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二氧化碳》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12 19: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奇妙的二氧化碳》。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六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本节教材内容分成: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和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中心。二氧化碳是学生学完氧气后接触的又一种常见的而又重要的气体,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来掌握物质的性质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究别的物质如酸碱盐,金属等作铺垫,授给学生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完成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以及温室效应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4、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和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判断;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准备:我所做的准备是有一些演示实验和一些多媒体信息载体
演示实验:
1、二氧化碳的密度实验
2、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的实验(二氧化碳与灭火的实验)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多媒体信息载体:
1、意大利的“死狗洞”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短片
3、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4、《地球之歌》
二、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 思考 总结 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双边互动:让学生和老师不停的进行信息交流,注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3、竞赛讨论:在课堂中还参插了竞赛式的讨论。在学习一些问题时开展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也是符合参与式理念的;
4、图表应用教学法:鲁教版教材有别于老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图、表、文并茂,版面色彩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每一张图表都说话”,更生动形象的串联和拓展知识。
三、说学法:
1、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的获得知识。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用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识;
4、对比学习:在学生探究式分组讨论中,教师引导和设计情景进行对比实验,对比讨论,让学生能够在对比讨论中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比较,学生自行归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讲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在引入新课的时候采用一段可口可乐的广告片段来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复习】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
【设问】既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能不能不需要二氧化碳呢?
【引导】从P40图2-15中找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通过观察让同学们归纳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讨论后填好P39表2-4(适当的穿插P40和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简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40“拓展视野”简单介绍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那么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
【设问】二氧化碳通常为气体,是不是一直都是气体呢?(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归纳】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阅读】指导阅读P41讲解二氧化碳在低温高压下液体和固体,固体二氧化碳称“干冰”
【简介】“干冰”名称的由来,“干冰”与冰的不同以及干冰在一些场合的用途引入到我们身边讲台上可口可乐(前后照应),通过对可乐的静止观察和震荡后的操作,引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设问】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与水发生反应吗?
【多媒体展示对比试验】有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向第一朵上喷稀醋酸,发现紫花变成红色,为了说明石蕊遇酸变成红色;向第二朵上喷水,发现紫花不变色;把第三朵放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紫花不变色;向第四朵上先喷水,再放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紫花变成了红色。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对比试验的现象归纳】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酸。
【练习】书写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演示】P41“观察与思考”的实验,可乐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检验某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并帮助学生分析各猜测,最后指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强调指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二氧化碳与灭火和不能供给呼吸
由上节课已学过的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引出二氧化碳的第三点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再结合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引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用途。从而使学生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念。
【演示】由意大利的“死狗洞”引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投影】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学生活动】讨论教材P45"联想与启示"
【教师活动】空气中如果含过多的二氧化碳,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教师活动】课堂小结。
【播放视频】地球之歌,利用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课后实践】最后设计两个提升学生能力的题
(1)猜测当时波曼尔在洞内做了哪两个实验,发现了“屠狗妖”的秘密?
(4)在做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这个实验中,如果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时会发生出现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