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书名为西汉末刘向所拟定,作者并非一人,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该作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张和策略,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其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并且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说理性记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以及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表现出作者对善于劝谏者和开明君主的肯定和赞赏。文章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明确的,即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至于齐威王的政绩,齐国大治的情况,以及“战胜于朝廷”的具体经过,虽属文中应有之义,却并非作者命意的焦点所在,故仅仅一表而过。
朝服衣冠(cháo) 形貌昳丽(yì)
窥镜而自视(kuī) 孰视之(shú)
王之蔽甚矣(bì) 期年之后(qī)
暮寝而思之(qǐn) 谤讥于市朝(páng)
字词学习
1.字音校正
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日徐公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这里指身高。
次日,第二天。
土地方圆。
君主左右近侍之臣。
指责。
满一年。
2.词语解释
导思1. 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为什么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
导思2:邹忌是如何讽诛齐王的? 从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详略
进谏
导思3.齐威王是如何表现的? 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 的人?
纳谏
讽谏
关键词:
爱国
课文学习
一.统揽全文
1.思维导图:带着问题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并用斜线尝试断句。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谏,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
讽:婉言规劝
谏:直言规劝
解读课题
二.细品文章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长,这里指身高
早晨
穿戴,名→动
照
对…说
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 孰:代词,谁
甚美。太美了
比得上
对照解释疏通文意?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译 文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判断句。标志:……者也。
即“信自”。宾语前置
又
“与…相比,谁更…” 。 孰:副词,谁
第二天
省略句。(邹忌)
与(客)坐谈
补足音节无意义
“…与…孰…”,“
与…相比,谁更…”
及、比得上
美丽、漂亮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译 文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二天
同“熟仔细
他,指徐公
认为
即视自
“甚远”太远了
在晚上。名→状
美:以…为美。(认为…美)
偏爱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对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译 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实在
的
的
的
比
土地方圆
国君旁边的近臣
没有
没有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啦!”
译 文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当面
指责
过失
上等的
议论
授予
市朝,公共场合
这里是“使…听到”听到的意思。
集市
间或,偶然
不时,有时候
满一年
即使
“齐王纳谏”这件事
朝见
所说的
到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诫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然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译 文
不盲目轻信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重点探究
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
妻子 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
(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 地位卑微,心中害怕,回答比较敷衍。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 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故而轻缓。
(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臣子劝谏君主是有一定的进谏艺术的,你认为邹忌讽谏齐王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1)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2)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语言要委婉,方法要得当。
邹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齐威王?
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邹忌有三问:
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赏
能上书谏寡人者 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下赏
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初 门庭若市
数 月 间进
期 年 无可进
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应该如何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
他是以家事类比国事的方法讽谏齐王的。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先向齐威王说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事实,接着以“生活小事”开头,先谈自己的生活际遇。一口气说出他的妻、妾、客分别“私”“畏”“欲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徐公”,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应该看到,邹忌讽谏的思维过程中,有三个要点:一是由“我”及“君”,二是由家及国,三是以小见大。
你怎么评价邹忌和齐威王这两个人物形象?
邹忌(进谏者):邹忌作为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作为齐威王的谋臣,他能从日常生活联想到关系国家治乱的大事,可谓忠于职守,勤于王事。他不像战国时期的说客那样,靠夸夸其谈、危言耸听去游说国君,而是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王,以己之受蔽推论到齐王之受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齐威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他深深懂得收买民心的重要性,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他闻过则喜,兴利除弊,大胆改革,颇有远见。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通假字
(通“又”)
(通“熟”,仔细)
三.文言字词
(1)朝服衣冠
(2)朝服衣冠
(3)令初下,群臣进谏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闻寡人之耳者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穿戴)
(名词作状语,早晨)
(名词作动词,下达)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名词作状语,当面)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1)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或空间的某一部分)
(2)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今义:讽刺,侧重揭示、批评或嘲笑)
古今异义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今义:表大致范围,方位词)
(5)窥镜而自视
(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6)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议论;今义:诽谤讥讽)
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也”表判断)
重要句式
倒装句
A.忌不自信。
(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代词“自”做“信”的宾语,宾语前置)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
省略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主语、宾语,(邹忌)与(之)坐谈
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对他的进谏,却只作概括的叙述。对臣民的进谏,也突出重点,记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使读者从中体会齐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而对齐王最初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以及具体如何改革等,都只从侧面暗示,略而不写,使文章的中心更为突出。三问三答,也没有从每个人的形态上去描写,而是通过不同语言来表现人物对问题的不同态度。
情节完整,人物生动
类比说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详略得当,剪裁巧妙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全文虽然只有三百多字,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情节,妙趣横生,富于生活气息,亲切有味。对人物的刻画特别讲究。如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的刻画,而是着重用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齐王只有两个举动,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个贤明的君主形象表现得生动传神。
四.写法探讨
类比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文章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接着对妻、妾、客的赞美之词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类比说理作了必要的铺垫。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由私事及国事,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这种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用类比来讲道理、表明见解的方法,委婉动听,往往能收到比直接进谏更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受蔽
清醒
皆以美于徐公
私、畏、求“我”
生活小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进谏的缘起
进谏的内容
齐威王纳谏
根据
结论
除弊
效果
私、畏、求王
王之蔽甚矣
进谏有赏
皆朝于齐
类比推理
国家大事
广开言路 虚心纳谏
六.拓展延申
历史上的谏臣
封建社会,皇帝权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被赐剑自刎,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文章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因为,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此篇运用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文章的技巧,就是靠这种地方的斟酌推敲。
下列句子中的标红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吾妻之美我者
B.闻寡人之耳者
C.朝服衣冠
D.其一犬坐于前
D
下列句中标红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
C.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D.上书谏寡人者 事父母几谏
D
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B.与坐谈。(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邹忌”和宾语“客”)
C.忌不自信。(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
D.王之蔽甚矣。(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
D
名句默写填空
文中邹忌对齐威王分析自己的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课下积累有关文臣进谏的诗句或古文,抄写在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