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口容量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口容量课件(2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6 08: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1.结合实例,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说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利用资料。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学习目标
图表判读
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控制
假设情景-a
时间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激增
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
时间
假设情景-b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增长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最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重新建立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图表判读
短板效应?
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图表判读
短板效应?
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大小取决于当地资源中能最少供养的人数,而不是最多的人数。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从外地引进、
提高资源利用率、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乐观者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资源,解决种种难题,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若进一步增长,势必引起严重的后果
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左右
图1.24 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
图表判读
思考:你赞同哪种估计,为什么?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图表判读
图1.25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人类要保证合理的人口容量,任务十分艰巨。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问题:
导致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突出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活动与思考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P19)
我国人口众多,一些人认为这是个大负担,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但也有人认为,适当的人口增长可以带来人口红利,即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较轻等,是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
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40多年来,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缓解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期。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如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政策。这是国家根据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作出的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
活动与思考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P19)
我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 这不仅要依据我国资源、环境的状况,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为7亿一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收集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宣传图片,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情况;
活动与思考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P19)
我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 这不仅要依据我国资源、环境的状况,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为7亿一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2.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新中国成立初期阶段,鼓励生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如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政策。这是国家根据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作出的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
活动与思考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P19)
我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 这不仅要依据我国资源、环境的状况,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为7亿一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3.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考虑哪些因素
还要考虑资源、科技、消费水平,以及人口老龄化等
精讲精练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所谓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图1.22)
1)概念:
2)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改变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会增加,但不是无限的。
精讲精练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3)影响因素: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到资源数量与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消费水平成负相关
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
③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
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负相关。
精讲精练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
一定时期来说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变化的这决定了环境合理容量有一定不确定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影响因素:
精讲精练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3)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
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纳多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精讲精练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3)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依赖自然资源,如耕地、水、矿产等
人口越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大;而每个区域的资源量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口需求。
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例如,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精讲精练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3)影响因素: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
例如,日本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都不足,但通过大量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提高了本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从而承载了大量的人口。
精讲精练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3)影响因素:
3、人均消费水平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精讲精练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精讲精练
二、人口合理容量
2)意义:
1、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依据之一
3、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之一
以我国为例
人口合理容量
2
10
6
12
14
18
16
20亿人
4
8
实际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
7亿
14亿
16亿
<
<
精讲精练
二、人口合理容量
3)人口问题:
现代社会人口过快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问题:
导致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突出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
精讲精练
二、人口合理容量
4)解决措施: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
1、国际合作: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人地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民展战略
精讲精练
课堂小结
概念
影响因素
1)资源环境承载力
概念
应对措施
意义
人口问题
2)人口合理容量
小试身手
(1)人口自然增长就是人口数量增加。 (  )
(2)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  )
(3)资源匮乏的地域或国家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小。 (  )
(4)所有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都呈现正相关。 (  )
×
×
×
×
巩固训练
1.湖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但其耕地面积只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湖南省可供养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地面积    B.耕地资源
C.粮食产量 D.水资源
(2)解决湖南省环境人口压力大的可行措施有 (  )
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提高消费水平③合理迁移部分人口④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C
巩固训练
2.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有( )
A.消费水平→获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资源获取量
D.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
B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