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综合实践作业(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综合实践作业(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5 11: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综合实践作业
一、 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 【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目。(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
项目三:
(2) 【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作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请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 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 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我的发现:
(3) 【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汉江美景入眼帘。请以“汉江风光无限”为主题,完成句子,抒发对汉江的赞美之情。
汉江是美的,美在其山, ;美在其 , ……
汉江之美令我陶醉!
(4) 【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根据襄阳市近期颁布的《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格式大体一致,字数不限)
示例:拒绝拋洒,净化汉江。
我的设计:
二、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欢乐。初中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为此你班决定开展“岁月如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集体的记忆]班级组织编委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请你设计班史的内容。
内容一:班级毕业照
内容二:
内容三:
内容四:个人成长记录
(2) [真诚的邀请]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该怎么说?
(3) [如歌的主题]班级要组织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毕业晚会,请你设计一条主题语,要求语言简洁、紧扣主题。 示例:难忘今宵,今宵难忘!
三、为了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南海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爱心捐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
(1) 九年级一班班委会向本班家长发出了一封邀请函,其中画横线的A,B两处,一处有语病,一处语言不得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为了响应海南省政府教育扶贫的号召,A.让更多的人强烈地加入到献爱心的活动中 , 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放飞梦想,用实际行动创建和谐社会。我们南海中学九年级一班拟于6月5日下午5:00在本班教室举办一场爱心捐赠活动。B.要求您必须参加!
南海中学
九年级一班班委会
6月1日
(2) 九年级一班共45人,以下是该班同学和家长的捐赠情况统计表,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有误的一项是( )
捐赠人 同学(45人) 家长(42人)
财物 文具(件) 书籍(本) 玩具(件) 现金(元) 日常用品(件) 书籍(本) 体育用品(件) 现金(元)
数量 208 382 123 450.5 66 78 35 3215
A .同学以捐物的形式为主,家长则以捐钱的形式为主。
B .同学和家长参与积极性高,捐赠的财物种类和数量多。
C .此次活动得到了本班同学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D .家长捐赠的体育用品数量较之日常用品、书籍及现金少,说明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最不缺体育用品。
四、“只有离别时刻,才知时光短暂,纵有万语千言,难诉心中留念。”请你参加以“告别母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 【活动一诉心声】请把画横线的语句用正楷字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中。
今天你是我的摇篮,明天我是你的骄傲。
(2) 【活动二话恩情】离别之际,师恩难忘。请使用两个备选成语写一段话,来表达对老师的赞美或感激之情。(50字左右)
备选成语:呕心沥血 废寝忘食 诲人不倦 兢兢业业 循循善诱 春风化雨
(3) 【活动三表祝福】初中三年,同学们朝夕相伴,结下深厚的情谊。请写出两句连续的古诗词名句作为赠言,送给同学,并说明引用这两句的理由。
五、 成长中,烦恼不可避免,也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怎样对待它。某校九年级二班正在开展“成长的烦恼”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道光皇帝流放到伊犁。他为国事而烦恼,可是天高皇帝远,又是罪臣之身,难以解脱。于是,他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支持修建了不少工程。等到完工时,皇帝又下诏重新起用他。
材料二: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辍学后,遭到别人“自以为聪明”“他不可能成功”等的冷嘲热讽。但他顶住了压力,凭借自己必胜的信心、超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最终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2) 【启发感受】仿照示例,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示例:烦恼是前进路上的羁绊,消除它,就能阔步前行。
仿写:烦恼是 ,消除它, ;
烦恼是 ,消除它, 。
【观点论辩】一个九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度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有人认为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就要趁早。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六、班级开展“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一个研究专题。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
【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
【我的发现】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又愚昧落后。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
(2) “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孔乙己》:小酒店大世界, ; ,尝尽人生酸辛
(3) 学习了《孔乙己》之后,王强写了几句感悟,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
【甲】《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和强烈的呐喊。【乙】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长长的一串足迹。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 ”和“ ”互换位置。
七、学习完《变色龙》后,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某同学写了一副对联的横批和上联用来评价奥楚蔑洛夫,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补写出下联。
横批:媚上欺下
上联:面对权贵趋炎附势尽显奴才脸
下联:
(2) 请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一段心得,不超过60字。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艰苦。
(3) “变色龙”比喻像奥楚蔑洛夫这样“多变”的人。请说出下列称呼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①铁公鸡: 。
②笑面虎: 。
③地头蛇: 。
(4) 某同学为了解作家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甲】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乙】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丙】他编造了一个恐惧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 ”前加“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缺少主语的语病,应将“ ”去掉。
③【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八、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的生平。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 【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3) 你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