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5 12: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
1.说出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类型。
2.理解影响群落结构的各种因素。
3.描述群落随时间而改变。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分析群落的结构类型及影响因素,帮助学生
树立进化与适应观。
素养要求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内容索引
生物群落的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1)群落的概念: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群落中的所有生物,包括 、 和 的各个种群都具有_______
______,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 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 。
(2)群落结构的类型
①水平结构
a.概念: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 上的 或 。
教材梳理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一定的
功能
进化
群落结构
水平方向
配置状况
水平格局
b.分布特点: 特性。
c.影响因素:在自然环境中,植物个体因受到 、 、湿度的不同和动物的活动等影响,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
②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垂直分化形成的群落 。
(3)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①陆地群落
植物分层主要受到 的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
动物分层现象主要与群落的不同层次可提供不同的食物和
特定的栖息环境等有关
因此,不同种群之间的竞争和捕食等关系在群落结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镶嵌
光照的强弱
地形的差异
分层现象
阳光
②生态位的分化
a.生态位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 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 称为生态位。
b.意义:任何一个种群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都会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在一个群落中,往往有一些种群在数量、长势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成为群落中的 。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 的能力。
③ 对群落结构的形成也有作用。
④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非均匀一致)也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影响。例如:
a.阳光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影响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b.阳光也是影响池塘中动物昼夜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c.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发生变化。
占据的位置
功能关系
优势物种
环境资源
捕食
2.群落随时间而改变
生物群落的结构不是静止不变的,会随着 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1) 是区分不同群落结构及类型的主要标志。
(2)群落的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
(3)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 。例如,温带草原群落中一年常分为四个季相。
(4)动物的季节性变化是对环境变化的 。例如:大雁迁飞,角马迁徙。
时间
群落的外貌
季相
适应
(1)森林有垂直结构,草原只有水平结构(  )
(2)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陆地上,也表现在水域中(  )
(3)一片竹林中的箭竹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4)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
(5)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判断正误

×
×
×

(6)群落的外貌和空间结构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变化(  )
(7)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
(8)如两种动物的生活空间相同,则它们的生态位就完全相同(  )

×

如图a、b、c分别代表在-200 m
~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核心探讨
突破重难 强化素养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提示 温度。这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提示 b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
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光的波长)影响形成的。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3)b处动物在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何关系?
提示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4)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不对。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
1.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及分析
(1)垂直结构
①森林中的垂直分层现象
核心归纳
②海洋中的垂直分层现象
原因:决定水生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在水中透射能力不同,波长越短,透射能力越强。
(2)水平结构
①特点:镶嵌分布。
②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是影响植物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原因是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除上述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外,还有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3)群落结构的形成及意义
①形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自然资源的能力。
2.生态位的内容及研究意义
(1)生态位的内容:包括生物所处的空间,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生态位重叠:当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共同利用某些资源时,即出现了生态位重叠,如果资源供应不足,就会产生
种间竞争,如果竞争激烈,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就会发生改变,可能出现生态位分化(a)或一个物种灭绝(b)。
(3)人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生态位的不同进行混养或间作,既降低了种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
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
B.草原中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树林中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典题应用
及时反馈 知识落实

解析 无论是草原中还是树林中,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C正确;
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2.下列有关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
B.某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出现季节性变化与温度有关,与水资源无关
C.夏枯草在每年春季开花、夏季结束生活周期,使群落物种多样性呈现
 周期性变化
D.北方地区农田中冬季多见小麦,夏季多见玉米,体现了农田群落的季
 节性

解析 季节性河流区域等群落中的动物出现迁入、迁出情况,主要受水资源的影响,B错误。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1.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全部的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中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对点训练
11
12
13
14

