱迁至宋国蒙地,生活穷困潦倒。庄子自幼生活在一种动荡、忧患的环境中,物质生活的匮乏姑且不论,庄子那幼小的心灵已过早地承受了过多过重的压力。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天资聪颖的庄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另外,因其家庭成员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庄子在耳濡目染中读了许多书。因此庄子从小就勤奋好学、善于思辨,这是庄子成为一个反传统、反异化、非理性、重内在精神修养的思想家的最根本的原因。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的诸侯征战杀戮的时代,死亡的气息时时缠绕着生存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子为了提醒人们要“贵生”“重生”,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便写下了这篇富有哲理的美文。
三、文言常识梳理
1.字音
踦( ) 砉( ) 向( ) 騞( ) 卻( ) 窾( )
綮( ) 軱( ) 硎( ) 间( ) 怵( ) 謋( )
2.通假字
(1)砉然向然 ( ,同 , )
(2)技盖至此乎 ( ,同 , )
(3)批大郤 ( ,同 , )
3.古今异义
(1)依乎天理 (古义: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
(2)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3)吾见其难为 (古义:此处指很难下刀。今义:使人为难。)
(4)因其固然 (古义:牛体本来的结构。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5)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尽管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良庖岁更刀 (每年) 族庖月更刀 (每月)
(2)名词作动词:足之所履 (踩)
(3)形容词作名词:而刀刃者无厚 (厚度)
(4)形容词作动词:善刀而藏之 (揩拭)
5.一词多义
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剖开,分割肢体)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免除) (《荆轲刺秦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释,解答) (《师说》)
月既不解饮 (能,会)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动词:①解;②作为)
③视为止,行为迟 (都是介词:因为)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都是介词:因为)
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 (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 (介词,到)
然:
①砉然向然 (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②奏刀騞然 (助词,象声词词尾)
③因其固然 (……的样子)
④虽然,每至于族 (代词:这样)
⑤怵然为戒 (助词,形容词词尾)

①善哉!技盖至此乎 (语气词,表疑问兼感叹语气)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 (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介词,用法同“于”,相当于“比”)
④依乎天理。 (介词,用法同“于”,这里无需译出)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助词,用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地”)
6.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如土委地 (“委”后省略“于”)
怵然为戒 (“为”后省略“之”)
视为止,行为迟 (两个“为”后均省略“之”)
(2)宾语前置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应为“未尝技经肯綮”)
(3)状语后置句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应为“其于游刃恢恢乎必有余地矣”)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应为“而刀刃若于硎新发”)
(4)判断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 (“也”表判断)
6. 积累成语
(1)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3)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4)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在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5)切中肯綮: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6)批郤导窾: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7)新硎初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
(8)官止神行:不用眼睛看,只凭潜意识去做某种活动。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9)善刀而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四、文本研读
1、根据文意分析庖丁成长的三个阶段。
2、文惠君称赞庖丁技艺高超,庖丁却说自己所好的是“道”。如何理解“技”与“道”?二者有什么区别?
3、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和“养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4、《庖丁解牛》中所体现的庄子的处世观与孔、孟的处世观相比有何异同?庄子的观点对于当今的社会是否有借鉴意义?
五、比较总结
篇目 观点 观点内涵 表达方式 与其他观点的关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吾与点也 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后世解说甚多) 语录体、训诫式,简要,态度明确。本文内涵表达较为含蓄。 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观点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
《齐桓晋文之事》 保民而王 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守礼知义,才会天下归心 对话体、论辩性;直接、明确;因势利导、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 中心观点,全文的思路由此出发,又归结于此。
《庖丁解牛》 寓言体,用寓言来表达,形象生动。但不能论证。 是对“解牛”过程的解说,暗合寓意,文中并无明确的观点。《庖丁解牛》导学(师)
文学常识
1. 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思想主张:关于庄子思想的渊源,司马迁指出:“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书中对于儒墨等当时显学,多有诋訾,并表现了愤世嫉俗的精神。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宣传、教化、劝导都是人性中的“伪”,应该摒弃。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各宗教经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1)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2)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致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3)提出辩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2.《庄子》其书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羼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写作特色:1、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书也运用寓言,但多从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中引用;《庄子》“寓言十九”则多是作者所虚构。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短小故事,插入议论之中,以资譬喻或论证;而《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则扩展成篇,将作者的议论,寓于故事人物口中。这些类似短篇小说的寓言,虚构了人物与故事情节,有动作、有对话,还有肖像、表情的描绘,与《墨子》、《孟子》中基于实录的一些对话式语录大不相同。2、《庄子》还以想象丰富,结构灵活见长。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
后世影响及评价:《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吸取了许多营养。
3.关于课文出处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二字连续,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生主”二字连续,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4.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二、背景知识
