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李清照的乱世柔情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身处南宋乱世的李清照写物写人总是带着一种很浓烈的爱惜之情,这种感情是她本身就具有的。“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当她一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时,就会不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一个人天然的秉性与性情,这可称为词心;无论她处于人生的低谷,还是幸福的时刻,这种性情都潜在心性里面,并不会受丝毫的伤害,这才称得上词性。带着这些问题,本单元将通过鉴赏李清照的词,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走进易安的婉约柔情。
本单元选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将依托《声声慢》等几首咏花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李清照的咏花词。指导学生诵读《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 五首词 ,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感受李清照的婉约柔情。专题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追求对李清照诗词创作的影响。专题三,走进李清照的乱世柔情怀。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并写出文学评论,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清照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
2.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依据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词人抒发的感情。
3.通过对词作的品味鉴赏,培养探究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李清照婉约柔情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李清照的乱世柔情,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和坚强的人格品质。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李清照的咏花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的影响?
3.李清照的词穿越时空美丽千古的原因何在?
专题划分
专题1:走近李清照的咏花词
专题2: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专题3:李清照诗词世界中的乱世柔情
专题一
走近李清照的咏花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女词人。在其词作中,描写最多的是不同姿态的花,几乎每首词中都有花的影子。而且不同的花表达了词人不同的心情,甚至同一种花也因作者心情的变化而赋予不同的意义。不同种类的花,如:高雅脱俗的梅花、傲然挺立的菊花、绰约多姿的海棠、气盈柔匀的桂花、明净纯洁的梨花、妖烧富贵的芍药等等,都因作者心情的不同而给予特别的情感观照。
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 五首咏花词展开,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花,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
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李清照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李清照的五首词,品味语言,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学会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学会分析词眼。
4.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5.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说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这五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
3.五首词中所写的花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五首
(一)《如梦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二)《一剪梅》《醉花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武陵春》《声声慢》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六首词。
活动二:这五首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这五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花”在词中传达的情感。花“瘦”在神,其神是词人孤高落寞的情怀,花落亦在人间留有香气和情韵,这种高雅中的生命凋零感,同样也是词人高贵品格的一种写照。
活动四: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活动五:
抓住词中“花”这一意象,用书面文字赏析一首词,重在品味每首词中“愁绪”的具体内涵。
布置作业: 1.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及李清照的《渔家傲》
2.背诵五首词。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4.能形成文字材料。
专题二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词是和诗人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的。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经历了靖康之变,国破家亡的变故,随着诗人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人生经历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李清照的词可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主要是写她的贵族少女、少妇的生活,是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后期,李清照夫亡国破,她也颠沛流离,饱经苦楚,诗词的总体风格较之前期有较大的改变,反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心境。诗词的情感也由少女悠闲的情调转为了国破家亡的伤感情愁。
从以上几首词中,探讨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根据对李清照及其诗词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走进李清照的乱世柔情。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每个时期的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情感?
2.李清照特殊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梁衡为什么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呢?你认为这种美体现在哪里呢?
4.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五首咏花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
引导学生将李清照的咏花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
活动三:每个时期的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少女时期:表达词人惜花伤感的无限深情。
少妇时期:表现词人的闺怨离愁。
孀居时期:深重的国破、家亡、夫死之愁。
活动四:集中讨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李清照创作诗词的影响。
活动五:梁衡为什么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呢?你认为这种美体现在哪里呢?
教师预设:诗词之美,追求之美。
活动六: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提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李清照的诗词都秉承着一种对美的追寻,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如梦令》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女的天真烂漫,对春光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剪梅》《醉花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少妇渴望与丈夫团聚而产生的闺怨离愁;即便是在她的《武陵春》中,我们也能看到她为了排遣愁绪而“也拟泛轻舟”,《声声慢》中更是为我们定格了一个寻寻觅觅的身影。李清照的一生是曲折的,我们可以欣赏到词中的美,更能感受到她的婉约柔情。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李清照的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
专题三
走进李清照的乱世柔情。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李清照词的掌握情况,举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透过李清照的一生对美丽的追寻,引发学生思考和塑造自己的美丽人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最喜欢李清照的哪一首词?
2.李清照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美丽千古?
3.从李清照一生对美丽的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
(1)诵读内容:李清照的诗词。
(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恰当抒发诗歌情感。
活动二:
(1)李清照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美丽千古?
(2)从李清照一生对美丽的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
小组讨论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提示:人的一生中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经历,但可以选择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
活动三: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以词著称的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特别现象。清代李调元说,易安“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周邦彦)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王士祯则进一步从宋词的流派进行概括:“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词中所表现的人生世界与渴望世界的对立,是李清照傲视人格与俗世人生的对立,词中所表现的失落、苦闷、惆怅决非消极表现,反而是词人将自己置身于现实,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中感受到的痛苦和悲伤。而李清照又把这种痛苦转化成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并借助诗词的方式传达给我们,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也能品读美丽,感悟人生。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脱稿诵读诗词。
2.小组课前准备充分,朗诵声情并茂。
3.学生结合同学提出的意见,对成果进行最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