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冷暖两相知——李清照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间冷暖两相知——李清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2 22: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人间冷暖两相知——李清照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所需时间
7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提起李清照,萦绕在我们脑海的就是一个“愁”字了吧。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满怀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
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 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本单元选题源自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李清照词两首》,此主题单元将依托《醉花阴》《声声慢》的学习,将整个主题单元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暖愁。指导学生诵读李清照前期的词,体会此时李清照词中愁的意味。专题二,冷愁,指导学生诵读李清照后期的词,体会此时李清照词中愁的意味。专题三,两相知,抓住“愁”字,体会人生经历和情感的关系,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对李清照诗词创作的影响。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人间冷暖两相知”的文学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简历和主要创作成就。
3.综合分析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掌握 “知人论世”的赏析技巧,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4. 能够辩证的评价人生中的各种经历。
过程与方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李清照作品的思想感情。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词作,深度解读词作。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李清照忧国情怀,认同古代知识分子报国济世的人生追求,增强民族使命感。。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古代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李清照在诗歌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
2.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李清照的诗为什么会穿越时空流传千古?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暖愁
专题二 冷愁
专题三 两相知
专题一
专题一 暖愁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李清照前期的部分作品,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愁绪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李清照前期词作主要情感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诗歌,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诗,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4.感悟李清照的闲愁。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此时期李清照词作中的愁绪主要特点是什么?
2.李清照作品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情感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醉花阴》,体会诗人的情感。
2.小组研讨: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解读本词。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醉花阴》写作时作者处在怎样的人生状态中?
(2)本词是怎样将写景——抒怀二者完美统一的?
(3)词中的愁绪有何特点?
5.结合网络资料,个人独立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出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第二课时:
1.班级交流赏析《一剪梅》的文章,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2.重点研讨:
(1)《一剪梅》咏叹相思,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情感与人生经历有何关系?
(2)分组研讨,比较《醉花阴》和《一剪梅》抒情的异同点。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老师归纳总结
第三课时:
1.诵读《蝶恋花》
2.小组研讨:
(1)仿照《一剪梅》从经历和情感的角度来解读本诗。
(2)《蝶恋花》的“浓愁”又是何种愁?与《醉花阴》《一剪梅》中愁有何异同?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其他代表补充,老师相机指导。
教学评价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专题二 冷愁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二概述
李清照后期的人生经历对其词作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让她词作中的愁绪呈现了另一种特点。
从李清照后期的主要词作来探讨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李清照的情感世界。根据对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走进李清照。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综合分析李清照人生经历对思想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此一时期李清照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2.李清照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情怀?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李清照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声声慢》,体会诗人的情感。
2.小组研讨: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解读本词。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声声慢》写作时作者处在怎样的人生状态中?
(2)本词是怎样将写景——抒怀二者完美统一的?
(3)词中的愁绪有何特点?
5.结合网络资料,个人独立赏析《武陵春》,写出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第二课时:
1.班级交流赏析《武陵春》的文章,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2.重点研讨:
(1)《武陵春》咏叹愁绪,词中愁绪有何特点?情感与人生经历有何关系?
(2)分组研讨,比较《声声慢》和《武陵春》抒情的异同点。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老师归纳总结
第三课时:
1.诵读《永遇乐》(落日熔金)
2.小组研讨:
(1)仿照《武陵春》从经历和情感的角度来解读本诗。
(2)《永遇乐》的“怨”又是何种怨?与《声声慢》《武陵春》中愁有何异同?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其他代表补充,老师相机指导。
教学评价
1.能够背诵李清照的诗歌;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
两相知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主要加强学生对李清照人生经历和情感关系的理解。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介绍自己对李清照作品的深刻解读,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全班博文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诗歌鉴赏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透过对李清照人生经历和词创作关系的追寻,加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的理解。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李清照人生经历了哪两个时期?有何突出特征?
2.李清照前后两期词作风格各有何种特色?
3.引发李清照词作风格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
小组内成员互相检查《醉花阴》《声声慢》的背诵。
活动二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李清照的资料,形成对李清照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体会李清照的不同愁绪。
3.小组研讨,把握李清照的心路历程,理解在李清照身上体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思想。
4.交流自己对李清照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三 集中讨论:李清照不同的人生经历对李清照创作的影响。
活动四
根据对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走进李清照。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