15
16
17
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池塘的范围大小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完全不同
C.某种杂草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若群落中某种生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则意味着该种群优势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2021·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月考)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座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
 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这与各种淡水鱼的
 食性有关
D.闽江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生长于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此种竹子可成片生长为竹林。竹笋位于竹林最下层,幼竹位于中层,成竹位于最高层。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长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长有较多的其他植物。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竹笋、幼竹、成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成片的竹林中不存在水平结构特征
C.竹笋、幼竹、成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群落
D.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又具有水平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冷箭竹的竹笋、幼竹、成竹属于同一物种(或种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长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长有较多其他生物,因此竹林具有水平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
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为群落的水平结构;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为群落的垂直结构;田间玉米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结构。
15
16
17
6.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B.群落的垂直结构不会影响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布
C.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D.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
 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竹林中凤尾竹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特征,A错误;
植物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提高了对光的利用率,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动物的分层现象不能提高光的利用率,C错误;
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有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D正确。
15
16
17
题组二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7.(2021·天津西青高二上期末改编)如图为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
 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
 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利用生态位原理的是
A.稻田养鱼 B.“四大家鱼”混合放养
C.适时捕捞 D.不同农作物间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稻田养鱼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四大家鱼”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层混合放养,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适时捕捞应用的是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不能体现生态位原理;不同农作物间作,充分利用了光和空间。

15
16
17
9.下列有关群落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被的分层结构适于预测鸟类的多样性
B.水生群落的层次性是由光的穿透性决定的
C.陆地上决定植物地上分层和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多种
D.温带森林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因植物的分层现象,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会影响鸟类的多样性,所以植被的分层结构适于预测鸟类的多样性,A正确;
水生群落的层次性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含量等因素决定的,B错误;
陆地上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条件,C正确;
由于阳光、温度、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带森林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或地位。下列有关生态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
B.物种的生态位就是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C.研究动物的生态位只需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和天敌
D.竞争关系可能导致物种生态位发生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择题11~12题为单选题,13~15题为多选题。
11.(2020·湖南郴州高二上期末)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段,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5
16
17
12.(2021·安徽合肥十一中高二期末)下图是生态位关系图,乙的生态位空间有较大比例被共占的一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A图显示甲、乙存在共同的环境梯度,属于种间竞争,但是乙的空间被共占的比例较小,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甲、乙几乎没有共同的环境梯度,种间竞争很小,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甲、乙没有共同的环境梯度,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甲、乙有共同的环境梯度,且乙空间有较大比例被共占,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2021·山东德州模拟)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生物适应的结果
B.光照影响植物的垂直结构,不影响植物的水平结构
C.某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位于不同层次中的两种生物也会存在竞争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A正确;
光照影响植物的垂直结构,也影响植物的水平结构,B错误;
某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分布不同,这种分布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形成多种不同的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位于不同层次中的两种生物也会存在竞争关系,如分布在不同水层的动物能够竞争水体中的溶解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与相关种群、栖息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出现重叠现象
B.同一环境中的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常常会由于食物或生活资源而
 发生竞争
C.两种鸟的觅食生境相同,则它们的生态位就完全相同
D.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某种生物的生态位可能会随之改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动物的生态位包括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仅觅食生境相同,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
15.如图是一个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表水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B.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
C.表水层含氧量夏季比冬季高是由于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更旺盛
D.夏季氧气含量与水深成反比,与温度及光的穿透性有关



解析 据图分析,表水层含氧量夏季比冬季低。
16.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见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
垂直结构
解析 根据题表中信息可知,植物和动物都表现出分层现象,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2)此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环境因素有关?_______。
光照
解析 栎林中植物的分层主要由光照决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缓解不同物种之间的_____。
食物和栖息空间
解析 由于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故植物的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同时动物的这种分层现象可以缓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
竞争
17.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对某湿地中4种占优势的水鸟的生态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物种 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1)从觅食角度分析此表,4种水鸟彼此之间属于____关系,其中觅食生境范围最宽的水鸟是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竞争
青脚鹬
物种 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4种水鸟的觅食范围有重叠,即存在对食物的争夺,属于竞争关系,其中觅食生境范围最宽的水鸟是青脚鹬,其较多地捕食草屑、螺类、甲壳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物种 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物种 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2)分析此表,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水鸟生态位是不是完全相同?_____。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不是
绿翅鸭和鹤鹬觅食生境一样,但它们取食的食物种类大多数是
不相同的
解析 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水鸟生态位不完全相同,绿翅鸭和鹤鹬觅食生境一样,但它们取食的食物种类大多数是不相同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物种 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3)该湿地中每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协同进化(共同进化)
物种 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解析 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共同进化)的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物种 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 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 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 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 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