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联盟校2021届3月试卷七年级下册历史(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绍兴柯桥联盟校2021届3月试卷七年级下册历史(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5 21: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中国历史学科3月份独立作业试卷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南北重新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下表为唐朝当选宰相方式统计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世袭获得官职)。表中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皇权的需要 B.藩镇割据的需要
C.科举制度的影响 D.唐朝诗歌的繁荣
3、“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从头到尾),缚以诸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出现这种工具的朝代应该是
A.西汉 B.唐朝 C.曹魏 D.东汉
4、唐朝是中国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下列对唐朝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创立了科举制度
B.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景象
C.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玄奘西行密切了民族间的交往与发展
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6、从《契丹人引马图》中可看出,契丹人所穿的衣服已同当时的汉人着装没有多大区别,这主要是
A.被北宋政府征服并强迫改装的结果
B.契丹人为了向北宋政府示好
C.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
D.与北宋贸易交流的需要
7、“从历史的后端来看,这1004年(宋真宗景德年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作用--协定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B.代价战争费用远远少于岁币
C.协定--南宋与金政权达成和议
D.观感中原人民乐于接受和议
8、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出现有推动作用的是
①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②“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出现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
④南方战乱少,相对和平稳定。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面的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南朝 C.唐朝 D.南宋
10、文物是记录历史的载体之一,下列文物反映出中原政权历来重视的地区是
A.新疆 B.西藏 C.东北 D.台湾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中国历史学科3月份独立作业试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
(2)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什么制度的建立?(2分)
(3)材料三图中的①②处地名分别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分析,隋朝与秦朝有哪些相同点?请举例说明(6分)
12、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政治制度的变革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故常与知州争权。
--《宋史》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科举的“创新之处”和“最大合理性”分别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设置通判的目的。为控制地方财赋宋朝还设置了什么官职?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和西藏地区的管理机构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采取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原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这些制度变革的历史给我们今天国家建设带来了什么启示?(2分)
1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太宗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个例子说明。(2分)
材料二: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至澶州(河南濮阳),宰相力劝宋真宗亲征,鼓舞了宋军士气,射杀了辽军统帅萧挞凛。随后宋辽订立和约: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边界。此后双方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榷场贸易也不断发展。
(2)材料二的“宰相”指谁?宋辽议和有什么积极影响? (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途径。(3分)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中国历史学科3月份独立作业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B C C A C D 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2分)
(1)隋文帝(2分)
(2)科举制度(2分)
(3)①涿郡 ②余杭 (每空1分)
(4)两个王朝都建立影响深远的制度:(2分)
秦朝首创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科举制被后世沿用。(每项1分)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隋修运河。(每项1分)
12、(10分)
(1).创新之处: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1分)
合理性:相对公平(机会均等)。(1分)
(2).目的:分知州权力(限制知州或者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1分)
官职:转运使。(1分)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把中央集权加强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1分)
(3).制度:行省制度。(1分)
机构:宣政院。(1分)
原因:疆域辽阔。(1分)
(4).启示:改革促进发展,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13、(8分)
(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举例:文成公主入藏;唐对回纥、靺鞨、南诏首领的册封等。(答出其中一例即可)(1分)
(2)寇准;(1分)
影响:有利于和平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分)
(3)途径:统治者的改革和政策推动;通婚;战争交往;和平往来。(写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