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1方差
一、教学目标
1.感知数据离散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
2.经历探究数据离散的计量方法的过程。
3.归纳方差的定义,推导方差公式。
4.能够运用方差公式解决常见的离散问题。
5.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数据离散的计量方法,理解方差公式。
难点:归纳方差的定义,推导方差公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用幻灯出示)
上海市每日最高气温统计表(单位:摄氏度)
2月
21日 2月
22日 2月
23日 2月
24日 2月
25日 2月
26日 2月
27日 2月
28日
2001年 12 13 14 22 6 8 9 12
2002年 13 13 12 9 11 16 12 10
问题1:上海2001年2月21日至28日的平均气温是
上海2002年2月21日至28日的平均气温是
问题2:上海2001年2月21日至28日气温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上海2001年2月21日至28日气温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通过解决上述问题,使学生在回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同时,发现这两组数据的这三个指标数值几乎一样,而这两组数据又确实存在不同,不同在哪里?有没有可以客观反映他们不同的指标数值?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引出本节课题。
(二)示标导学
通过出示本课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了解知识脉络。
1、感知数据离散的普遍存在及重要性
2、探究数据离散的计量方法
3、理解并掌握方差公式
4、能够运用方差公式解决常见的离散问题
(三)自主探究与展示交流
<探究1>感知:“离散”的含义
要求: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感受
数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引导学生从文字、数据、图形等多角度去感受离散的普遍存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离散的感性基础。
<探究2>辨析:“离散”的判断基准应选择哪一个数据值?
要求:运用排除法,去伪存真,说明理由
离散与集中都是相对概念,如何表示离散就需要建立一个参照数,这个参照数就是基准值。学生很容易想到应用最广的平均数,但这很可能是惯性思维的结果,为了避免惯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对比、辨析能力,要求使用排除法。
<探究3>独立探究:如何表示单个数据的“离散程度”
要求: 独立思考,交小组长汇总
由易入难,结合之前计算平均数时,曾引入正、负偏差的概念,相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可以完成该题。
<探究4>合作探究:如何表示整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要求: 每组所选发言人认真组织语言,发言内容要结合导入问题中的数据,用一组或两组均可
12、13、14、22、6、8、9、12
13、13、12、9、11、16、12、10
整组数据离散的体现是建立在单个数据离散,这一基础上的。如何运用单个数据的正、负偏差表示整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里需要各小组结合所给数据,给出合理的探究。还需要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展示,教师的提示性数据,推动问题的层层深入。从而实现对离散计量方法的理性探究,建立对“方差”公式正确的认识
<探究5>归纳:“方差”的定义
要求:结合课本定义,回顾探究过程,作出属于自己的定义
课本通过对运算步骤的描述建立了方差的定义,步骤描述详尽就难免文字过多增加记忆负担,因此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作出相对简介的定义,更能加深学生对方差定义的理解。
<探究6>理解:“方差”公式
要求:分析每一步运算的目的,尝试给出方差通式
课本并未给出方差公式的通式,但以课本例题所给的5个数据的方差计算,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的推导出方差的通式。
(四)精讲点拨
下列数据,你是否经常见到?请计算它们的方差
(1)1、1、1、1、1
(2)1、2、3、4、5
(3)2、4、6、8、10
(4)12、14、16、18、20
(5)4、5、6、7、8、9
(6)1、3、1、3、1、3、 1、3、1、3、1、3
本节课作为方差学习的第一课时,重在探究离散程度的计量方法——方差,所以在练习的选择上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只对常见数据进行分析,至于方差的规律及应用安排在第二课时。
通过第一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单一数字组成的数据,不具有波动性,所以方差值为0。
通过第二组与第五组数据,使学生感受到波动程度相同的数据,方差值相同。
通过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数据,让学生感受方差对离散程度的放大作用,为第二课方差规律的学习打下伏笔。
通过第六组数据,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数据的离散规律求方差值,也是为第二课做周期性数据方差变化的知识储备。
(五)本课小结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积极合作,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