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倾诉--诗歌中蕴含着的感情

文档属性

名称 内心的倾诉--诗歌中蕴含着的感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2 22: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内心的倾诉——诗歌中蕴含着的感情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4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式样,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里,抒情诗十分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情感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的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的内容。本单元是有4篇新诗组成的:《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如何体会诗歌中的感情呢?主要可以从反复地诵读、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一步步体会诗歌中诗人表达的感情,从而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背诵并默写相关诗歌。
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生平。
3、学会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诵读在诗歌学习中的作用,掌握诵读的相关技巧,初步体会诗中的感情。
2、通过了解相关背景及作者生平,进一步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深情。
3、通过诗歌中表现手法的分析,进一步体会诗歌中如何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歌中诗人表达的感情,从而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如何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专题划分
现代诗歌的诵读
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诗歌的表现手法
专题一
现代诗歌的诵读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诵读在诗歌学习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读者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在这个专题中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诵读体会各种诵读方式的特点和差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细细体味作者的感情,进一步把所体会的感情注入新一轮的诵读中。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慢慢加深对作品的认识,每一次诵读都是一次提高。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会把握诗歌的语气、节奏,进一步学会诵读的方法。
2、学会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在诵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你在诵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建议?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和网络实验室
常规资源
人教版教材、范读磁带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多媒体阅览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学生预习自读
展开交流:结合以前的学习,诵读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展示板书交流结果
对照板书内容,自由诵读。
检验诵读效果:集体诵读后个别诵读。
指出并针对诵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交流经验、提出建议:你在诵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建议?
教学评价
分组合作中各组的参与度和发言的积极性
发言的清晰准确性和流畅度,声音的洪亮度
板书的条理性和美观性
各组诵读的整体效果
专题二
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能更进一步帮助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感情。这也是体会诗歌感情的一条途径。这一专题的学习采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书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根据既定主题查找相关信息和检索相关网络资源,并把所搜索到的信息有效整合,形成体系。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识记诗歌的相关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著作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拓展资源进行有效信息的整合,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请简单介绍一下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著作
2、你在信息检索和信息整合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实验室
常规资源
课本、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多媒体投影设备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学生利用现有资源查找相关书籍中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生平、作品
展示板书交流相关成果
利用网络检索相关有效信息
利用掌握的有效信息绘制结构图、知识树
展示交流成果
分享在信息检索和信息整合上的成功经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全面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写一篇如何评价诗人和作品的随笔
教学评价
信息检索的效果和速度,包括书籍检索和网络搜索
知识结构图的整体效果:条理性和丰富完善程度
分享的认同度和新颖性、创新性、实用度
专题三
诗歌的表现手法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表现手法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与读者沟通交流的媒介。我们要了解作者的思想就必须要借助这一媒介。本专题要了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并结合这几首诗分析其主要的表现手法。学习形式采用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借助相关资源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进而可以深刻理解体会诗中饱含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了解诗歌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本专题问题设计
结合所学诗歌,举例说明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具体分析诗歌中的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思考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讨论交流:结合所学诗歌,举例说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展示板书诗歌表现手法及作用和范例
对照板书内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组内交流成果,形成发言材料
各组代表发言并补充发言
质疑并板书相关内容
教学评价
活动的参与度和发言积极性
成果的条理性有效性
发言的条理性和清晰明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