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4*三月桃花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串(chuàn) 铃铛(dāng)
B.应和(hé) 绮丽(qǐ)
C.纤细(xiān) 谈话(tán)
2.下列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绣(xiù)花 徜(shānɡ)徉
B.金晖(huī) 潇(xiāo)洒
C.绽(zhàn)放 朦(ménɡ)胧
D.尘垢(ɡòu) 曝(pù)着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4.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清水倒映出了天、云、山、瀑,这是一幅大自然在水面作出的画。
①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一个不大的潭。②潭水清澈透明,潭底的每一块碎石都历历在目。③阳光又给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镶上金色的画框。④大自然真是个能工巧匠。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几场春雨过后,许多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B.地上草如菌,两岸柳如眉。(比喻)
C.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宮之中。(比喻)
D.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设问)
二、填空题
6.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明洁 绮丽 回旋 忽大忽小
应和 低语 沉醉 如雾如烟
明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绮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第三步
1.用“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拟人句。
2.《三月桃花水》中“一千朵桃花”指的是_________,“小酒窝”指_________,作者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__的美丽景色。
3.本文语言优美,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语言表达。
请仿照课文写法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仔细阅读课文《三月桃花水》,请想象出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把它写进括号里。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它看见( );它看见( );它看见(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三月的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顾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四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灶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菌,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掏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0.照样子,仿写词语。
草如茵 __________、 __________
1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1.2自然段作者把__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是________,是________。
三月的桃花水,比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
12.桃花水的美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3.三月的桃花水还看到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把第5自然段省略号省略的部分补充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1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__ 柔软________ 督促________
15.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________ ________
16.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__的情景。
②“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________ 的写法,写出了________。
17.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________
我还看见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
B选项应和的拼音为yìng hè。
2.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有错的是A项:徜cháng
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本句将桃花水作为本体,“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是喻体。
4.B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5.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D选项中将声音比作小铃铛,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设问是一问一答,但是这里只有问,没有答,所以没有用设问。
6. 明亮,洁净。 鲜艳,美丽。
【解析】
略
7.1.示例: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
2.朝霞在水面的倒影 漩涡 比喻 三月桃花水自在流动
3.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
略
8.我喜欢小兔子,小兔子它有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可爱的三瓣嘴和像红宝石一样的眼睛,我非常喜欢小兔子!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题干来看需要写出喜爱的小动物,描写时需要注意抓其外形特点并且注意写作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语言变得生动形象。
9. 蝴蝶飞过花丛,翅膀上点缀着露珠 天空上游荡着朵朵白云,如棉絮如绒球 一群小朋友坐在岸边,水面立刻漾起一张张笑脸,他们用脚丫子拍打着水面,像溅起一个个快乐的音符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联想能力和句子仿写。
仔细阅读和观察给出的例子,想象省略号后面还可以填写的内容。
这段话总起的句子是“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镜子”可以映照出很多画面,总起句后面分别描述了三个情景,格式大致是“什么事物+怎么样/干什么”。
学生能合理想象水倒映的画面,运用一些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出三个情景,合情合理,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0. 歌如潮 人如海
11. 三月的桃花水 春天的竖琴 春天的明镜 金子还贵 银子还亮
12. 美在有声 美在有色 美在有情,春水如油,滋润万物
13.它看见田野上,农民伯伯正低头劳作;它看见河岸边,各种野花竞相开放。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草如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词语还有:雨如丝、花如绣、月如水、雾如纱、梅如雪等。
11.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1)仔细阅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结合句子“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再结合第三自然段内容“啊,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可知,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的情景。
(2)仔细阅读文章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句子“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可知答案。
结合文章第六、七自然段内容“比金于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可知答案。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四野上拖拉机的鸣响”讲得是桃花水美在有声,美在有色。“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灶烟……“”讲得是桃花水美在美在有情,滋润万物。
13.
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学生可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想象,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
如:三月的桃花水还看见了一群小鱼在海底玩耍,时不时还跃出水面;三月的桃花水还看见了晌午家家户户房顶上空,缓缓上升的炊烟。
14. 绚丽 轻柔 催促
15. 夜如水 月如盘
16. 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7.①美在有声②美在有色③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8.惊喜、高兴、激动。
19. 燕子直冲云霄; 垂柳吐露新芽。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时要在理解所给词语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美丽:意思是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与文中“舞动着绚丽的朝霞”的“绚丽”互为近义词。
柔软:软和;不坚硬。与文中“都是一根轻柔的弦”的“轻柔”互为近义词。
督促:监督催促。与文中“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的“催促”互为近义词。
15.
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这类词语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看明白仿写例句的类型就找出答案了。平时要多注意积累。
本题例词“草如茵”“柳如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故在仿写词语时要用上比喻手法即可。如:月如钩,夜如水等等。
16.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掌握。完成此类题目结合比喻、拟人的特点来具体分析。
①阅读第一自然段可知,文中“像一串小铃铛”、“像一匹明洁的丝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的情景。
②通过阅读语句“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三月的桃花水与人的动作,写出了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7.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答。
通过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第一、第四自然段写出了桃花水美在有声;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桃花水美在有色;文章第七、第八、第九自然段写了桃花水金贵,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8.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答。
通过阅读第二、第四、第六自然段对桃花水的具体描绘和最后自然段直接抒情可知,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水,作者是的心情是:惊喜、高兴、激动。
19.
本题考查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完成此类问题不难,通过阅读全文,可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文中“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语句就是从明镜中看到的景物,据此回答,即看见了“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