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建立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问题的问题之中。
2、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熟练迅速的计算。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分类归纳:
1、谈话:翻开目录,这个学期有一个内容出现了好几次,你们找到了吗?
对,6个单元就有3个单元学习“加与减”。这3个单元让我们学会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齐读课题)
板书: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要求:①请你在这张纸上出一道100以内的加法或减法算式来考考大家。
②根据这些算式的特点,你们可以把它们分分类吗?(加法、减法)
这些加法还可以怎样分类?减法呢?
哦,原来加法可以分为不进位和进位加法,减法还可以分成不退位和退位减法!
(板书: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
③仔细想一想,你刚才出的题目是哪一种呢?
想好了吗,计算卡片的小主人快把卡片整齐地贴在相应的类别!
4、小结:其实,分类的标准还有很多……,比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5、要求:继续回到这种分法。请你们从这四种类型种各挑选一道算式计算。
6、反馈:你算得是哪一题就请站起来大声汇报答案。
算对了的小朋友冲老师点点头!
7、反馈:老师这有一些学习小帮手,谁能选择一个来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8、提问:计算完了,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我想提醒大家,计算时要注意……
(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评价:——这个方法就像我们正确计算的一把金钥匙,金钥匙送给你。待会儿计算时可要好好使用哦!你又找出了一把正确计算的金钥匙,恭喜你哦!……)
二、综合运用,内化提高:
1、谈话: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金钥匙和机器人一起玩闯关游戏吧!
2、第一关:人机口算大PK(口算)
小智:这一关,我来出口算题,然后会在2秒内说出答案。如果你们提前算出来,就请站起来,大声说出答案。答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就是比小智我更厉害的口算高手哦!
反馈:小朋友们,竟然战胜了机器人小智,摆出一个胜利的姿势祝贺自己。
3、第二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计算小诊所”。小朋友们快给大树治病吧!
反馈:第二关顺利闯过的小朋友向老师微微笑。
4、第三关:下面再进入第三关:“比比谁最重?”请仿照第一个例子,画出跷跷
板。
反馈:把我们的双手当做跷跷板,一起比比谁最重……
大家都正确比出了大小,你们是怎么想的?
计算和通过观察直接比的方法都可以,哪种更巧妙呢?
5、生活应用场:连闯三关的小朋友请高举小手,你们的表现真得太棒啦!掌声鼓励!接着,小智要带我们去哪呢? “100以内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不信我们一起去生活应用场看看吧。”
课件:播放大量情境图……
(1)谈话:加减法就就在我们身边,你们想先去哪儿看看?想看,就大声喊“停”。
中国诗词大会:你们看过这个节目吗?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诗词大会是一档宣扬中华古诗词的优秀节目。在第三季迎来了首位10后,6岁半的沈子扬。他勇敢地向哥哥姐姐组成的百人团发起挑战。一起看看第一场比赛结果吧。
提问:从图中,你们读懂了哪些信息?第一场有多少人答对了?(100-28)
谁来解答?为什么用减法?100-28,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99-28+1)
看来,方法不仅要用得对,还要用得巧。请用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后面的两场比赛结果吗?
(2)春游:
这是咱们班五月份的研学活动,大家笑得可开心啦!
其实春游里也藏着100以内的加减法呢——
反馈: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用……?
(3)个性化班服:前不久,我们班举行了“征订最美班服”的投票活动。有两款班服供大家选择,一款是蓝色系的,一款是红色系的。你们喜欢哪种?让我们看看课前的调查结果吧——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课堂评价,回顾总结:
谈话: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关于“加和减”,我们还会学到许多新知识。猜一猜,可能会学些什么?你觉得会难吗?
握好这几把金钥匙,再加上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轻松解决难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