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字词学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zǎi
xūn
diàn
rú
pìn
chóu
yān
zhì
pánɡ huánɡ
割
元
基
选
妇 皆知
划
红
友
zhòu
夜
邓 稼 先
七年级下册
课文导读
我们经常用“同窗共读”“朝夕相处”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同学之情,也经常在写作文时提笔写一写自己的同学。在物理界就有这样鼎鼎大名的两个人:杨振宁和邓稼先,他们不但曾经是同学,且都在学术上为世界、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杨振宁也像大家一样,拿起笔写了一篇介绍他的同学《邓稼先》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篇文章。
新课导入
人物介绍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作者简介
人物介绍
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物介绍
写作缘由
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学,可以用课文中杨振宁的话概括两人关系: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
杨振宁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领
导人的绝对信任,也能得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说:“我收集了许多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
人物传记及分类
人物传记: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1) 按写作方式分成自传和他传
(2) 按载体分类:传记、画传和传记片。
01 看全篇,知稼先之人
活动一:读一读,填一填
速读全文,了解邓稼先其人,
按要求说话:
例:从 可以看出,邓稼先
是 的人。
从第10自然段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人。
从第11自然段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这一句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人。
从第16自然段他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工作积极负责,一心以工作为重的人。
从第23自然段的内容以及上文对奥本海默这一人物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真诚坦白、谦虚纯正的人。
放弃优厚待遇回国
是你毅然的抉择
坚守在核武器制造研究的第一线
是你执着的信念
蓬断草枯的沙漠中
有你坚定的身影
零下三十多度的戈壁滩上,
有你跋涉的脚步
身染重病的床头
有你不放弃的痴心
共和国的崛起
有你“两弹”元勋的功劳
你忠厚,你平实,
你真诚,你坦白
你勇敢,你坚定,
你严谨,你无私,
你是新中国的引领者,
是戈壁上的一抹翠色,
是沙漠中的一泓甘泉,
是中华儿女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02看语段,感振宁之情
快速找出并朗读对邓稼先的评论性语言,并体会其作用。
活动二 :找一找,说一说
语段一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语段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语段三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语段四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语段五——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多件事迹(真实典型)
人物传记
多处评价(真挚自然)
03看文采,悟语言之灵
活动三 改一改,删一删
下列各组句子删掉可不可以?
第一组:
(1)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2)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1898年列强
侵华的种种罪行,将触目惊心的历史事实摆在
读者眼前,直观地表述了旧中国是志样“任人
宰割”的,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更具
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列强强盗行径的愤怒和
对祖国屈辱历史的痛惜之情,也为下文所写的
历史转变做铺垫。
第二组
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一首歌词,是否可以删掉?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辽阔)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1)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瑟的环境氛围,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表现了他为了祖国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精神。
(2)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了邓稼先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此充满了作者对邓稼先深情的讴歌,并将其与民族历史的转变联系起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组
体会句子中的最能否删掉,为什么?
(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2)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三个句子里的“最”是副词,表示程度,既有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加重了语气与情感。
语言文采是华服,
修辞方法排第一,
排比引用最好使,
副词使用莫小瞧,
严密准确为基础,
力求生动又灵活。
04 看结构,学拟题之法
活动四 齐读小标题,体会其作用。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民族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远的骄傲
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精巧,每个小标题仿佛是文章起伏的波纹,是文章最简洁的神来之笔。读小标题,如同读文章的灵魂,可以让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活动五 为本文重新拟小标题,力求提示内容,整齐优美。
小标题拟题原则
1.要提示内容,体现文章脉络
2.要围绕中心,体现独特个性
3.要格式相仿,体现整齐优美
小标题:
成长之背景
两弹之功勋
为人之纯厚
情感之缘由
意志之坚定
骄傲之永恒
小标题:
泱泱中华史
猎猎报国魂
悠悠赤子心
深深民族情
殷殷爱国志
缕缕书信情
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完成一篇人物传记或小标题式作文。
A组. 为某一位家庭成员或历史名人写传记。
B组. 写一篇小标题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