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感人至深者,惟情而已矣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内6课时+课外3周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又说“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其非自然”。由此可见,有情才有文,情感人至深,方为佳作,最动人的文字总是自情感深处喷薄而出。而在人的生命历程中,难忘的感情虽有很多种,亲情、友情、爱情却是人世间最不能割舍的情感。本单元拟通过研习以情动人的文章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并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本单元由《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孔雀东南飞》三篇诗文组成,分别完美诠释了亲情、友情、爱情三种重要情感,学生通过学习这三篇文章,可以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更深刻的解读“以情动人”这个概念。
专题的划分是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本专题就是基于此设计的。
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多样。可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了解“以情动人”这个概念,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他们的作品风格与代表作品。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
预期成果:理解作者丰富的感情,展示自己创作整理的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图片及诗文,撰写对课文的赏析性文章。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传情技巧。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文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古代散文的方法。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描写感情的文章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作家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作品中的深情,认同亲情、友情、爱情在人生中的价值,并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文章中表现出了何种深情?
2、这种深情是如何打动人心的?
3、我所收集的能以情动人的文章和创作的鉴赏性文字
专题划分
专题一:解读文本,整体感知文中深情
专题二:重点探究,研读如何以情动人
专题三:成果宣传,收集创作相关作品
专题一
解读文本,整体感知文中深情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1周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因为本单元涉及到的三篇文章都是文言文,所以第一专题要先解决文字上的障碍,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中所表达的深情。基于这个主题,文体的概念的明确,字词句和语法问题的解决,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文中深情。
2、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
3、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挚感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这三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你认为这三篇文章中有哪些需要掌握的语法现象?
3、这三篇文章表达出了何种感情?
4、如何诵读才能传达出这几种感情?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参考书。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了解写作背景,解决文字障碍。
问题:1、这三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什么?
2、你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文句方面的障碍?
3、你认为文中有哪些需要掌握的语法现象?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从旁指导并总结。
活动二、诵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挚感情。
问题:1、《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和《孔雀东南飞》三篇文章表达出了何种感情?
2、如何诵读能够传达出这几种真挚感情?
学生分小组诵读,体会文中的感情,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教师从旁指导。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解决文章的文字障碍。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重点突出,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文中深情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全空间学习环境有机结合。
专题二
重点探究,研读如何以情动人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1周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强烈的感彩是这三篇文章最大的特色。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本专题的学习重点。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及展示图文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以情动人的写法,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感情的层层推进。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1、《陈情表》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的?
2、《祭十二郎文》在文章的叙述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3、《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能不能给每个发展阶段取个小标题?
4、你如何评价这三篇文章中分别展示的亲情、友情、爱情?
5、三篇文章中最能以情打动你的语句有哪些?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相关参考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探究文本
问题:
1、是谁在陈情?向谁陈情?陈的什么情?如何陈情的?
2、《祭十二郎文》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3、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能不能给每个发展阶段取个小标题?
学生朗读文本,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从旁指导。
活动二:品味感情
问题:你如何评价这三篇文章中分别展示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学生再读文本,重点品读相关的语句。
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三:深情品读
问题:这三篇文章中最能以情打动你的语句有哪些?
再次朗读《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孔雀东南飞》,以品带读,加深对“以情动人”的理解。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融抒情于叙事的写法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文章以情动人的理解程度。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10分)?????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10分)????? 获取信息,技术熟练。(10分)???? 搜集资料,针对性强。(20分)?????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25分)?????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25分)
专题三
成果宣传,收集创作相关作品
所需课时
2课时+课外1周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通过前面两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深沉真挚的亲情、悲哀凄楚的友情、忠贞不渝的爱情,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做到以情动人,就是本专题的重点。
文章中传达感情主要有以下方式:细致的琐事描写,以事显情,融情于事的间接抒情方式和感情到达高潮时的直接抒情。对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学与用的结合为核心,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达到对文章鉴赏手法的掌握与运用。学生互评,自评,师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赏析性的文章等多样性的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撰写赏析性文章并展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掌握杜甫诗歌鉴赏的方法,会写赏析性的文章。
本专题问题设计
细致的琐事描写是如何表现其思想感情的?
直抒胸臆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你收集了哪些相关文章,写出了怎样的赏析性文章?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参考书,鉴赏文章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细致的琐事描写是如何表现其思想感情的?
学生品读文本《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孔雀东南飞》中相应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看法。
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二:直抒胸臆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找出文本中直抒胸臆的语句,继续品味赏析。
活动三:指导学生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撰写赏析性文章。
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描述亲情、友情、爱情的其他作品,品味其表现手法。网上搜集相关赏析性的文章,为自己的写作提供范例,了解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完成赏析性文章的撰写。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表现手法的掌握及运用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掌握到位。学以致用,运用灵活。参与积极,踊跃发言。
精力专注,紧跟节奏。
2.赏析性文章
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指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布局谋篇,逻辑性强。????? 认识深刻,材料丰富。用词贴切,评析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