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4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6 15:3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916年
契丹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宋太祖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115年
女真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宋高宗赵构
临安
温故知新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学习目标
1、识记宋朝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的成就。
2、认识宋朝对外贸易达到的空前水平,体会宋朝经济的繁荣。
3、理解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农业的发展
材料一 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二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材料三

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材料四
北方战火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宋代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1、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苏州
湖州
1、粮食作物
(1)引进新品种:越南占城稻;
(2)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4)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
谚语
(二)农业发展表现
2、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由广东、
福建扩展到江淮、川蜀一带。
1.从越南引进__________
2.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3.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4.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_
5._________种植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占城稻
水稻
棉花
茶树


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
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苏湖熟,天下足”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① 丝织业:
② 棉织业:
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蜀锦
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湘绣
丝织品欣赏
2、制瓷业:
①江西景德镇:
②制瓷中心:
③宋代五大名瓷:
瓷都
南宋时期江南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河南—钧窑、
河南、浙江—官窑、浙江—哥窑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瓷器欣赏
石榴(景德镇瓷器)
宋玉蟠龙樽
(景德镇瓷器)
玉荷瓶(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薄胎瓷
景德镇粉彩瓷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
东京郊外
①造船业领先世界:
②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指南针
③装配先进的设备:
金明池大澳北造船坞,位于河南开封金明池北,北宋(960—1127年)宦官黄怀信设计。此船坞比国外最早的船坞(在西方,直到1495年,英皇亨利七世才在朴茨茅斯修建了欧洲第一个船坞。)早了四百多年,比沈括的记载也晚了四百余年。是世界最早的船坞。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__________胜过北方,__________ _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 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陶瓷业
北宋兴起的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五大名窑
造船业
宋朝
居当时世界首位
景德镇
广州
泉州
___ __
明州
手工业
南宋时,_____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的造船业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_________
___ __
__ ___
江南
丝织业
棉纺织业
四川、江 浙
船坞
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发展概况:
①最大的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人口达百万。
②出现早市和夜市,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③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草市。
南宋最后三年的崖山“行朝草市”
2、海外贸易兴起:
①著名港口:
②设置管理机构:
广州、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市舶司
阿拉伯海
孟加拉海
南海
三佛齐
阇婆
临安
明州
广州
泉州
阿拉伯半岛
地中海
非 洲
宋代海外贸易图
市舶司
近至朝鲜、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
---宋高宗
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交子(四川)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
3、纸币出现: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纸币
南宋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优点:
方便携带,成本低。
1.最大商业都市:
2.海外贸易:
大商港:_____、_____
管理机构:_______
3.纸币: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开封
杭州
广州
泉州
市舶司
交子


_____
_____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_____ _____
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
早市
夜市
草市
四川
商业中心
制瓷中心
世界商港
纺织中心
苏湖粮仓
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你知道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
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
北宋至南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倾向
江南地区经济初步发展
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人口南迁
人口南迁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
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占城稻;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造船业发达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空前发展;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广州、泉州 、 明州是大商港;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课堂小结】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7.6万吨。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是最会作买卖的,宋朝人用泥土(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金银珠宝。
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占当时世界的80%。
告诉你鲜为人知的一千年前的中国
知古鉴今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
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⑤要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1.进口的大米因为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其实我国在宋朝时就引进了外国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 )。
A. 泰国 B. 越南
C. 马来西亚 D. 印度
2.两宋经济空前繁荣,其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迅速,传统“重农抑商”的政策也在此时开始动摇。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的是( )
长安和洛阳 B. 洛阳和开封
C. 开封和杭州   D. 建康和咸阳
随堂巩固
B
C
3.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的城市是(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4.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银票 B.法币 C.会子 D.交子
5.在遥远的古代,北方一直是我国经济重心。但是由于长期战乱等原因,经济中心开始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什么时候完成( )。
A、南宋 B、唐朝
C、汉朝 D、元朝
C
D
A
7.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很受大众喜欢。在一期节目中,一位持宝者展示了制造于“瓷都”的一件瓷器宝贝。你推测一下这件文物出自(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8.(2016·山西名校期末)泉州具有类似现代海关功能的管理机构,是在北宋时期诞生的。这个专门用来“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的机构被称为(  )
A.中书省 B.三司
C.市舶司 D.行书省
C
C
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在南宋时( )
A.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粮仓。
10.《宋史》在那个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南方的人口朝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D
D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