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章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2.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3.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4.如图所示,水平雪地上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相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甲、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甲<p乙 p1<p2 B. p甲>p乙 p1>p2
C. p甲<p乙 p1>p2 D. p甲>p乙 p1<p2
6.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 g/cm3)( )
A.a B.b
C.c D.d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 B.,
C., D.,
8.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吸盘式挂钩。将挂钩的吸盘压在较光滑的瓷砖墙上,挤出里面的空气后,吸盘能紧紧的“吸附”墙壁上,这是因为( )
A.吸盘自带的粘力
B.空气给吸盘的压力
C.墙壁给吸盘的支持力
D.墙壁给吸盘的摩擦力
9.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图中的( )
A. B.
C. D.
10.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受水浮力的作用 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11.下列各组实验器材完好,初始状态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该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各管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B.如图乙所示,微小压强计探头进入水中后,U型管两侧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C.如图丙所示,放开手指后,玻璃管中液面将会降到和槽内液面相平
D.如图丁所示,向吸管B用力吹气后,吸管A内液面和烧杯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12.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A.3G/4S B.2G/3S C.G/2S D.G/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少林功夫驰名中外,一武术爱好者在以图中所示的姿势练功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由于__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若他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其中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
14.下图船闸中,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____;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
15.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将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压强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6.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撑着太阳伞走在大路上(如图所示),一阵强风水平吹过来,伞面会向上翻,这是因为伞的上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比下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___,导致伞面受到向上的压力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向下的压力.
1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___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_p乙(两空选填“>”、“=”或“<”)。
18.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p1_________p2,F1_____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如图,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内装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ρ甲____ρ乙,p甲____p乙(均选填“=”、“>”或“<”).
20.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1×103kg/m3的水和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原因是A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___,B、C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之比为h1:h2=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1.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和转换法。
(2)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改变了海绵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3)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 (选填“越大”“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2.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她依据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___。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L得出的结论是___。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___。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T”形玻璃管对着U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戊所示,可以看到________(选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___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___Pa。
四、综合应用题(20分)
24.2021年2月21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抵近南极中山站,考察船与中山站之间是一层海冰。科考队员打算驾驶履带车驶过冰层前往中山站,载人履带车的质量为25t,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为探测冰层的承受极限,科考队员把质量为280kg、底面积为400cm2的钢锭压在水平冰层上,冰层恰好处于极限状态(有微小裂缝但无明显破裂)。问:
(1)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是多少?(g=10N/kg)
(2)通过计算判断履带车能否安全驶过冰层?
25.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水的深度为0.08米,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g取9.8 N/kg)
(1)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V水.
(2)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水.
(3)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帕.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A 6.A 7.A 8.B 9.C 10.B 11.A 12.A
13. 双脚 p
14. 连通器 增大
15. 大于 升高
16. 小 大于
17.< >
18.小于 大于
19.< <
20.减小 6:5
21.(1)控制变量法;(2)形状;(3)越大;(4)乙丙;越小。
22.(1)相平(2)液体密度(3)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拦河大坝上窄下宽等 (5)左 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3.(1)4.00 (2)6.4 (3)1.024×105
24. (1)钢锭对冰层的压力=2.8×103 N
冰层承受的极限压强 =7×104pa
(2)履带车对冰层的压力=2.5×105 N
履带车对冰层的压强pa
因为,所以履带车能安全驶过冰层
25. 解:(1)由ρ=得V水===2×10-3 m3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ρ水gh水=1.0×103 kg/m3×9.8 N/kg×0.08 m=784 Pa
(3)由p水=ρ水gh水可得,Δh水===0.02 m
h乙=h水+Δh水=0.08 m+0.02 m=0.1 m
开始的时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所以有ρ水gh水=ρ乙gh乙,所以有ρ乙===800 kg/m3