相传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其家族本是楚王之后,吴起变法之后,庄子一家避乱迁至宋国蒙地,生活穷困潦倒。庄子自幼生活在一种动荡、忧患的环境中,物质生活的匮乏姑且不论,庄子那幼小的心灵已过早地承受了过多过重的压力。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天资聪颖的庄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另外,因其家庭成员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庄子在耳濡目染中读了许多书。因此庄子从小就勤奋好学、善于思辨,这是庄子成为一个反传统、反异化、非理性、重内在精神修养的思想家的最根本的原因。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的诸侯征战杀戮的时代,死亡的气息时时缠绕着生存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子为了提醒人们要“贵生”“重生”,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便写下了这篇富有哲理的美文。
三、文言常识梳理
1.字音
踦(yǐ) 砉(xū) 向(xiǎng) 騞(huō) 卻(xì) 窾(kuǎn)
綮(qìng) 軱(gū) 硎(xíng) 间(jiàn) 怵(chù) 謋(huò)
2.通假字
(1)砉然向然 (向,同“响”,响声)
(2)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3)批大郤 (郤,同“隙”,空隙)
3.古今异义
(1)依乎天理 (古义: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
(2)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3)吾见其难为 (古义:此处指很难下刀。今义:使人为难。)
(4)因其固然 (古义:牛体本来的结构。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5)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尽管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良庖岁更刀 (每年) 族庖月更刀 (每月)
(2)名词作动词:足之所履 (踩)
(3)形容词作名词:而刀刃者无厚 (厚度)
(4)形容词作动词:善刀而藏之 (揩拭)
5.一词多义
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剖开,分割肢体)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免除) (《荆轲刺秦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释,解答) (《师说》)
月既不解饮 (能,会)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动词:①解;②作为)
③视为止,行为迟 (都是介词:因为)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都是介词:因为)
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 (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 (介词,到)
然:
①砉然向然 (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②奏刀騞然 (助词,象声词词尾)
③因其固然 (……的样子)
④虽然,每至于族 (代词:这样)
⑤怵然为戒 (助词,形容词词尾)

①善哉!技盖至此乎 (语气词,表疑问兼感叹语气)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 (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介词,用法同“于”,相当于“比”)
④依乎天理。 (介词,用法同“于”,这里无需译出)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助词,用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地”)
6.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如土委地 (“委”后省略“于”)
怵然为戒 (“为”后省略“之”)
视为止,行为迟 (两个“为”后均省略“之”)
(2)宾语前置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应为“未尝技经肯綮”)
(3)状语后置句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应为“其于游刃恢恢乎必有余地矣”)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应为“而刀刃若于硎新发”)
(4)判断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 (“也”表判断)
6. 积累成语
(1)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3)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4)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在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5)切中肯綮: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6)批郤导窾: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7)新硎初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
(8)官止神行:不用眼睛看,只凭潜意识去做某种活动。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9)善刀而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四、文本研读
1、根据文意分析庖丁成长的三个阶段。
明确:第一阶段:初学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不熟悉牛的生 结构,解牛时只见到牛的整体外在形态。这时候的庖丁是一个“族庖”,可以想见,其解牛的时候也一定是经常用刀去砍劈骨头,每月也要换刀一次。(不懂规律——目有全牛)
第二阶段:三 后“未尝见全牛”,对牛的自然生 结构了如指掌,庖丁成了一个技术 好的厨子,但解牛时仍要时常用刀去割筋肉,结果仍需每 换一次刀。(认识规律——目无全牛)
第三阶段:庖丁彻底掌握了解牛之道,解牛时能以心神去领会而 以目视,依循自然纹 ,刀锋切入空隙处,避实就虚,得心应手,所以他的刀用 十九 仍像刚刚磨过一样。(运用规律+谨慎小心——游刃有余)
2、文惠君称赞庖丁技艺高超,庖丁却说自己所好的是“道”。如何理解“技”与“道”?二者有什么区别?
明确:技是形而下的,可以目视的,是感官所感的;而“道”则是形而上的,不能目视,只能神遇。“官知止而神欲行”,也就是说在四之躯体所掌握的“技”不能不停止的地方,而“神”却径自运行。这种“神”的力量从何而来?“依乎天理”,“天”就是自然,“理”就是奥秘、规律,即“道”。由此看来,“道”是超越“技”的。
3、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和“养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明确: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养生主”即养护身体,给养心灵的关键。原文开头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这段其实是庄子所想表达内容的综述,想告诉人们唯有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老庄所说的“道”,就可以终享天年。
如果把解牛之刀看作人的生命,那么牛身体相当于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牛身上的骨骼筋肉缠结之处比喻世事的纷繁复杂,解牛的方法便是养生之道。人生于世,必然要面对、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所以讲究“解牛之法”即“养生之道”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人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应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顺应自然与社会的良性法则,同时要巧妙地避过种种障碍;遇到困难的事情时,要全 贯注,谨慎应付,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样才可全身养性,尽享天年。
4、《庖丁解牛》中所体现的庄子的处世观与孔、孟的处世观相比有何异同?庄子的观点对于当今的社会是否有借鉴意义?
明确:庄子认为,人世间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应该像庖丁解牛一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像躲避牛身上可能使刀口钝折之处一样,躲避那些可能伤害自己的矛盾,顺着“天然”的缝隙,游刃有余地处世,这样才能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这是与孔孟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进取、舍我其谁完全不同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固然有回避矛盾的一面,但也提醒我们不要强行、妄为,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示,不可一味以“消极哲学”看待。虽然儒、道两家观点截然不同,但并无优劣高下之分,甚至可以说,无论孔子、孟子还是庄子,最终的目的都是落实到追求人的幸福,只是实现的路径有所不同罢了。
和其他许多寓言一样,“庖丁解牛”给我们你的启示已经超出了寓言讲述者最初的命意范畴:一切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按照规律办事;把握规律之后,面对具体问题,仍然要敬慎戒惧,才能把事情做好。
五、比较总结
篇目 观点 观点内涵 表达方式 与其他观点的关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吾与点也 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后世解说甚多) 语录体、训诫式,简要,态度明确。本文内涵表达较为含蓄。 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观点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
《齐桓晋文之事》 保民而王 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守礼知义,才会天下归心 对话体、论辩性;直接、明确;因势利导、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 中心观点,全文的思路由此出发,又归结于此。
《庖丁解牛》 依乎天理 存身、做事、处世都应该顺乎自然,不可强为(后世解说甚多) 寓言体,用寓言来表达,形象生动。但不能论证。 是对“解牛”过程的解说,暗合寓意,文中并无明确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