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屈(qū)原 交叉(cā) 杜甫(fǔ) 白桦(huà)
B.繁(fán)星 徜(cháng)徉 朦(méng)胧 范仲(zhōng)淹
C.绽(zàn)开 阴霾(lǐ) 白雪皑(ái)皑 深渊(yuān)
D.晕(yùn)皱 胆怯(qiè) 赤(chì)脚 炫(xuàn)耀
2.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辽阔无银 攸然自得 此起彼落 极目远眺
B.草木皆兵 全神惯注 一丝不苟 胆大妄为
C.莫名其妙 鱼贯而出 挥汗如雨 赏心悦目
D.声东击西 生机勃勃 响彻云霄 穿流不息
3.句式衔接。
“这些玫瑰花品种也许不怎么好,可是香气扑鼻。”这句话插入语段中的位置是( )
①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②说实在的,它保养得太糟了,可是有一大片从来不割的可爱的青草,有很老的玫瑰树,开满白的、黄的和淡红的玫瑰花。③这里还有不少果树,最好的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橡树和榆树,爬起来简直没说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之后
4.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那湖水的蓝,蓝得多么醉人啊!
(2)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3)小男孩儿正睡得香甜,圆圆的苹果似的脸上,那半开半合的小嘴儿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
A.比喻 拟人 排比 B.排比 拟人 比喻 C.排比 比喻 拟人
5.把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组成一首小诗《月亮》,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②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③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④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二、填空题
6.这首诗歌热情地赞美了春天的绿,在诗人笔下,风是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充满了绿。
7.爱繁星
1.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句中的“萤火虫”指______,本句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将作者眼睛模糊时所看到的星星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
2.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是个______句,我能想象星星说的话:______
3.在海上观星,那“柔和的夜”和“摇摇欲坠的星”让作者______,使作者______,从中我们感悟到作者对______的热爱和对______的向往。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①草地上开着花。(把句子写生动,用上拟人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天下雨了,我只好在家看电视。(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鹅有什么可怕的?(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诗句补充完整。
春天的早晨, 秋天的田野,
怎样的可爱呢! 怎样的繁华呢!
融冶的风, ________________,
飘扬的衣袖, ________________,
静悄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
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仿写拟人句)
那一朵朵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晨,太阳的余晖酒满校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二。
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wèi mèi)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zuì zhuì)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huái huán)里了。
10.这篇文章是( )写的《繁星》,表达了对星空的( )的感情。
1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2.选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13.选文展示了三幅繁星满天的画面,分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地方看到的。
14.第3自然段不仅写了星空,还写了作者的想象与感受,用“ ”画出一个表现作者想象或感受的句子。
15.针对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①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②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③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6.解释加点的词语。
半明半昧( ) 摇摇欲坠( )
17.第③段有一对同义词,这两个词语是( )和( )。
18.第①段中“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9.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中与“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意思呼应的句子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交叉(cā)——chā
B.范仲(zhōng)淹——zhòng
C.绽(zàn)开——zhàn 阴霾(lǐ)——mái
D.全部正确。
2.C
【解析】
【详解】
考查汉字字形。A项“辽阔无银”应为“辽阔无垠”,“攸然自得”应为“悠然自得”。B项“全神惯注”应为“全神贯注”。C项正确。D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
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在语段中插入合适的内容,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内容,可以看出例句是说花的品种不好,可是香气扑鼻。可以衔接在②③两句话之间,承上启下。
4.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仔细分析原句内容写出相应的修辞手法即可。
(1)本句话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有三句极其以上的相同句式,即是排比的手法。
(2)本句话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把蜡烛当成人来写,写出蜡烛在欢快的跳舞。
(3)本句话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圆脸比喻成苹果,把小嘴比喻成花蕾。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顺序排列,要根据每个句子的内容和整段话的前后顺序进行合理的排列,首先应该是第三句话点出天上的月亮圆,然后第一句话有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接下来是第四句话承接第三句,鱼儿吓得快逃开,最后是第二句话回过头看,月亮还是圆,照应第一句话,组成一段完整的语句。
6. 雨是绿的 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解析】
略
7. 星星 比喻 拟人 夜好美啊,小朋友们真可爱! 微笑 沉睡 大自然 美好生活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课文《繁星》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比作“萤火虫”,将作者眼睛模糊时所看到的星星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
2.“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星星当作人来,会说话,它们可能会说:夜好美啊,小朋友们真可爱!
3.由课文内容: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可知,在海上观星,那“柔和的夜”和“摇摇欲坠的星”让作者微笑,使作者沉睡,从中我们感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春天迈着轻快地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花儿见了羞答答地开了。 战士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只好在家看电视。 如果人生没有困难,没有失意,没有惨败,也没有落寞,这便称不上是真正的人生。 鹅没有什么可怕的。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化,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
①本题考查的是写拟人句,首先明确拟人即把物当成人来写,本题中可以把草地和花都当成人来描写。描写的时候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②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本句话中问题在于缺少成分,可以改为:战士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③本题考查的是用关联词语合并两句话,本句话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用因为所以连接。
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①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②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注意句子结构。仿写的时候注意根据加点字四个没有进行仿写,注意仿写的时候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⑤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鹅没有什么可怕的。
9. 火红的枫叶 饱满的稻穗 飞扬的神采 梦见自己又绽开了新的花苞 傍晚,太阳的余晖洒满校园。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本题,要认真读例句。例句中,前两句点明写的是春天,后三句是用来描绘春天的。仿照例句,写一个相同的句式,能做到句子意思完整,表达合情合理即可。示例:红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喜悦的人们。
2.本题考查仿写拟人句。
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有人格化特征。
示例:那一朵朵桃花,对着太阳绽放出迷人的微笑。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先要判断句子的病因,弄清楚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再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修改。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归类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重复啰嗦、前后矛盾、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指代不明、不合逻辑等。
本题句子存在不合逻辑和错别字的问题,将“清晨”改为“傍晚”,将“酒”改为“洒”即可。即:傍晚,太阳的余晖洒满校园。
10. 巴金 喜爱
11.mèi zhuì huái
12. 从前 三年前 如今
13. 家乡庭院 南京菜园 海上
14.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1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分析】
10.
考查作家作品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选自巴金的《繁星》,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
本题考查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
根据词语选择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
12.
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
结合“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三年前,”“如今在海上,”可知作者分别在从从前、三年前和如今三个不同时段观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13.
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
结合“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可知作者分别在家乡庭院、南京菜园和海上不同地方看繁星满天的画面。
14.
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可知这是作者的想象,是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遐想。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15.
考查开放性题。
可以从文章内容,写作方法和文章启示等角度提出问题。
比如: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
16. 昏暗 落下
17. 好像##仿佛 仿佛##好像
18.总领全文,暗示主题思想,奠定抒情基调。
19.海上看星天,回忆起小时侯夜晚睡在母亲的怀里。
20.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解析】
【分析】
16.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字的理解能力。
半明半昧:形容光线不太明亮。昧:暗,不明。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得快要倒下来。形容岌岌可危,甚不稳固。坠:落下。
17.
本题主要考查同义词。
同义词: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词。
好像:如同;似乎。
仿佛:似乎;好像。
18.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中心句: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一句是文章首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即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
19.
本题主要考查概括的能力。
概括段意时,要用简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交代完整,没有必要在段意中作详细的描绘。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这一段写“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0.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呼应:前后相照应。“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可以定位到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写“我”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呼应的句子可以定位到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综上所述,故答案为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