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6 11: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9 短诗三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半明半昧(wèi)(糊涂,不明白) B.无处不在(chù)(地方,处所)
C.摇摇欲坠(duì)(落,掉下) D.星群密布(bù)(做出安排)
2.错别门诊。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廷院 纳凉 菜园 密密麻麻
B.微小 静寂 篮天 半明半昧
C.船舱 摸糊 飞舞 无处不在
D.仿佛 沉睡 柔和 摇摇欲坠
3.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B.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C.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D.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点点星光闪烁在夜空中,仿佛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
B.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C.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D.芦苇花开了,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5.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B.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二、填空题
6.《繁星(七一)》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构成了一幅夏夜乘凉图,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7.《繁星(一五九)》诗人用简短的语句,充分写出了___________,让读者由衷地感到母爱的伟大。
8.《繁星(一三一)》中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_____,想到了_______,想到了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照样子写句子。
1.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_______是_____,是_____,是____。
1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
2.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星空(节选)
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外等候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 的句子。在这里,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到。
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不是虚言。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
有位诗人将星星亲呢地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些精灵?
1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肃然(shù sù) 仿佛(fú fó) 硕大( shuò suò)
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星星 ( )的屋顶 ( )的天神 ( )的星斗
1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15.文章通过对星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①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②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③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6.解释加点的词语。
半明半昧( ) 摇摇欲坠( )
17.第③段有一对同义词,这两个词语是( )和( )。
18.第①段中“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9.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中与“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意思呼应的句子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对字音和字义的辨析能力。
A项,有误。
半明半昧:bàn míng bàn mèi
昧指:昏暗。
意思是: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C项,有误。
摇摇欲坠:yáo yáo yù zhuì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就要垮台。
D项,有误。
星群密布:xīng qún mì bù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布指:分布。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A廷院——庭院
B篮天——蓝天
C摸糊——模糊
3.D
【解析】
【详解】
ABC选项都使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D选项是比喻句,把响声比作闷雷。
4.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
A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点点星光比作亮晶晶的眼睛。
B选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星星当做人来写,从“窃窃私语”可以看出。
C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湖比作明珠。
D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芦苇花比作羽毛。
由此可以看出B选项和其他选项所用修辞不一样。
5.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诗歌的停顿。诗歌停顿的方法:①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②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③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④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
选项C应该是: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6.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对童年幸福生活的留恋之情
【解析】

7.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赞颂和感激
【解析】

8. 浩瀚的宇宙 繁华的世界 自己的胸怀 对大海和对人类博大胸怀的赞美
【解析】

9. 清洁工这个工作虽然平凡,然而它却给城市带来了洁净。 乡村的夜晚 安静的 祥和的 温馨的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造句的能力,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在句尾加上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造句的方法多种多样,这边需要注意造句的时候内容要积极向上,造句一定要通顺,不能有语病,不累赘叙述。
1. 本句话中加点字“虽然……然而……”表示转折关系,造句时注意。
2. 本句话中加点字“是……是……是……”表示并列关系,造句时注意。
10. 我爱看星星。 悠闲的我躺在舱面上,仰望静寂的天空。 秋天的雨是细密的,是温柔的,是可爱的。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句子改写。
1缩句。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缩句。我爱看星星。
2扩句。给句子添加修饰词,可以在主语、谓语和宾语前面添加修饰词。
年幼的我躺在舱面上,静静地仰望浩渺的天空。
3分析例句可知本题仿写的是排比句。
玫瑰那么鲜艳,那么诱人,那么美丽。
11.sù fú shuò
12. 满天
硕大 酒醉 闪烁
13.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
14.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15.文章通过对星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的喜爱之情。
【解析】
【分析】
11.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肃然,读音sù rán;仿佛,读音fǎng fú;硕大,读音shuò dà。
12.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和词语搭配。
结合文中第1自然段“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第2自然段“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第3自然段“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可知答案是:满天的星星、硕大的屋顶、酒醉的天神、闪烁的星斗。
13.
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天空比作古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达理湖的天空很矮,星星很亮,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14.
本题考查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中“注视”赋予星星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5.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结合文中第1自然段“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第2自然段“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第3自然段“有位诗人将星星亲呢地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可知,文章通过对星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的喜爱、赞美之情。
16. 昏暗 落下
17. 好像##仿佛 仿佛##好像
18.总领全文,暗示主题思想,奠定抒情基调。
19.海上看星天,回忆起小时侯夜晚睡在母亲的怀里。
20.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解析】
【分析】
16.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字的理解能力。
半明半昧:形容光线不太明亮。昧:暗,不明。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得快要倒下来。形容岌岌可危,甚不稳固。坠:落下。
17.
本题主要考查同义词。
同义词: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词。
好像:如同;似乎。
仿佛:似乎;好像。
18.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中心句: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一句是文章首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即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
19.
本题主要考查概括的能力。
概括段意时,要用简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交代完整,没有必要在段意中作详细的描绘。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这一段写“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0.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呼应:前后相照应。“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可以定位到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写“我”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呼应的句子可以定位到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综上所述,故答案为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